Skip to main content

創業青年

秦漢文脈影裡尋

文娛消閒

17-06-2025

秦漢文脈影裡尋
在華夏民族悠悠的歷史長河裡,秦代與漢代(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有著舉足輕重的開創性地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滅六國,結束漫長的分裂動盪局面,建立中國首個大一統王朝——秦朝。在秦始皇的統治下,一方面訂立統一的制度與規範,另一方面實施嚴刑酷法,大興土木,引致百姓苦不堪言,揭竿而起。秦末群雄中,劉邦脫穎而出建立漢朝。漢初實行無為而治,之後經歷文景之治、漢武盛世,人民普遍安定富足。相比秦代僅十五年而亡,漢朝由西漢到東漢,國祚延綿長達四百多年。直至東漢末年,群雄競逐,國家再步入干戈不息的三國時代。

從國家版圖、典章制度,到生產技術、文化教育、東西交通等各方面,秦、漢兩代為中國日後的歷史發展奠下穩固基礎,影響深遠。而在這段風雲變幻的大時代裡,留下了眾多流傳千古的傳奇故事,好像魏、蜀、吳三分天下的歷史,後來就被羅貫中寫成膾炙人口的章回小說《三國演義》,成為戲曲、電影、話劇、電視劇甚至電玩的題材。

細數香港的古裝片,就有不少以秦、漢兩代史事或人物為題材。創作者從正史、文學名著、民間傳說及演義中提煉故事,有的努力還原歷史,有的則大膽虛構情節,盡顯其充沛的創意和心思。為了呈現浩大的戰爭場面,這些電影往往不惜工本,到內地取景拍攝,並將港產片擅長的動作元素,發揮得淋漓盡致。

「秦漢文脈影裡尋」為「中華文化節2025」節目之一,精選八部以秦、漢為背景的作品,開幕電影《西楚霸王》(1994)更以重新掃描的4K數碼版再現銀幕,影片縷述秦亡後的楚漢相爭,以史詩式手法描繪「西楚霸王」項羽由崛起到殞落的短暫一生。《夢中人》(1986)和《秦俑》(1990)從秦兵馬俑的出土,引發歷史想像,譜寫前世今生的愛情傳奇,反思現代的愛情價值觀。同樣環繞秦始皇神秘的考古發現,《神話》(2005)將穿越古今的愛情糅合成龍的武打動作,故事和選角增添了跨地域色彩。吳宇森力作《赤壁》(2008)與續集《赤壁 決戰天下》(2009),刻畫奠定三國局面的赤壁之戰,將草船借箭、火燒連環船等一幕幕經典情節重現眼前。《三國之見龍卸甲》(2008)與《關雲長》(2011)分別聚焦蜀國大將趙子龍和關羽,以現代人的視角,參透這兩位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的命運與歷史的關係。本節目期望觀眾能從這次的光影旅程,追溯中華歷史文化之根源,精神上與古人遙相對話。

日期

05/07/2025 - 24/08/2025

地點

香港電影資料館 (電影院)

主辦機構

香港電影資料館

備註

傳真: 2311 5229

費用

$60

查詢電話

2739 2139

查詢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