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工作空間
搜尋結果: 3個
雖然疫情影響了全球經濟,但根據投資推廣署2021年初創企業統計調查顯示,本港的初創生態系統仍然蓬勃發展。一起來看看統計調查的結果吧! 1. 初創公司總數創新高 2021年的初創公司總數繼續增加至3,755家,比2017年增加了68%。 2. 全港初創企業僱員總人數反彈 全港初創企業僱員總人數於2020年一度按年下跌14%,但於2021年重拾升幅,按年升29%至13,804人。 3. 共享工作空間/孵化器/加速器數量持續增加 至2021年全港共有124處共享工作空間/孵化器/加速器,比2017年增多一倍。 4. 非本地初創人才增加 2021年共有28%的香港初創企業創辦人屬非本地人員,比2020年多2%;當中20.5%來自中國內地。 5. 最多初創公司從事金融科技 2021年初創公司數目最多的行業為金融科技,共有472家。數碼活動的發展亦推動了個別行業初創公司的增長,例如電子商貿、供應鏈管理和物流科技業由2020年的385家增至2021年的432家。 有興趣在那些快速增長的行業開展你的創業大計嗎?以下各種資源也許對你有幫助: 【創業說明書】我有興趣創業,可以如何準備? 【創業說明書】網上營商三件事 來源:投資推廣署2021年初創企業統計調查
青年人創業,除了資金和人脈外,亦可能需要尋找辦公室、創作室等工作空間。近年不少青年創業者使用共享工作空間開展他們的事業。每位創業者對地區選址及價錢都有不同考慮,而市場上亦有不少共享工作空間可供選擇。 青年共享空間計劃 政府推出的「青年共享空間計劃」,邀請已活化的工廈或商廈業主撥出樓面作為工作空間或創作室,以不多於市值三分之一租金出租樓面予合適的非政府機構營運或由業主自行營運,而營運機構則以不多於市值一半租金的優惠價將工作空間或創作室提供給青年租戶。 首批參與計劃的業主共十個,提供十個物業,分布於觀塘、荃灣、黃竹坑、荔枝角、灣仔;交由數碼港、保良局、創新教育基金、藝術發展局、香港工業總會等機構營運。 社會創新共享工作空間優化資助計劃 「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於2018年4月推出「社會創新共享工作空間資助計劃」,旨在提供資助予社會創業家及社會創新企業於本港租用共享工作空間,營運其社會業務,以推動香港在扶貧及防止社會孤立方面的工作。計劃先以先導形式運作兩年至2020年4月底。基金其後檢視了計劃的運作及成效,並於2020年11月推出「社會創新共享工作空間優化資助計劃」,為社會創業家及社會創新企業提供資助租用附帶支援服務的共享工作空間,以促進他們互助、合作和共創。
初創青年資金有限,為減少開銷,進行會議往往會選擇相約伙伴到家中,或樓下快餐店會面。前者犧牲家居休憩空間,房間變相睡眠工作區,又有機會打擾同居親人生活作息;後者要在和伙計、食客們鬥聲量大,討論要速戰速決。 其實近來市面上共享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湧現,此類新型辦公室已漸趨主流,連一般傳統公司,都有意將辦公室改裝成類似共享工作空間的格局,希望開放式空間可以讓員工的工作環境更舒適。 事實上比起家居工作,共享工作空間對創業人士來說最少有以下五大好處。 1| 空間 大部分共享工作空間都提供私人工作室、固定工作檯及流動工作檯。基本上使用者都可以隨意在公共空間活動,工作的空間一定比起居家工作大!工作又多又繁複,為解決問題想找繆思靈感女神,不妨離開桌面到處踱步,整理一下思緒,說不定立即有新方向! 2| 人脈 租用共享工作空間的用戶有不少創業的同路人。創業初期如果感到迷惘,你的鄰座或許可以為你分享經驗,解決你的疑難。不同的行業創業家亦可以在此開放空間交流、討論,增強人脈,日後甚至可以合作,以擴大商機。 3| 設備 影印機、掃瞄器、傳真機、會議室及投影機、高速網絡……要維持一間公司的運作,所需要的資本支出其實不少,而初創企業又未發展到有規模經濟,共享工作空間相信可以減輕創業家的負擔。 4| 工作坊 想增進知識的你也可以留意一下,有些共享工作空間會不時舉辦創業、行業知識的工作坊,又或者租出自己的場地, 給其他機構、藝術家開辦興趣班。 5| 補給 雄心壯志的創業家們,日做夜做,難免會有疲憊的時候。共享工作空間通常會有免費茶水,例如花茶、咖啡,甚至有零食供應,為你補充體力、加加油。 是否選擇共享工作空間作為工作場地,仍然要視乎自己的需要,權衡成本與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