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標籤 - Youth.gov.hk
跳到主要內容

#智慧城市

搜尋結果: 23個

展城館翻新後重開

位於中環的展城館是香港首個以規劃和基建發展為主題的展覽館,早前進行局部翻新工程,2021年5月起恢復全面開放。翻新後的展城館增添不少互動遊戲和「打卡」位,以下略作介紹。增添互動趣味元素香港發展迅速,展城館亦與時並進,更新了地下、三樓及四樓的展品及設施,增添不少互動及趣味元素。規劃署署理總城市規劃師陳巧賢介紹說,全新體驗由踏入展城館一刻開始,接待處旁的「規劃視窗」,透過一個像眼球的圓形屏幕,配合香港地貌模型上的互動投影,加上聲光效果,帶訪客進入一段探索香港規劃與基建發展的旅程,了解在城市發展中面對的挑戰、機遇和願景。模型製作認真,在當中穿梭的飛機和船的投影,均依照現實的航道行駛。 介紹不同城市發展經驗在「規劃視窗」旁,為全新的「城市印象」和「卓越城市」互動展品,訪客可利用觸控屏幕,比較香港和全球多個城市的不同,例如城市形態、人口密度、最高大樓等趣味資訊;並提供一些城市實踐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優秀案例,例如韓國首爾清溪川工程、馬來西亞吉隆坡防洪兼作公路使用的「聰明隧道」、丹麥哥本哈根零碳排放經驗等。 穿梭古今呈現發展旅程翻新後,三樓更新的展品包括「規劃里程碑」和「海岸及天際綫」互動展品,讓訪客細探香港及維港兩岸由1900年至今的發展與變遷。走上四樓,「香港今昔」讓訪客在觸控屏幕觀看不同地點的新舊照片,細味城市的演變;同層的「尋寶城市」為多座模型,大家可從中欣賞社區的新舊建築物,不同年代的交通工具,還有昔日遊樂場的玩意,例如氹氹轉、又長又高的金屬滑梯等。 加設共融設施陳巧賢說,展城館加設了不同的共融設施,希望做到以人為本,貼合不同年齡層和傷健人士的需要,例如在四樓可以飽覽維港兩岸美景的位置,他們特別加設了一幅設有「觸感—聽覺」互動系統的維港兩岸建築圖,讓視障人士可以透過觸摸、點字、語音來認識和感受維港兩岸的特色。在四樓增設的「薈友廊」,訪客可安坐舒適的座椅,閱讀有關城市規劃和基建發展的書籍。 展城館這個獨特的展覽場地,展示了香港主要的規劃建議和基建項目,並介紹香港未來的發展方向。政府會多向社區作推廣,共創香港成為宜居、具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亞洲國際都會」。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二維條碼樹木標籤

全港樹木眾多,不論是街道兩旁,還是休憩公園,都見到不同種類的樹木。要令樹木健康成長,不單有賴樹木管理部門的全面風險評估和定期護養,市民的合作亦十分重要。發展局現正展開二維條碼樹木標籤計劃,希望加深市民對樹木的認識,加強大家對樹木護養的關注,共同努力協助減低樹木倒塌的風險。目前,全港約有170萬棵由政府負責恆常護養的樹木,其中約100萬棵位於人流車流高的地點。由於分布極廣,政府以「綜合管理方式」管理,由負責個別政府設施或土地的部門同時負責管理所屬範圍內的樹木,讓部門可以因應不同樹木的特點和所處位置,提供適切的日常護養。另一方面,位於私人土地上的樹木則由個別私人地段及物業業主負責護養。便利市民報告問題樹木發展局一直積極探索應用各項智慧科技管理樹木,以提升樹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成效,二維條碼樹木標籤便是其中一項新措施。發展局樹木管理主任陳婉雯介紹,有關計劃旨在通過使用二維條碼,便利市民匯報問題樹木,同時向公眾顯示更多樹木的知識,例如樹木的品種、屬於原生還是外來物種、樹木特徵、植物趣聞等。展示二維條碼標籤的工作已經展開,並會分階段完成。發展局預計2022年初會首先為約20萬棵行人路旁樹木展示二維條碼標籤。 「樹牌」高度配合行人視線負責相關工作的顧問公司代表、園境師陳元敬說,印有二維條碼的「樹牌」掛在樹上的高度,會配合行人的視線。「樹牌」印有樹木的基本資料,包括樹木的中英文名、學名等,而「樹牌」主要有兩項功能,第一,市民如發現有問題樹木,可向當局報告,如致電1823,由於「樹牌」上印有每棵樹獨有的編號,有助市民準確地說出樹木的位置;第二,可利用手機掃描「樹牌」上的二維條碼,登入樹木管理部門的網站,獲取更多有關樹木的資料。 涉及位處人流較多的地點陳元敬說,二維條碼樹木標籤計劃覆蓋全港,涉及的樹木是位處人流較多的地點,例如大型交通樞紐的位置,包括港鐵站、渡輪碼頭外等。計劃首階段會製作約一萬個「樹牌」,分布全港各區,涉及約100個樹種。他說,香港人煙稠密,人與樹木的關係很密切,希望計劃能令市民更關心樹木。 樹木資訊既科學又有趣負責搜集及撰寫樹木資料的中文大學胡秀英植物標本館館長劉大偉博士表示,該館能夠參與這項計劃,感到十分興奮,同事亦很投入搜集資料。編寫出來的樹木內容既科學,又有趣。他舉例說,香港有一種名叫秋楓的樹木,屬大戟科植物和原生品種,亦具生態價值,其中一棵在沙頭角荔枝窩生長的秋楓已有逾百年的歷史,被列為古樹名木。最有趣的資訊是秋楓的果實可釀酒,葉更可作香料來煮出一道名叫「茄苳雞」的菜式。 社會與樹木和諧共存劉大偉博士說,市民只需掃描「樹牌」上的二維條碼,便可獲取更詳盡資訊,從多角度了解身邊的樹木品種。他盼望計劃讓市民對樹木多一份尊重和珍惜,達到社會與樹木和諧共存,這也是團隊編寫樹木資訊的目的。樹木是戶外環境不可或缺的部分,為我們提供休憩地方、緩和氣溫、改善空氣質素,並提升生物多樣性。今次,透過二維條碼樹木標籤計劃,發展局希望將樹木護養的訊息融入市民的生活中,培養大眾愛惜身邊的樹木,讓它們更茁壯健康地成長,令香港繼續是一個安全、宜居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數碼年代的智慧規劃

發展智慧城市可以改善市民的生活,令香港成為更宜居城市。規劃署早前完成了一項研究,探討在「空間數據共享平台」下建立「建設環境應用平台」的可行性,研究開發以空間數據為基礎,建立環繞城市規劃、基建、環境等專題領域的應用程式樣板,以協助開展各項工程或項目,提升規劃及發展效率,並促進部門合作,為公眾提供更優質服務。科技提升規劃工作效率規劃署一直致力以創新科技來提升城市規劃工作的效率,例如利用無人機進行勘測,建立三維空間數據;利用衞星圖像、遙感技術及地理資訊技術,呈現最新的土地用途及植被分布概況;開發三維規劃及設計系統,利用三維實景模型,呈現香港市區的城市景觀,並結合現有規劃資訊,協助制定及分析不同的設計方案。2020年初,規劃署亦完成了「空間數據共享平台─建設環境應用平台」可行性研究。由「超級市場」到「廚房」政府正積極推動建立「空間數據共享平台」(共享平台),讓地理空間資訊得以整合、互通和共享。規劃署高級城市規劃師黃偉賢說,共享平台就像一個「超級市場」,內有不同的數據和服務,而「建設環境應用平台」(應用平台)則像一個「廚房」。用家在超級市場選取原材料(即空間數據),然後在廚房內製作各項與建設環境有關的應用程式。今次研究共開發了10個應用程式樣板,涉及不同的專題,包括「規劃及土地用途」、「基礎設施及工程」、「景觀、環境及保育」等。 規劃及土地用途分析黃偉賢為大家介紹其中兩個與城市規劃及民生相關的應用程式樣板。第一個是「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和休憩用地分析」。這個應用程式樣板利用三維地圖,顯示現有及已規劃的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和休憩用地的類型和地點,並根據個別地區的人口推算和《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訂明的供應標準,編制摘要表,協助分析未來對這些設施的需求。另外,從事規劃的人士關注各類社區設施的空間分布。該應用程式樣板讓規劃師進行服務範圍分析,協助了解社區設施與住宅分布的關係,以便把新增的社區設施放置在最合適的位置。城市綠色基建顯示與分析另一個應用程式樣板是「城市綠色基建顯示與分析」。黃偉賢說,香港這個高樓大廈林立的城市,藍綠資源(即與水和植物有關的都市基礎設施)對維持城市宜居度和可持續發展實在不可或缺,而這個應用程式樣板可顯示不同的藍綠資訊,為建設環境的規劃工作,提供更多的參考資料。冀鼓勵更多綠化研究黃偉賢說,今次研究中,他們把綠色指數相關的學術研究結果整合,放到應用程式樣板內,例如植被覆蓋等資料,方便規劃師進一步分析發展項目對綠色指數產生的影響。同時,這些資料有助進行與環境相關的分析,例如城市熱島效應、微氣候影響等,也能協助進行地區層面的規劃,例如種植樹木、優化行人設施和步行環境等。我們希望該應用程式樣板能鼓勵更多與綠化相關的研究,提升城市規劃的質素。獲國際及本地認可令人高興的是,「空間數據共享平台─建設環境應用平台」可行性研究在國際及香港獲得三個獎項,分別是國際數據資訊有限公司亞太區智慧城市大獎 2020「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類別「亞太區最佳智慧城市項目」、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師學會2020年度卓越城市設計大獎,以及2020香港規劃師學會周年大獎優異獎。 展望未來,期望可以善用「建設環境應用平台」下開發的應用程式樣板,建設香港為一個智慧、環保、具抗禦力的城市,並促進政府、業界、學術界及公眾合作和共創,進一步推動香港成為智慧城市,令市民受惠。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機電署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佳績

機電工程署(機電署)一直積極應用創新科技提升服務質素,確保機電及能源科技以安全、可靠、經濟及環保的方式得以善用,令市民的生活質素持續提升。機電署在今年的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取佳績,一舉摘下四個金獎及四個銀獎。獲獎團隊將會介紹其中兩個得獎的發明項目。發明界年度盛事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是全球發明界的年度盛事之一。疫情下,國際專家評審團首次以視像方式,就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600項發明品和項目進行評審。今年,香港代表團表現卓越,機電署團隊能夠擠身得獎行列,多項研發成果獲國際肯定。 智能自動梯實時監測系統今次為大家介紹的其中一項得獎發明,是榮獲金獎的「智能自動梯實時監測系統」,由機電署聯同業界、初創公司及大學一起研發。機電署高級工程師(一般法例)區子威說,我們幾乎每天都會使用自動梯,確保其安全運作尤其重要,這套新研發的系統,應用了光纖傳感技術及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實時監測自動梯的運作,更以三維掃描打印技術,優化自動梯機件的設計。 遇障礙物會發出警報訊號他介紹說,透過監測自動梯上梳齒板的震動和光纖傳感技術,系統可以檢測到自動梯上是否有障礙物。遇有障礙物「卡住」自動梯,系統會發出警報訊號,同時透過手機應用程式通知管理人員,以盡快把障礙物清除,減少「炒梯」事故。這系統亦會計算自動梯的人流,方便維修人員知道自動梯的用量,從而知道哪個部件損耗會較多,及早採取預防性維修,減少事故發生。 結合三維打印技術另外,獲獎團隊採用尼龍物料,結合最新的射流熔融(Multi Jet Fusion)三維打印技術,改良傳統自動梯梳齒板的設計。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吳駿博士稱,尼龍製成的梳齒板屬於塑膠物料,韌性好,反而傳統的鋁合金梳齒板,雖然硬度較強,但被硬物「卡住」時,鋁合金的齒位相對較易斷裂彈出。團隊亦把梳齒板覆蓋面延伸多5毫米,使其與自動梯梯級的空隙減少,以更有效地阻擋硬物「卡」進自動梯內。測試成績理想現時整套系統安裝在八條自動梯作實地測試,包括戶外有蓋行人道、政府綜合大樓及大型商場內,測試成績理想。機電署亦把系統推廣到機場管理局、港鐵公司及政府不同場地應用,而職訓局亦有意應用有關發明作教學用途。 空氣過濾器2.0另一項為大家介紹的得獎發明,為機電署研發的「空氣過濾器2.0」,是用於中央冷氣系統的節能空氣過濾技術,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榮獲銀獎。加入可活動裝置機電署項目主任(創新)葉劍明介紹說,「空氣過濾器2.0」結合了兩種先進技術。第一,是按需要的開關機制。傳統的空氣過濾器是固定裝置,空氣必須經過濾器過濾後送出。然而,「空氣過濾器2.0」加入可活動裝置,當它監測到室內空氣質素良好時,過濾器會自動敞開,騰出空間,讓空氣毋需經過濾器而直接送出。由於空氣遇到的阻力減少,風機可以較小的風力運作,耗電量亦會降低。情況就如我們摘下口罩時,可以用較少氣力來呼吸一樣。 引進聲波技術「空氣過濾器2.0」引入的第二種先進技術,是能夠提高過濾效率的聲波技術。有關技術把聲波射進過濾物質內,當氣流中的懸浮粒子穿過過濾器時,聲波會令懸浮粒子震動的幅度擴大,令它們更容易被過濾物質抓住,提高過濾效率。節省百分之20至30耗電量葉劍明說,「空氣過濾器2.0」已經成功進行測試,成績理想。與傳統的空氣過濾器相比,可以節省百分之20至30的耗電量,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利用創新科技發放事故警報,以及作出預測性維修保養,已經成為機電業界的新方向。同樣,節能在任何時候都是重要的,亦是香港持續減低碳排放至關鍵的方法。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工程

發展岩洞是政府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策略之一,對香港長遠發展相當重要。渠務署正展開把沙田污水處理廠位於城門河河口的廠房,遷往對岸亞公角女婆山岩洞的工程,以騰出現址土地作有利民生用途,同時改善區內生活環境。這項搬遷計劃是香港現時最大規模的岩洞發展項目。兩位渠務署同事以下會介紹工程詳情,並講解如何應用新技術,提升工程效率。搬遷後騰出28公頃土地現時的沙田污水處理廠佔地28公頃,每日處理約25萬立方米污水,是全港最大的二級污水處理廠。重置後,可騰出廠房現址土地作其他發展。新沙田岩洞污水處理廠則佔地14公頃,是同樣位於岩洞內的赤柱污水處理廠的15倍,將是香港同類設施中規模最大的。新廠房會引入先進污水處理技術,即使佔地較小,污水處理量亦與現時廠房相若,可以滿足區內人口需求,為居民提供更佳服務。 搬遷計劃分三個階段渠務署土力工程師高鳴遠說,搬遷計劃將分三個階段推展。第一階段工程主要包括在岩洞入口處開拓工地、興建主連接隧道;第二階段是建造主體岩洞及上游污水收集系統工程;餘下工程主要包括在新建岩洞內興建污水處理設施,以及拆卸現有沙田污水處理廠。第一階段工程已於2019年2月展開,現正進行主連接隧道的挖掘及爆破工程,目前進度符合預期,可望如期在2022年完成。建臨時行車橋減交通壓力在設計上,岩洞如一道天然屏障,完全覆蓋污水處理設施,保留山地的自然景觀。渠務署亦會採取氣味控制措施,進一步減少異味對社區的影響,改善社區環境。另外,渠務署工程師潘士廉說,隧道爆破產生的泥石,需要工程車輛運走。為減少對附近交通的影響,尤其亞公角街是馬鞍山其中一條交通命脈,工程團隊特意建造了一條橫跨亞公角街的臨時行車天橋,使工程車輛無須駛經亞公角街進出工地,減少工程對附近交通造成的壓力。 新技術提升工程效率工程團隊還應用了多項新技術,如建築信息模擬(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簡稱BIM)技術、「可供製造和裝配的設計」(Design for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簡稱DfMA)等,協助興建該臨時行車天橋,提升工程效率。BIM技術令工程設計和工地環境以三維方式呈現出來,讓工程團隊準確掌握細節,更易找出及處理各種潛在問題,以便作出修改,並可進行模擬演練,以完善施工計劃和臨時封路安排。透過DfMA,團隊可以一邊在工地建造橋躉及基座,一邊在工場預製天橋的組件,大大縮短建造時間。在兩者的配合下,令晚間吊運組裝工程由原定6晚減至2晚,減少了深夜封路對交通的影響。 與地區緊密聯絡另外,為了讓公眾對搬遷計劃有更深入的認識,工程團隊一直與地區人士保持緊密聯絡,主動講解工程進度,並在地盤附近梅子林路旁,建造社區聯絡中心,方便居民查詢工程資訊。香港山多而陡峭,岩石堅固,沿市區邊緣的山地特別適合發展岩洞。利用如岩洞這些「隱藏」的土地資源,支援合適的公共設施遷置,以騰出地面空間,為香港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土地。今次搬遷污水處理廠往岩洞的工程,既改善廠房現址及周邊的環境,亦釋放土地作有利民生的用途,可謂一舉多得。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水務署無人船系統

水塘存水是香港一個重要的食水資源,水務署會定期在水塘進行水質監測和抽取樣本,以掌握水質的變化,令濾水廠更有效控制食水處理,確保食水安全。為進一步加強監測,水務署近年引入嶄新的無人船系統,在水塘進行自動水質監測及取樣,透過應用創新科技,提升工作效率。加強應變能力香港現時有17個水塘儲水,水塘水質有時會受自然環境或突發事件影響,如受天氣影響令水藻過度生長等,導致水質出現變化。水務署無人船「船隊」,主要在香港面積最大的水塘—船灣淡水湖進行水質監測,以及時掌握水質情況,遇有緊急事故,可以即時作出應變。 配置水質分析裝置水務署水務化驗師鄧浩維說,無人船系統由一個基站電腦及四艘電動無人船組成。每艘無人船均配置了水質分析裝置,可監測溫度、導電率、混濁度、溶解氧、酸鹼值、葉綠素-a及藍綠藻;船艙設有取樣裝置,連接船底的水管,直接把水抽進取樣箱內。船上亦配備衛星導航接收器,並設有自動避障系統,可以在航行時避開障礙物。自動按照預設航道航行鄧浩維說,他們透過基站電腦,可遠距離控制無人船自動按預設的航道航行,並在指定位置上,進行水質監測和取樣。收集到的水質數據,可即時傳送至基站電腦進行分析,快速製成水塘表面水質數據分布圖,顯示水質變化較大的區域,提示作出適當的跟進。 可連續航行11至14公里四艘無人船可在一天內監測面積達12平方公里的船灣淡水湖的不同部分,並記錄水塘表面水質的分布及變化。船上的電池大約可連續運作3至4小時,換算成距離的話,即約11至14公里。不過,鄧浩維說,無人船實際最長的工作時間及距離,視乎多項因數,如水質監測工作的設定、當天的風向及風力等。根據恆常及無人船水質監測數據,船灣淡水湖的水質維持穩定及滿意。無人船優點多與傳統船隻監測水質比較,無人船系統有多項優點,例如可由一般技術人員操作,傳統船隻則需由持牌船員駕駛;無人船船身較小,可前往水塘較狹窄或淺水的位置,並可同時覆蓋多個監測點,工作效率較高;亦可結合水塘地形製作水質圖像報告,以更容易掌握水質數據的分布和趨勢;而整套無人船系統易於調動和運輸,遇上緊急水質事故,可調配到不同水塘工作。另外,無人船採用可再生能源推動。水務署特別在無人船儲存室外,安裝太陽能板發電系統,產生的電能可供無人船使用。 計劃擴至其他水塘展望未來,鄧浩維說,水務署計劃利用無人船在其他水塘監測水質和取樣,如萬宜水庫,並繼續嘗試提升系統的智能,令無人船可根據實時水質數據,例如當發現水塘某位置的葉綠素讀數較高時,自動提升監測點的密度,以收集更多數據及抽取水樣本,讓工作人員就水藻的數量及品種作更詳細分折。創新科技發展是世界大潮流,各政府部門近年敢於創新,例如利用「機械狗」提升斜坡安全管理;以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突破平面圖像和時空限制,提升工程規劃和設計;運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令建造過程更快捷和安全;開發「空間數據共享平台」,建設智慧城市;引入先進環保填海技術等。相信政府各部門會繼續積極探索及應用創新科技,提升工作成效、增加生產力、改善質量。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海下遊客中心建築特色

位於西貢西郊野公園的海下遊客中心是一個甚具設計特色的建築物。中心的設計意念源自傳統村莊的布局,並著重與大自然融合,為遊客提供悠閒、舒適的活動空間。海下遊客中心位於郊野公園內,為樹林所環抱,周邊景色優美。建築署高級工程策劃經理許龍年說,中心旁邊的行山徑連接附近擁有豐富海洋生物的海下灣海岸公園,步行只需約十分鐘;另外,中心設有多用途室,可作舉辦與海岸公園有關的展覽及其他活動,前方則是一片大草坪,讓遊人可在草地上野餐或閒坐。現時,海下遊客中心已經開放予公眾參觀。 設計概念源自傳統村莊布局談到建築特色,建築署高級建築師劉天行說,團隊的設計概念源自傳統村莊的布局,「因地制宜」而興建,不同的設施因應地勢和現場環境而配置,打破以往把所有設施放在一個四方盒子建築物內的做法,例如把多用途室、管理員辦事處及接待處分別設於用地兩旁,圍繞中間的草坪;辦事處後面設置有蓋的長廊、小庭院等,各式的迴廊和庭院緊湊地交織在一起,重新演繹傳統村落穿梭於小巷當中的氣氛。 讓大自然與建築物融合劉天行說,在設計遊客中心時,建築師會思考如何配合周邊美麗的自然景色,讓遊人感受到大自然環境,其中,遊客中心在布局上,刻意避開並盡量把樹木原地保留下來,讓遊人可在樹蔭下野餐和休憩。另外,設計力求通透明亮,將室外大自然景觀引入室內,例如多用途室以玻璃亭子的模式設計,令處於室內的人可看到外面的草坪;同時,敞開玻璃門後,室內外空間得以連貫,讓遊人在室內參觀展覽或進行其他活動時,也有置身於大自然的感覺。 用料帶出質樸自然感覺至於物料的運用上,亦盡量配合大自然的風格。遊客中心的外牆運用了清水混凝土,這些混凝土利用有木紋的模板製成,給人質樸、自然的感覺。建築師亦多運用木條作屏風,有助降低室內的溫度和通風,加上木造的地台和天花,帶給遊人自然涼快的感覺。此外,中心引入了多項可持續發展設施,包括:太陽能發電板及燈柱,補助中心的用電;雨水收集及循環再用系統,減少浪費用水;生物污水處理系統,自行處理製造的污水;以及可供公眾人士使用的飲水機。市民和遊客可以在海下遊客中心寫意地郊遊,欣賞香港獨有的自然美景,同時感受建築師為大家用心設計的戶外康樂設施。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渠務署「BiM@D」技術及培訓中心

政府一直鼓勵工務部門善用創新科技,以提高工程效率、改進建造質素、加強工地安全。渠務署早在2015年開始把BIM技術應用於工程項目,以提升設計和建造過程。2018年,該署成立「BiM@D」技術及培訓中心,進一步推動數碼化科技。這次渠務署工程師,便為大家介紹中心設施如何協助檢視和改善工程規劃和設計,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污水和雨水處理及排放服務。引入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近年,渠務署積極推動及應用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和有關資訊科技,進行工程項目規劃、設計和施工。渠務署機電工程師梁重賢說,與昔日手繪及電腦二維平面圖則比較,BIM技術把整個工程項目的設計,以三維形式立體地呈現出來,對於渠務設施一般較複雜的建築結構和機電裝置設計尤其重要,令工程團隊更準確地掌握各項工程細節。突破平面圖像和時空限制另外,BIM能夠準確地按時序把施工方式和建造流程呈現,讓工程人員更清楚掌握施工計劃。目前,渠務署有多個污水處理廠進行原址改建,員工正利用BIM技術檢視建築物的不同結構,查核工序會否出現排斥,同時監測工程是否按進度推展,在有需要時更改建造工序。不同專業人員—建築師、工程師、建造業人士,突破平面圖像和時空限制,在同一虛擬空間討論工程設計和建造細節,溝通協調,及早解決種種問題,提升工程質量和效率。先進虛擬實境「洞穴」CAVE渠務署「BiM@D」位於灣仔稅務大樓。中心設有一套洞穴式自動虛擬實境(CAVE)系統,配合BIM技術,以三維方式展示工程設計和工地現場環境,提供一個高像真度和生動的立體視覺空間,令使用者猶如置身現場。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工程團隊更容易及準確地掌握工程項目與周邊環境的各項信息,加上可讓多人同時「進入」這個虛擬空間,有助加強與持份者間的溝通。 點雲(Point Cloud)技術三維掃描測量梁重賢亦介紹利用嶄新的點雲(Point Cloud)技術,協助規劃和設計渠管工程。他説,測量組同事以三維激光儀器掃描和攝影測量,所得的Point Cloud數據在CAVE呈現,驟眼看白色一點點,當戴上特製的眼鏡,再配合BIM模型,就能把現場及周邊環境仔細及準確地重現,協助工程團隊規劃渠管的位置和走線。這套技術對規劃鄉村公共污水收集系統甚為重要。因為鄉村一些地方較為狹窄,加上施工位置十分接近民居,所以應用點雲技術可減少測量及加快工程的建造時間。應用物聯網技術近年,渠務署亦應用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技術。2019年,渠務署防洪組和機電工程署便合作推行試驗計劃,應用政府物聯通在沙田和大埔建立「智慧渠務—防洪監察系統」,效果良好,並已決定在10個較易受風暴潮及越堤浪影響的地點進一步試用該系統。創新科技未來將會不斷發展及進步,各工務部門會繼續積極探討在不同層面和工程階段應用創新科技,以協助不同人員更準確地掌握工地和相關設施的實時資訊,提高工程質量,作更有效管理,從而令市民受惠。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建築署用心設計 食環署天幕街市

位於天水圍的食環署天幕街市(前稱天水圍臨時街市)早前開幕,為居民提供一個舒適的購物環境。項目由構思、撥款、興建以至落成啟用,僅僅用了約一年的時間,令市民和租戶早日受惠。建築署的同事,會講解他們如何迅速完成該項目,並分享街市的建築設計特色。建臨時街市方便居民行政長官在《2018年施政報告》提出在西鐵線天水圍站對出的天福路路段興建新公眾街市。由於興建永久街市一般需時六至七年,政府在2019年10月公布,在附近天秀路公園旁的空地設立臨時街市,以期在新街市大樓工程完成前,讓市民有多一個購買新鮮糧食的選擇。 開始施工遇上疫情爆發建築署高級工程策劃經理陳敬德說,為了令天幕街市盡快完工,各部門在多方面攜手合作,包括商討街市的布局安排、解決技術和環境問題,以配合食環署的營運操作等。承建商去年一月開始施工,但正正遇上新冠疫情第一波,內地廠房臨時關閉,建築材料供應亦緊張,幸而工程團隊即時作出應對,靈活調動施工程序,承建商亦與供應商緊密聯繋,作應變安排。他很慶幸有這隊高效能團隊,令項目在疫情下仍能於指定時間內完工。 約一年建成啟用在施工方面,建築署高級建築師曾偉倫說,一般街市由計劃至完成需約六至七年。然而,為配合地區需求,盡早建成臨時街市,署方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建築物大部分組件先在廠房預製,然後運往工地裝嵌;上蓋則採用「供製造和裝配的設計」(Design for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簡稱DfMA),避免「落石屎」等濕施工方法(wet trades);地腳採用突出地面的設計,減少挖掘工作,縮減施工時間和便利興建,令天幕街市只需一年時間便落成啟用。 建築設計一絲不苟雖然天幕街市是臨時街市,但工程團隊在設計方面亦做到一絲不苟。建築署建築師盧宜璋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從美觀、實用和舒適中找到平衡,設計著重自然通風和採光。街市中央高樓底的中廊及兩旁開放式的設計,令日光進入室內,減低照明耗能,亦遮擋太陽直接照射,令使用者更加舒適。此外,街市直條的平面布局有利對流風,令街市空氣流通及涼快。斜屋頂則是基於香港多雨水的天氣而設計,適合去水。設多個出入口方便居民天幕街市有36個固定攤檔,加上四個臨時檔位,共提供40個攤檔。街市行人通道十分寬敞,並設有無障礙設施,而主要出入口位於街市的東西兩方,另有四個副出入口,方便居民從公園、附近民居或車站進入街市。建築物兩旁則設有綠化設施和長凳,方便長者和居民購物後稍作休息。街市亦用了柔和的木系色調,配合天花不同的主題色彩—藍、橙、綠,與攤檔售賣的新鮮食物互相呼應。 把科技帶進社區另外,在疫情下,為了讓市民放心逛街市,工程團隊特別引入新技術,與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簡稱NAMI)和香港科學園的創科公司合作,在攤檔之間安裝防污抗菌的陶瓷板,亦把「納米塗層」技術應用於通風位置,減少塵埃積聚,以及安裝智慧垃圾回收機等,把科技帶進社區,同時為創新科技提供實地試點,推動本港科技發展。受租戶市民歡迎街市啟用至今整體運作暢順,售賣蔬菜的租戶林小姐說,每日下午三時至六時,是人流最多的時候,加上街市環境舒適,吸引不少街坊捧場。開市一個星期,她已有許多熟客。售賣乾貨(模型)的租戶陳先生說,街市環境清潔整齊,故有家長會帶小朋友前來購物,適逢他的攤檔在聖誕假期開市,故生意不錯。街坊梁太亦表示,街市貨品種類繁多,加上位置方便,日後會再來光顧,購買日常所需。街市是市民購買新鮮糧食的主要途徑之一。建築署的同事帶領工程團隊,克服疫情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做好街市的設計,並與各部門同心協力,令工程迅速地完成,為市民提供便利。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智方便」新體驗,你登記咗未?

市民一經登記成為「智方便」用戶,即可通過流動電話以單一數碼身分認證,登入使用各項網上服務,包括查閱2019冠狀病毒病電子疫苗接種及檢測紀錄、「稅務易」、網上申請續領車輛牌照、電子差餉租單、地址更改、我的政府一站通、醫健通、兩電一煤等。 平台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開發及管理,具備四大主要功能:   (1)身分認證用戶可使用單一數碼身分,簡單安全地登入和瀏覽各項政府和商業網上服務,避免因管理不同的用戶名稱及密碼所帶來的煩惱,令日常生活更方便。(2)「填表通」用戶可使用「填表通」功能,自訂儲存不同的個人資料(例如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出生日期、住址及聯絡電話等),自動填寫表格,無需再為不同的申請填寫相同的資料,快捷方便。(3)個人化提示用戶可選擇接收政府不同網上服務的個人化提示,緊貼各項服務更新、到期提示及最新資訊等。(4)數碼簽署用戶可根據《電子交易條例》(香港法例第553章)使用「智方便+」進行數碼簽署,在網上處理法定文件及程序。 下載「智方便」流動應用程式 登記成為「智方便」用戶登記成為「智方便」用戶手續簡易,市民只需下載「智方便」流動應用程式,利用已啓用生物認證的個人流動電話便可直接進行網上登記。如需使用數碼簽署,例如車輛牌照續期,市民可前往設於全港121間郵政局(流動郵政局除外)的登記服務櫃位、自助登記站及流動登記隊升級登記「智方便+」。「智方便」流動應用程式支援iOS及Android作業系統和已啓用生物認證的流動電話。詳情請參閱「智方便」網站。 「智方便」還有哪些功能?事不宜遲,馬上去片,等「智方便」介紹自己啦!   怎樣登記「智方便」?有沒有甚麼特別要求呢? 不知道如何登記?沒關係,叫「智方便」教教你吧! 跟著「智方便」學完便趕快去登記吧!   大家應該都留意到「智方便」常常排在口邊的那句口號,無錯,就是 - 「使用智方便」 生活新體驗!」 究竟有甚麼可以令大家有更新的生活體驗?廢話少說,立即去片,一齊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善用「智方便」啦!

換證計劃民為本 貼心服務惠社群 (入境事務處)

入境事務處(入境處)於2018年11月推出新一代智能身份證,並於同年12月展開「全港市民換領身份證計劃」,有序地分階段為舊款智能身份證持有人辦理換證手續。在籌劃時,入境處將換證流程視作一個體驗歷程,並以此作設計藍本,從宣傳、預約、前往換證、登記到領證等各個與市民互動的接觸點,均以市民為本,見證了全新的公共服務體驗。銳意創新 貼心到位 捉緊每個細節,才能盡顯對市民的關懷。入境處因應各個年齡組別人士不同的生活習慣,定出全方位的宣傳策略,在多個不同的平台宣傳,深入社群,提醒市民按時換證。預約方面,除了傳統的電話預約服務外,入境處的網上服務及流動應用程式均可讓市民預約及填表,方便快捷。九間智能身份證換領中心遍佈港九新界,全部均位處交通方便、市民易達的地點。除週日及公眾假期外,每天服務時間由上午八時至晚上十時,讓市民能彈性安排換證時間。換證中心的佈局和設施的設計都極盡心思,例如接待、登記、拍照及領證區按四色區分,讓市民更容易掌握換證流程。為了營造更優良的暢通易達環境,入境處更引入多種無障礙及關愛設施,例如政府首次採用供視障人士使用的室內導航系統。一切的努力,都旨在履行入境處對市民貼心關懷和提供人性化服務的初心。入境處亦善用科技,在取籌、登記和領證方面均提供自助服務,省時便民。此外,換證中心的登記處理時間亦由過往60分鐘減至現在的30分鐘,而簽發新智能身份證則由10個工作日縮短至7個工作日,整體的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同心同行 關愛共融 關愛共融是和諧社會的核心價值,入境處特別推出「長者及殘疾人士同行換證安排」,讓他們在換證時可以得到同行親友的照顧。此外,「到訪院舍換證服務」為全港逾千間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的院友,提供上門辦證及派送新證服務,讓院友安坐院舍便能享受一條龍服務。整個換證計劃的工作團隊從心出發,竭力為市民大眾提供最貼心的服務。過程中充滿關愛互動,而市民的支持正是團隊堅持做到最好的原動力。換證計劃預計為期四年至2022年完成,入境處會繼續虛心聆聽各界意見,精益求精。 (觀看更多,請瀏覽優質公共服務網站)

融和社區•淨水建「墟」 (渠務署)

配合社區發展,渠務署團隊正推展「石湖墟淨水設施」,以提升石湖墟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及環保表現。公眾化身「倡導者」共創項目 社區迅速發展,污水處理需求與日俱增,而公眾對生態保育及市區空間的運用也更為關注。面對這些挑戰,團隊本著「以人為本」的精神,運用嶄新的「設計思維」,與公衆進行深層的雙向溝通,使公衆成爲工程「倡導者」的一部分,一起解決社區問題。在2018年,團隊推出「社區環境工作室@石湖墟淨水設施公共空間」社區共創項目,與市民共同構思方案。透過一系列「親身體驗」及「多平台」公眾參與活動,包括街站宣傳、訪問面談,以及為社區各界人士和代表安排的工作坊及參觀,深入了解市民需求。 實現「共享空間」和「社區連結」 隨著時代變遷,市民對「公共空間」抱有很高期望。團隊以「共享空間」爲切入點,與公眾攜手設計「石湖墟淨水設施」。雖然可供設施使用的土地只增加2.5公頃,但團隊仍能釋出約2公頃的「共享空間」,並加入大量綠化元素、河畔步道、觀鳥區、生態園及種植園,為市民提供休憩空間、遊覽區及各種水資源管理的教育設施。團隊更與居民及環保團體合作,把「共享空間」的概念延伸至周邊環境,貫穿以「上水的可持續生活」及「水資源與地區歷史」為主題的兩條教育路線,融入周邊以達致「社區連結」的效果。 團隊和市民同心合力建造一個以「融和社區•淨水建『墟』」理念為目標的設施,不但能應付未來20年因人口增長而產生的污水處理需求,更可提高整個社區的生活質素。 (觀看更多,請瀏覽優質公共服務網站)

車公廟體育館建築特色

位於沙田頭路,鄰近港鐵車公廟站及秦石巴士總站,一幢新體育館-車公廟體育館於2020年9月17日投入服務。新體育館設計別具心思,其中建築師著意打破一般體育館全室內的布局,以層層透視的形式,把戶內、戶外空間連繫起來,與周邊的景觀融合。在提供多樣化康體設施外,亦為附近居民提供自然、舒適、可歇腳及休息的地方。布局層層遞進 穿梭不同設施車公廟體育館與一般體育館不同,布局層層遞進,盡量把空間感帶進館內。建築署高級建築師梁建航介紹說,館內以長廊和樓梯貫通,讓訪客隨意穿梭不同樓層、設施、庭園、平台等,同時鼓勵用家互動;例如地下的兒童遊戲室,便採用了大面積的玻璃窗,把前院的景色收入眼簾,另一邊的高窗,則可看到室內長廊和其他活動室,三個空間產生視覺上的聯繋,予人開闊而明亮的空間感。此外,體育館的開放式通道,刻意不安裝空調,引入陽光之外,亦促進自然通風,達致環保慳電的效果。 引入陽光和自然景觀體育館背靠山巒,環境優美。建築團隊善用這自然的優勢,採用透明落地玻璃,將室外大自然景觀引入室內的不同空間。設計力求通透明亮,景觀更開揚,打破香港一般體育館全室內的布局。梁建航舉例說,舞蹈室和多用途室的落地玻璃可看到室外的庭園,庭園背後又有山巒,陽光和自然景觀從而被帶進室內。此外,建築團隊亦特意在中庭種樹,加上玻璃天花引入自然光,營造一個自然和舒適的環境。 室內室外 不同物料不同感覺車公廟體育館是沙田區第七個公共室內體育館,設施包括多用途主場館(可用作兩個籃球場或兩個排球場或八個羽毛球場)、舞蹈室、活動室、乒乓球室、健身室及兒童遊戲室。建築師孫振星說,館內館外使用不同的物料來佈置,予人截然不同的感覺。主場館的牆身和地板多用木材和暖色物料,營造較溫暖的環境,相反室外多用清水混凝土牆,予人自然而粗獷的感覺。 城市中的綠洲車公廟體育館投入服務以來,館內設施和公共空間成為附近居民做運動和休憩的好去處。我相信,大家在使用不同設施的同時,一定感受到大樓、綠化園景和周邊景觀間的自然和舒適,誠如建築署的同事所言,希望新體育館成為非一般的體育館,服務區內居民之餘,更成為城市中的綠洲。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利用VR技術 培訓升降機工程人才

香港高樓大廈林立,升降機每天接載市民穿梭上落,適當的定期檢驗,妥善的維修保養,確保升降機安全運作,極為重要。機電工程署(機電署)早前推出「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資助有需要樓宇業主提升升降機安全水平,亦與職業訓練局(職訓局)和電梯業協會合作,加強培訓行業人才。這裏,我們邀請了機電署的同事、職訓局和業界代表,為大家介紹如何透過創新科技支援培訓,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行。「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現時全港約有68 000部升降機。隨著科技迅速發展,現今的升降機較舊式升降機具備更全面的安全保護裝置。政府早前推出「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向有需要業主提供經濟誘因及適切的專業支援,鼓勵他們進行升降機優化工程,加裝指定的安全裝置,或更換整部尚未配備指定安全裝置的升降機。機電署高級工程師賴震暉說,計劃的申請收到約1 200份申請,涉及約5 000部升降機,反應非常踴躍。升降機培訓注入VR技術升降機安全,關鍵在於優質的保養,惟電梯業長期面對人手緊張問題,故政府擔當着促成者的角色,與業界和職訓局合作,加強培訓技術人才。早前三方更合作發展一套虛擬實境(VR)系統,用作培訓機電學員和在職工程人員。他們透過完成VR系統中不同情景的任務,加深了解各項工序所需注意的地方。VR系統亦有利於向年輕人介紹電梯業的工作,吸引更多新人入行。 讓學員有更真實體驗職訓局卓越培訓發展中心(電機業)首席教導員黃啟漢介紹說,一般而言,學員是需要在一個真實環境學習安裝或維修升降機,但構建一個真實環境,涉及相當的費用和空間。職訓局在升降機課程特別引入全新的VR系統,配合實務操作訓練,讓學員有置身真實環境的體驗,對不同的工序有更深刻的了解。另外,受訓期間,假如學員未有跟隨指示,容易發生危險,利用VR技術虛擬突發或意外情境,可讓學員在安全的情況下,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 電梯業求才若渴職訓局的「升降機及自動梯」課程十分實用,學員學到的技能正是業界所需,以致近年收錄的新學徒人數顯著增加。電梯業協會副會長黎華興說,業界求才若渴,在職的工程人員可透過持續進修,提升技能和資歷,有不少工程人員更會考取專業工程師資格,向工程管理方面發展。黎華興相信VR技術可加強業內培訓,加深員工明白依從安全工作程序的重要性,升降機承辦商亦會購買VR器材,自行培訓員工。 保養維修 責任重大正參與「升降機及自動梯」課程的學員均表示,VR技術增加培訓的真實感,讓他們更容易掌握將來的工作,亦有助提高安全意識,以及減少他們實習時可能出現的緊張情況。學員們希望透過培訓,學得一門手藝。他們亦明白到,升降機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故負責保養維修的工程人員責任重大。我們每天均會使用升降機,政府會繼續與業界及培訓機構加強合作,利用創新科技,改善學習環境,推廣升降機工程安全,並吸引更多年輕專才,加入升降機及自動梯行業。就未來發展,因應「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反應熱烈,政府正積極研究為計劃注入新資源,令更多有需要的業主受惠。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城市創科大挑戰】解疑工具與提點101 (大專院校及公開組)

(圖片來源:城市創科大挑戰網站) 希望成為香港下一位創新者? 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創新者,不論你是學生、僱員、企業家或是普羅市民。「城市創科大挑戰」誠邀你提出創新構思,為香港的未來出一分力。如果你勇於為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發掘創新方案,帶動城市邁進,「城市創科大挑戰」絕對是讓你發揮創意和創新能力的理想平台。你是否已經準備就緒,將創意構思實踐,協助紓解香港迫切的挑戰?請立即行動,登記參加。解疑工具與提點101 不知道從何開始?先觀看以下的培訓短片及解疑工具與提點101網頁,了解一些主要的技巧和知識,為大挑戰發揮創意。培訓片段可讓參賽者進一步了解大挑戰的兩個議題 — 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及保持社交聯繫、設計思維理論、精實畫布的工具,幫助大家構思以創新科技出發的設計概念,想像及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踏上您的創科之旅!解疑工具與提點101 (大專院校及公開組)

【城市創科大挑戰】解疑工具與提點101 (中學組)

(圖片來源:城市創科大挑戰網站) 希望成為香港下一位創新者? 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創新者,不論你是學生、僱員、企業家或是普羅市民。「城市創科大挑戰」誠邀你提出創新構思,為香港的未來出一分力。如果你勇於為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發掘創新方案,帶動城市邁進,「城市創科大挑戰」絕對是讓你發揮創意和創新能力的理想平台。你是否已經準備就緒,將創意構思實踐,協助紓解香港迫切的挑戰?請立即行動,登記參加。解疑工具與提點101 不知道從何開始?先觀看以下的培訓短片及解疑工具與提點101網頁,了解一些主要的技巧和知識,為大挑戰發揮創意。培訓片段可讓參賽者進一步了解大挑戰的兩個議題 — 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及保持社交聯繫、設計思維理論、精實畫布的工具,幫助大家構思以創新科技出發的設計概念,想像及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踏上您的創科之旅!解疑工具與提點101 (中學組)

你就是香港下一位創新者?

不論大人或小朋友,「城市創科大挑戰」相信人人都可以成為創新者,改變香港的未來! 因應疫情下的社會新常態,由創新科技署主辦,香港科技園公司協辦的第一屆「城市創科大挑戰」以「智創香港新常態」為主題,邀請各界人士運用創意提供智慧方案,應對城市和市民生活上的難題,令香港成為更高效率,更連繫的可持續發展城市。 參賽者可就著比賽的兩個議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及「保持社交聯繫」,提供創科解決方案。參賽者需要思考如何解決即棄塑膠餐具和家居產生的廚餘所帶來的環境問題,或處理長者和學童在保持社交距離或遠程學習的新生活模式下的身心健康。 比賽分為小學組、中學組、大專院校組及公開組。大會將按方案的原創性、獨特性及效用、創科的應用,以及對社會的禆益和影響力等方面作出評審。優勝者可獲獎金和獎座,其中大學和公開組的優勝者更有機會獲大會提供研發資源和培訓,以優化其創科方案,以及在特定試點,包括政府部門或公營機構試用。 比賽即日起至2021年6月30日接受報名,有關比賽詳情及報名方法請瀏覽官方網站。大會並會舉辦一連串工作坊、講座和培訓活動,介紹科技和創業知識,亦會涵蓋生活化的主題,歡迎報名參與。

智能傳感技術 監察樹木穩定性

為保障樹木健康和公眾安全,樹木管理部門每年都會在風雨季來臨前,完成樹木風險評估,並採取合適的風險緩減措施。近年,政府陸續展開多項先導計劃,研究以科技輔助樹木管理工作,提升樹木管理的質素和效率。發展局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的同事這裡會講解風雨季前進行的樹木檢測工作,以及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教授黃文聲博士,介紹如何應用智能傳感技術監測樹木的穩定性。風雨季前風險評估根據《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安排指引》,各樹木管理部門每年須於風雨季前,以專業和有系統的方式,為位於人流及車流較高地點的樹木進行風險評估,並按評估結果採取合適的風險緩減措施,如修剪樹冠、安裝支撐物等。至於危險及難以挽救的樹木,需盡快移除,以策安全。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樹木管理主任曾國安介紹說,樹木檢查人員主要從地面檢測及評估樹木各部分,包括樹冠、樹葉、樹枝、主幹、樹根和樹木附近的環境等。檢查人員也會使用輔助工具,如用膠槌敲擊樹幹來評估其結構狀況,並以望遠鏡觀察較高的枝幹和樹葉的生長情況。如有需要,檢查人員會攀上樹木,從不同角度檢測隱藏部分。當發現或懷疑樹木有腐爛或其他結構問題,他們會以微鑽阻力測試儀或聲納探測儀檢查樹木內部的結構狀況。 智能傳感技術助樹木管理在惡劣天氣如暴雨或颱風下,樹木難以避免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發展局與理大及其他大專院校組成的研究團隊,合作進行為期3年的「賽馬會智慧城市樹木管理計劃」,透過智能傳感技術及地理資訊系統,大規模監測樹木的穩定性,研究從樹木的擺動或傾斜狀況,評估其倒塌風險,從而加強樹木風險管理。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教授黃文聲博士介紹說,傳感器會安裝在樹幹的底部,以量度樹木傾斜的角度及方向,繼而透過網絡傳輸,把數據傳送至大學數據中心進行大數據分析。當傳感器監測到樹幹底部的傾斜角度超過臨界點時,系統會立即向樹木管理部門的指定人員發送提示信號,以及時採取適當的風險緩減措施。 大規模監測樹木穩定性黃文聲博士說,智能傳感技術先導計劃去年2月展開,初期在元朗大棠進行測試,為設計傳感器及監測系統作參考。系統經改良後,研究團隊現已在灣仔及九龍東地區安裝第二批傳感器,以測試在市區網絡的傳輸效果。整個先導計劃在港島及九龍區部分樹木及石牆樹安裝8 000個傳感器,分階段於2019年年底至2020年年初完成,這些樹木主要位於行人路邊、斜坡、公園等人流及車流較多的地方。樹木與我們的生活更是息息相關,在香港這個都市化的城市,樹木綠化了我們的居住環境。政府會盡努力做好樹木風險管理,同時也需要私人物業業主和物業管理公司,做好自己物業範圍內的樹木護養。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及應用 (渠務署)

「作為渠務署一位資深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推動者,我每天都會思考怎樣可以在這個範疇為部門以及社會帶來突破性的改善。」渠務署高級項目經理李宗良說道。 「我經常鼓勵同事主動提出有效、創新的方法及意見,可以令部門持續提升以可再生能源為核心的服務質素文化,灌輸「你係得嘅」的觀念,務求克服應用新科技及操作可再生能源設施所帶來的挑戰。」 李宗良說:「鼓勵他們大膽嘗試、小心求證,啟發及引導同事付出額外努力和發揮團體精神解決問題。」 今日香港擁有一個美麗的海港,市民甚至可以於維港暢泳,親身體驗水質,這些都是渠務署背後努力耕耘的成果。除了排污、防洪之外,渠務署近年更積極發展和應用可再生能源,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隨着人口不斷增加,加上頻繁的經濟活動,無可避免會製造大量污水。渠務署每天收集的污水量,達至 280 萬立方米,足以注滿 1,120 個標準泳池。污水經收集後會運送到污水處理廠淨化。運送和處理過程需耗用大量能源。渠務署一直在四間大型二級污水處理廠,透過最新科技將處理污泥期間所產生的生物氣轉化為電能和熱能,供廠房使用。為更廣泛應用可再生能源,渠務署遠赴美國、德國及其他地區考察,分享他們的經驗及探討怎樣在香港有效開發新一代的可再生能源。渠務署高級項目經理李宗良說:「我們不斷地思考,除了做好自己的本分外,我們都希望為環境帶來更大的效益。以大埔污水處理廠為例,我們每月需支付百多萬元電費,有沒有可能做到能源自給自足呢?」既然在處理污泥過程中會產生生物氣,渠務署抱着「大膽嘗試和小心實踐」的精神,研究怎樣可以產生更多生物氣。終於在2016 年與環境保護署共同推行「廚餘及污泥共厭氧消化」試驗計劃。由於計劃首次在香港試行,過程中部門面對不少挑戰。渠務署機電工程師張鍵權說:「外國人的飲食以肉類為主,所以他們的廚餘成分主要是蛋白質。而香港人的廚餘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為了確保這個技術的可行性,我們委託了本地的大學對一些微生物進行基因測試,以確保這個技術在香港是可行的。」環境保護署將會為渠務署大埔污水處理廠每日提供最多 50 公噸廚餘。經預先處理的廚餘會與處理廠的污泥進行共厭氧消化。共厭氧消化操作程序不單可有效利用現有渠務署的基建資源,更帶來協同效應,額外產生三成的生物氣,同時減低三成的沼渣量,以舒緩堆填區面臨飽和的壓力。每年亦可為廠房提供一百萬度電,即每年可節省約一百萬元電費。 此外,渠務署亦利用自身優勢,在不同的污水處理廠及泵房安裝太陽能光伏板。小蠔灣污水處理廠裝設了超過 4,200 塊太陽能光伏板。它的總裝置發電容量達 1.1 兆瓦。在 2016 年年尾落成使用時,是全港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場。渠務署同時亦於該處設立可再生能源資訊中心,提供專業導賞團服務,讓公眾了解更多有關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及發展資訊。為更廣泛採用太陽能發電,渠務署研究於全港污水處理量最大的昂船洲污水處理廠的沉澱池蓋面安裝太陽能光伏板。不過,沉澱池蓋的表面是弧面,難以使用傳統的太陽能光伏板。渠務署時任高級機電工程師王瑩瑩說:「市場上有薄膜式太陽能光伏板。我們在九號沉澱池上進行試驗。過程中,雖然出現不同的技術問題,但只要優化設計,我們有信心可以在更多沉澱池蓋面安裝太陽能板。」渠務署時任副署長麥嘉為說:「渠務署的抱負是為大眾提供世界級的污水處理和排水服務。我們本着『以心為心,盡力盡心』的態度去發展可再生能源。我們平均每年生產約 2,700 萬度電,佔我們總用電量百分之九。根據統計,香港一般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潛力大約是百分之三至四,其實我們已經遠超這個數字。但渠務署會繼續努力。我們希望在約 2030 年期間成功將大埔污水處理廠打造成一個『零排放』的設施,達到『轉廢為能』的理想。我深信,只要我們上下一心,一定能夠達到目標。」 (觀看更多,請瀏覽優質公共服務網站)

先進技術修復渠管

香港的地下雨水和污水渠管,長逾4500公里,其中不少位於舊區的管道,使用已超過30年,而尤其是污水管道,長期處於污水產生的腐蝕性氣體環境下,亦較易老化和損耗。渠務署陸續為風險偏高的地下渠管進行修復,並採用無需鑿開喉坑路面的修渠方法,減輕工程對市民造成的不便。 逐步修復老舊渠管嚴重的耗損會導致渠管塌陷,釀成路陷,影響交通、環境和公眾安全。渠務署自2017年起,分階段為被評定為高風險的渠管,規劃全面的勘測及修復工程,制定全港性更換及修復計劃。然而,在市區進行排水系統改善工程面對不少挑戰。香港人多車多,地底亦鋪設各種公用設施,例如煤氣喉管、通訊設施、水管等,傳統「開坑式」修復技術,難免對交通及居民造成影響。渠務署近年引入嶄新的「無開坑式」技術,優點是無需挖掘一整段路面便能更換及修復渠管。 只需開出臨時豎井渠務署工程管理部工程師陳家賢介紹說,「無開坑式」管道修復工程,只需在個別位置,開出一個臨時豎井,以便把新的喉管物料套進舊渠管內,形成新渠管。這種方法需要開挖的地方較小,施工期相對較短,完工後能迅速恢復行車,對公眾的影響可以減到最低。目前,因應喉管損毀情況及現場環境,渠務署主要採用3種「無開坑式」技術,分別為原位固化內襯修復技術、螺旋纏繞修復技術及內套喉管法。 原位固化內襯修復技術陳家賢說,俗稱「套豬腸」的原位固化內襯修復技術,方法是把約10至40毫米厚的聚酯纖維(Polyester)內襯軟管套筒,由「進口井」拉進原管道內,再以蒸汽或熱水令其澎漲並固化,形成新渠管。此技術適用於乾涸渠管。在修復仍有水流的幹渠時,便需採用如螺旋纏繞修復技術,即置入一部特殊的纏繞機,以螺旋方式,把以鋼加固的聚乙烯(Polyethylene)帶狀物料卷成喉管形狀,在原管道內製成新渠管,另外亦可採用內套喉管法,兩種修渠方式均適用於運行中的渠管,無需截流。 內套喉管法陳家賢在土瓜灣庇利街工程地盤,介紹正在該處使用的內套喉管法。他說,工程人員在適當的位置建造一個臨時豎井,然後把部分舊喉管切割開,待清洗和檢查後,把1.5米長的玻璃纖維膠管逐段推入破舊或受損的渠管內,再用水泥灌漿填滿新舊管之間的縫隙,形成新渠管。他指出,雖然玻璃纖維膠管看來較薄,但結構強度等同石屎渠管,壽命更長達40至50年。 籌劃第二階段工程全港雨水及污水渠修復工程涉及18區,渠務署同事以4個月時間走訪各區,諮詢各個區議會屬下委員會,向持份者解釋工程項目詳情,希望讓工程盡快上馬。第一階段工程已經展開,預計2022年完成。渠務署期望能於2020年開展第二階段工程,為荃灣、深水埗、油尖旺等6區的雨水及污水渠進行勘測和修復。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渠務署遙控清淤機械人

香港的雨季,一般是由四月開始,為進一步減低暴雨期間的水浸風險,渠務署今年實施「及時清渠」安排,同時引入新科技,運用一部新式的遙控清淤機械人,清理地下箱形暗渠內的淤泥,加快清渠的效率。 防淤泥積聚影響渠道排水香港每年平均降雨量約為2400毫米,為環太平洋地區內降雨量最高的城市之一。渠務署工程師潘天佑說,雨水經箱形暗渠排出大海,而隨雨水沖下的沙石、泥塵,會慢慢在渠內積聚成為淤泥,影響渠道的排水功能,最嚴重時有機會導致水浸。為避免以上情況,署方會定期檢查箱形暗渠,並在有需要時安排清淤工作,確保渠道正常運作。運作與吸塵機相似今年初,渠務署引入一部新式的遙控清淤機械人,在深水埗和荃灣試行為箱形暗渠進行清淤工程,並監測其功能。 工作人員首先會利用吊機把機械人吊起,經井口把它送進箱形暗渠內,之後操作員可以在工作室,透過閉路電視和聲納探測,觀察渠內的狀況,以及遙控操作機械人進行清淤。潘天佑說,機械人約3米長、1.5米闊、1.5米高,運作與吸塵機相似。機械人吸入淤泥後,會透過接駁喉管,將淤泥泵上地面臨時淤泥裝卸櫃。淤泥經脫水後,才會運往堆填區。 提升工作安全按傳統的清淤方法,工作人員需要進入箱形暗渠內裝設及操控清淤裝置。由於暗渠屬密閉空間,在內工作會面對一定的安全風險;而傳統方法亦需截斷暗渠內的水流,讓工作人員在沒有水流的情況下工作,所以大多局限在旱季進行。相反,遙控清淤機械人可代替潛水工序,免卻工作人員進入密閉和淹浸的箱形暗渠,提升安全之餘,雨季時亦可進行清淤,加快工程進度並減低成本,清淤的效率亦明顯改善。 實施「及時清渠」安排另外,渠務署分析了2017至2019年的200多宗水浸個案,發現當中超過6成是因渠道進水口被垃圾、枯葉或其他經地面沖下的雜物阻塞所致。今年,署方會實施「及時清渠」安排,在預測有暴雨來臨前,調配人手巡查全港約200個容易受垃圾或枯葉等阻塞的渠道位置,若發現淤塞,會立刻安排清理。而在大雨過後及即將除下颱風信號時,亦會派員巡視及清理主要雨水排放系統進水口及河道,避免阻塞,為下次大雨做好準備。 興建更多地下蓄洪池除加強針對暴雨前後的應對管理措施,渠務署亦繼續推進防洪策略,當中包括興建更多地下蓄洪計劃,在暴雨期間收集及暫存過量的雨水,減低下游排水管道的負荷,以紓緩水浸風險。目前規劃中的包括6個位置,分別位於石硤尾公園、大坑東遊樂場(延伸部分)、尖沙咀市政局百週年紀念公園、觀塘秀雅道遊樂場、觀塘碼頭廣場,以及海濱道公園。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以資訊科技優化法律援助服務 (法律援助署)

法律援助署(法援署)抱著以客為本的服務精神,致力提供優質的法援服務。為提升服務效率,迅速回應顧客的需要,署方利用最新的資訊科技,發展網上服務,使法援工作與時並進。 服務一:善用二維碼 法援署印製的《怎樣計算你的財務資源及分擔費》小冊子列舉了多個計算例子,但由於法援計劃的個人豁免額及財務資格限額會定期調整,即使不斷更新小冊子,有關例子亦會很快過時,不再適用,造成資源浪費。 因此署方在小冊子內加入二維碼,讓市民可透過二維碼從部門網頁下載最新的計算例子。署方只需把已更新的例子上載至網頁,而無需重新印製小冊子。此措施既環保又可節省每年印刷開支,職員的工作量亦因而減輕。 服務二:推出手機版經濟審查程式 由於評核申請人的經濟狀況時需要考慮多項因素,署方早在2008年12月推出網上經濟審查計算程式,協助市民評估本身的經濟狀況是否符合申請資格。其後,更推出手機版的計算程式,方便市民隨時隨地使用。 服務三:以即時翻譯系统提升服務 部分族裔人士不懂英語或粵語,在申請法援時或會遇到困難,而傳譯員又供不應求。因此,法援署設計了一套即時翻譯系統,讓這類申請人可聽到及看到以多種族裔語言顯示的問題。該系統亦加入了網上的翻譯程式,將申請人以母語所作的回答轉換成英語,職員亦因此可向他們提供適切的資料,協助他們申請法援。 (觀看更多,請瀏覽優質公共服務網站)

非一般創新訓練 (機電工程署)

為支援各部門實踐有關政策,機電工程署的訓練組率先以創科為主軸進行培訓,並優化「技術員訓練計劃」,培育具國際視野的年輕專業團隊,為機電業注入生力軍,以配合政府建造智慧型城市及發展創科的施政方針。 利用創科提升培訓成效 署方用四個月時間,將總部內一個工場改建為全新數碼化的「互動學習中心」,利用全息影像及三維投影技術,將建築物內的機電設備巨細無遺地呈現在學員面前,協助他們清晰了解設備結構,提升培訓效率。另外,部門度身設計不同的虛擬實境培訓設施,提升培訓的彈性、安全性和覆蓋面,亦大幅減少實物消耗,達到環保的效果。 與業界共同培訓人才 為解決機電技術人員老年化及人手不足的問題,署方決定優化「技術員訓練計劃」,每年增加100個學額,培育更多年輕學員,以應付數碼化發展的需要。部門又與業界合作,安排學員到私營機構進行實習。他們的表現備受業界肯定。此舉不但讓學員增加工作經驗,而且有助解決機構人手不足的問題,一舉兩得。 透過培訓擴闊國際視野 為了提升學員的技能水平,促進香港和廣州青年學習交流,部門與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簽訂《機電人才發展合作備忘錄》,為兩地培訓機電人才,整體提升技能。為擴闊學員的國際視野,署方鼓勵他們參加兩年一度的「世界技能大賽」。兩位參與電氣安裝及空調製冷項目的學員成功在香港選拔賽中勝出,代表香港參加2019年8月在俄羅斯喀山舉辦的「世界技能大賽」。在專家教練的指導下,二人均在比賽中獲得優異獎,為港增光,亦證明香港機電人員的技術已達世界級水平。 (觀看更多,請瀏覽優質公共服務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