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後的西樓角花園 - Youth.gov.hk
跳到主要內容

重建後的西樓角花園

政府工

10-11-2021

重建後的西樓角花園

香港人煙稠密,鬧市中的公園無疑是一處寧靜角落,讓人遠離煩囂,並促進健康生活。位於荃灣市中心的西樓角花園經重建後,無論內外均令人耳目一新。建築署的同事,會介紹如何運用創新的設計意念,令原本瑟縮一角的舊式公園,「變身」為市民喜愛的休閒活動空間。

把隱藏的公園「打開」

西樓角花園建於1987年,佔地2 748平方米,雖然鄰近荃灣港鐵站,但由於缺乏與港鐵站出口及區內行人天橋網絡同一水平的直接通道,使用率一直偏低。重建工程2016年11月展開,建築團隊其中主要的考量,是如何把隱藏在大廈群中的公園「打開」,讓它重現大家眼前。建築署建築師盧宜璋說,重建前的公園被大廈包圍之外,四邊均有一幅2.5米高的圍牆,建築師藉重建拆掉圍牆,改以約1米高的綠化屏障把公園和附近道路隔開,令景觀更開揚,社區空氣更流通。



把公園「升高」提高通達性

另外,在設計公共休憩空間時,其通達程度十分重要。為解決進出西樓角花園的不便,建築署把半個公園「升高」,興建一個平台花園,連接區內行人天橋,直通港鐵站出入口,令公園四通八達。公園其中一條接駁天橋為設計獨特的行人吊橋,吊橋連接青山公路現有行人天橋,直達交通交匯處和巴士總站。由於公園分上下兩層,兩旁均增設多條樓梯,方便市民上落。



玻璃倒錐天窗設計特色

重建後的西樓角花園,從外到內都有不少變化。盧宜璋說,當區一直有要求增設位置便利的室內場所,以舉辦中、小規模活動,故建築師特別在平台花園下興建一間多用途活動室和一個有蓋多用途場地,以配合社區的需要。走進室內空間,前廳設有一個別具特色的玻璃倒錐天窗。倒錐天窗是整個項目的設計焦點,不但有助通風,引入日光照明,還把室外的景觀帶入室內,增加空間感。



用料帶出自然柔和感覺

就建築材料方面,建造團隊以清水混凝土和中國傳統的窯燒青磚作為主要建築材料,並以木條裝飾室內牆壁和屏風,給人自然、柔和、舒適的感覺。另外,室內高樓底的設計,有利自然風的輸送,減少使用空調;日光亦透過玻璃和天窗進入室內,有助減少照明耗電,同時提高室內空間感。此外,公園的設施,亦經建築團隊細心設計,例如在花槽旁的座位上加設扶手和椅背,以便長者撐扶及安坐。

荃灣鬧市中的綠洲

處理熱島效應是建築設計中主要的挑戰。建築師在重建項目上引入綠色建築設計,融入綠化元素,例如在公園中央設置攀爬植物網,以增加綠蔭;精心設計的整體規劃,還包括保留園內13棵原有的樹木,渉及不同品種,並栽種灌木和草地,為市民提供遮蔭的地方,亦為荃灣鬧市營造一片綠洲。建築署高級建築師曾偉倫說,重建後的西樓角花園,除提供舒適的休憩活動空間,還為社區注入新活力,成為區內居民玩樂、休息和聚腳的好地方。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返回
/tc/gov-job/stories/detail.htm?content-id=2415844§ion=GOVJOB tc /html/www/en/images/gov-job/stories/cover-photo/devb_archssailaukok_267.jpg /html/www/en/images/gov-job/stories/cover-photo/devb_archssailaukok_365.jpg /html/www/en/images/gov-job/stories/cover-photo/devb_archssailaukok_900.jpg 重建後的西樓角花園 香港人煙稠密,鬧市中的公園無疑是一處寧靜角落,讓人遠離煩囂,並促進健康生活。位於荃灣市中心的西樓角花園經重建後,無論內外均令人耳目一新。建築署的同事,會介紹如何運用創新的設計意念,令原本瑟縮一角的舊式公園,「變身」為市民喜愛的休閒活動空間。把隱藏的公園「打開」西樓角花園建於1987年,佔地2 748平方米,雖然鄰近荃灣港鐵站,但由於缺乏與港鐵站出口及區內行人天橋網絡同一水平的直接通道,使用率一直偏低。重建工程2016年11月展開,建築團隊其中主要的考量,是如何把隱藏在大廈群中的公園「打開」,讓它重現大家眼前。建築署建築師盧宜璋說,重建前的公園被大廈包圍之外,四邊均有一幅2.5米高的圍牆,建築師藉重建拆掉圍牆,改以約1米高的綠化屏障把公園和附近道路隔開,令景觀更開揚,社區空氣更流通。 把公園「升高」提高通達性另外,在設計公共休憩空間時,其通達程度十分重要。為解決進出西樓角花園的不便,建築署把半個公園「升高」,興建一個平台花園,連接區內行人天橋,直通港鐵站出入口,令公園四通八達。公園其中一條接駁天橋為設計獨特的行人吊橋,吊橋連接青山公路現有行人天橋,直達交通交匯處和巴士總站。由於公園分上下兩層,兩旁均增設多條樓梯,方便市民上落。 玻璃倒錐天窗設計特色重建後的西樓角花園,從外到內都有不少變化。盧宜璋說,當區一直有要求增設位置便利的室內場所,以舉辦中、小規模活動,故建築師特別在平台花園下興建一間多用途活動室和一個有蓋多用途場地,以配合社區的需要。走進室內空間,前廳設有一個別具特色的玻璃倒錐天窗。倒錐天窗是整個項目的設計焦點,不但有助通風,引入日光照明,還把室外的景觀帶入室內,增加空間感。 用料帶出自然柔和感覺就建築材料方面,建造團隊以清水混凝土和中國傳統的窯燒青磚作為主要建築材料,並以木條裝飾室內牆壁和屏風,給人自然、柔和、舒適的感覺。另外,室內高樓底的設計,有利自然風的輸送,減少使用空調;日光亦透過玻璃和天窗進入室內,有助減少照明耗電,同時提高室內空間感。此外,公園的設施,亦經建築團隊細心設計,例如在花槽旁的座位上加設扶手和椅背,以便長者撐扶及安坐。 荃灣鬧市中的綠洲處理熱島效應是建築設計中主要的挑戰。建築師在重建項目上引入綠色建築設計,融入綠化元素,例如在公園中央設置攀爬植物網,以增加綠蔭;精心設計的整體規劃,還包括保留園內13棵原有的樹木,渉及不同品種,並栽種灌木和草地,為市民提供遮蔭的地方,亦為荃灣鬧市營造一片綠洲。建築署高級建築師曾偉倫說,重建後的西樓角花園,除提供舒適的休憩活動空間,還為社區注入新活力,成為區內居民玩樂、休息和聚腳的好地方。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2415844 |政府工||建築||設計| |GOVJOB| 2021-11-10 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