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標籤 - Youth.gov.hk
跳到主要內容

#水上活動

搜尋結果: 3個

運動推介:蹼泳 - 揉合潛水與游泳的水上運動

人類雖然沒有足蹼,但發明了腳蹼,使他們踢水更順暢,像長出魚鰭般在水中暢泳,後來更發展出蹼泳。蹼泳是揉合潛水與游泳的水上運動,泳手套上腳蹼後可增加在水中蹼泳的速度,令這運動更具刺激感。 揉合游泳與潛水在三十年代,為了讓海軍在水中游得更快,以協助搜救,一名法國海軍軍官發明了橡膠腳蹼,成為蹼泳這項競速運動的起源。蹼泳自始於歐洲愈趨流行,甚至前蘇聯、意大利及瑞士等地也有舉辦蹼泳比賽。至1972年,出現單片式腳蹼,即單蹼,泳手把雙腳的腳蹼併在一起,泳姿如海豚般擺動。 泳手進行蹼泳時會使用前置式呼吸管換氣,並運用單蹼如海豚般擺動身體前進。與一般游泳項目不同,蹼泳沒有手部划水動作,而是透過協調腰、腹、腿和腳踝等部位來擺動身軀前進。 服飾裝備蹼泳的服飾與游泳差不多,一般包括泳衣、泳褲、泳帽和泳鏡。至於裝備,蹼泳使用的前置式呼吸管多為塑膠製造,但亦有部分為碳纖維或金屬製造。腳蹼方面,蹼泳所用的腳蹼大多以玻璃纖維或碳纖維製造,有別於水肺潛水所用的腳蹼。初學者多使用較小及較軟的腳蹼,讓他們熟習利用腳蹼踢水的感覺。較高階的泳手則會使用較硬及較大的腳蹼,加快在水中前進的速度。 蹼泳的好處蹼泳是一項帶氧運動,可強化心肺功能和幫助血液循環。蹼泳時須不停擺動身體,因此可以訓練全身肌肉的協調,尤其着重腰腹間肌肉的運動。外在可以瘦身及加強肌肉線條,內在則可以刺激腸部蠕動,改善消化系統。 發展及推廣香港潛水總會推廣蹼泳運動已超過十年,參與蹼泳的人數也愈來愈多。此外,總會屬下多個社區體育會亦會幫助有興趣人士租訂場地,並於不同社區的泳池開辦蹼泳班,提供專業教練,教授市民蹼泳技巧。 此外,總會亦就蹼泳運動訂立了嚴格的安全守則,訂明練習蹼泳的人士必須在教練陪同下,在核准泳池內進行練習。若要於大海蹼泳,須先在泳池接受蹼泳測試,合格者方可以出海蹼泳,並只限於在水面蹼泳,不可潛入海中。 如欲了解更多蹼泳的資料,可瀏覽香港潛水總會網頁

運動推介:種類繁多的獨木舟

獨木舟的種類繁多,會按使用者不同的用途,而出現不同的款式的獨木舟。一般而言,獨木舟現可分為獨木舟(Kayaking)和加式獨木舟(Canoeing),設計上獨木舟是指有閉合式的艇倉的獨木舟;而加式獨木舟則只有開放式的艇倉的獨木舟。這兩類的獨木舟都設有座位供坐。普遍的獨木舟使用者會使用雙槳葉的獨木舟槳,而加式獨木舟使用者則使用單槳葉的獨木舟槳。而香港常見的獨木舟稱類為獨木舟及雙槳葉的獨木舟槳。比賽方面,靜水競速賽的參加者以最快速度完成比賽為勝,而賽道會設於河道或海上,距離為200米、500米和1000米。賽事分為單人、雙人和四人小組。而激流障礙賽則在設有順、逆流的航道作賽。運動員在比賽時要穿過水門,水門由2支旗桿表示,水門分順水門和逆水門,運動員要根據水門種類,以不同方式穿過水門。如運動員觸碰水門或未能穿過水門,大會會在其完成時間加上懲罰時間。 除了比速度外,獨木舟運動項目亦設有其他競技形式,例如體能要求極高的獨木舟馬拉松,還有講求團隊合作的獨木舟水球。以下介紹數個本地常見的獨木舟項目: •獨木舟馬拉松獨木舟馬拉松是長距離的獨木舟運動,一般按年齡分組,賽道長度為18至23公里左右,而國際賽事的賽道更長達30至40公里,挑戰體力極限。如受地理等因素所限,未能安排長度合適的賽道,比賽多會以繞圈方式進行,除了要求運動員有直線衝刺的爆發力外,亦考驗他們的拐彎技術。 另外,有些馬拉松賽事的航道經過河流、湖泊、激流、海灣及大海等,讓運動員分別接受平靜與洶湧水流的考驗。現時最矚目的獨木舟馬拉松比賽是兩年一度的ICF世界獨木舟馬拉松錦標賽。 •獨木舟水球顧名思義,獨木舟水球是結合水球及獨木舟的運動項目。比賽由兩支隊伍對陣,各有5名球員。球員控制着獨木舟,爭取在對方的龍門入球,入球最多的一隊勝。獨木舟水球既富挑戰性又緊張刺激,運動員要有熟練的獨木舟操控技巧,亦須具備敏銳的觸覺,方可攻防兼顧。 •獨木舟繞標賽在繞標賽中,運動員要划着獨木舟繞過所有檢查站到終點。賽道長1000米至5000米不等,視乎運動員年齡或環境限制等因素而定。由於賽事並非在設有固定航道的地點進行,所以運動員須有良好的距離感,並須具備技術和策略,以最佳路線繞過檢查站。 香港有不少獨木舟精英運動員,多次代表香港參加國際賽事,如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亞運會及中國全運會等,並曾在多項國際及埠際賽中獲獎。 康文署水上活動中心獨木舟課程獨木舟運動老少咸宜,裝備簡單,是廣受歡迎的戶外運動。康文署轄下的水上活動中心備有多個種類的獨木舟可供租借,並設有多樣化的獨木舟證書訓練課程,為期一至三天不等,當中包括少年獨木舟訓練課程,為8至13歲的少年提供學習基礎知識和練習的機會。另外,本港多個獨木舟社區體育會亦設有適合一家大小的課程,學員在教練指導下可享受泛舟之樂。 如有興趣參加獨木舟課程,可瀏覽康文署網頁;或瀏覽本網站推介的獨木舟活動。

龍舟要划得快,團隊必須互相配合

記得嗎?北京2008年奥運會,香港區火炬接力是採用了龍舟作為傳遞奥運聖火的交通工具之一!在香港以龍舟傳遞聖火,既新鮮又富地方色彩。起源及發展對於龍舟活動的起源,坊間說法不一。最廣為認同的說法是這項活動源於公元前二七八年春秋戰國時代,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為目的。從那時起,龍舟活動就在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舉行。 龍舟競渡是端午節的節慶活動,一向不視為體育運動。直至一九七六年,前香港旅遊協會在筲箕灣避風塘首次舉辦國際龍舟邀請賽,使龍舟活動在國際體壇為人所認識,並成為競賽運動。 隨着龍舟競賽運動逐漸在世界各地普及,國際龍舟聯合會在一九九一年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舉行期間正式成立。翌年,亞洲龍舟聯合會亦於北京成立。在香港,則有香港龍舟協會(龍協)及其他地區團體致力籌辦及推廣龍舟活動。 運動特色龍舟運動講求團隊合作。要划得快,鼓手、划手及舵手必須互相配合。 • 鼓手及划手鼓手位置在船頭,負責打鼓指揮划手的節奏,是整支龍舟隊伍的指揮。優秀的鼓手可帶領全體划手發揮體能的極限,進入最佳狀態。如遇上對手鼓聲節奏相似或龍舟之間距離很接近的情況,鼓手須以口哨輔助,使後排划手可以掌握划槳的節奏。 擊鼓方式大致分三到五種,不同的鼓聲代表不同的划槳方式和速度。划手必須按照鼓聲的指示划槳,划槳的動作愈一致,龍舟的速度就愈快。 • 舵手舵手負責控制龍舟直線前進。優秀的舵手能夠藉着減少船身與水面的接觸以減少阻力,令龍舟加速。由比賽開始直到完成,舵手都要確保尾舵的扁平部分不得露出水面。舵手也不可做出任何令龍舟產生前進動力的動作。 一般而言,凡年滿12歲並且能游畢50米的人士,便可參加這項運動。如有意接受龍舟訓練,可致電3618 7510向龍總查詢,或瀏覽中國香港龍舟總會網頁。或搜尋康文署提供的龍舟訓練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