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標籤 - Youth.gov.hk
跳到主要內容

#藝術及文化

搜尋結果: 10個

【中華文化節】多元互動展演推介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將於6月至9月期間舉辦首屆「中華文化節」,首屆文化節節目內容豐富,包括「中國戲曲節」節目、獲國家藝術基金肯定的本地優秀作品、文藝組織演出、電影放映、展覽和講座等。繼續閱讀了解更多!   開幕節目 - 《五星出東方》 「中華文化節」開幕節目為北京歌劇舞劇院演出的舞劇《五星出東方》。此舞劇的靈感源於古絲綢之路新疆和田尼雅遺址出土的國家一級文物、繡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漢代織錦護臂。北京歌劇舞劇院透過精彩的舞蹈、音樂、服飾和舞台設計,重塑漢代美學和西域人文風情,讓珍貴文物所承載的深厚中華文化底蘊在舞台上展現出來,表達中華民族延綿千年、互融共生的團結精神。   舞台演出節目 今年的文化節與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合作籌辦多項舞台演出節目,包括《中華頌》音樂會、《舞韻華章》、《鼓博群雄‧地動山搖》絳州大鼓與其承傳者鼓樂演奏會和《中華魔法奇藝之旅》,發揮本地文化界的團結力量和弘揚中華文化的蓬勃創意。康文署亦會於「中華文化節」期間邀請藝團獻演部分入圍國家藝術基金的本地優秀項目。   電影放映及講座 除了舞台演出,一眾戲迷亦可在「中華文化節」期間重溫多部精選本地電影和珍貴的中國戲曲電影,包括放映16部銀都機構及其前身(長城、鳳凰、新聯)電影作品的《影以載道——銀都作品回顧》;重溫粵劇經典的「再看《紫釵》、《蝶影》、唐滌生」;亦有多齣粵語戲曲電影和中國戲曲電影放映,展示各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 講座系列則有《絲竹吹打:樂韻尋根本地遊》和《大師傳藝‧尋古知新》,內容涵蓋中國樂韻、中國美學、傳統文化、美術、書法、粵劇、戲劇、視覺藝術、文化產業等。   免費展覽及活動 除上述演藝節目外,今年「中華文化節」同時推出多項免費展覽和活動,與眾同樂,包括《香港水墨新時代》展覽、《藝述紅樓》書畫作品展及紅學講壇和《龍承九子》中華文化藝術設計展覽、講座、IP文創新產品開發計劃。康文署亦將於6月9日在沙田大會堂廣場及大堂舉行《多彩華藝》嘉年華,為大家帶來富有中華文化特色的舞台演出,另有「喜」動圖書館、文化攤位、大堂中樂表演等一系列活動,讓公眾在戶外戶內都感受到中華文化藝術的繽紛多彩;九月舉行的甲辰年中秋綵燈會除展示不同主題的璀璨綵燈和光影裝置,亦會安排內地藝團來港演出,向大眾展示豐富多樣的中國民族風采和傳統文化。以上節目的詳情,將容後公布。   中華文化節2024 日期︰2024年6月至9月節目詳情︰節目冊 / 節目一覽表購票資訊︰門票於城市售票網及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票務處發售(個別節目另有註明的除外)專題網站︰https://www.ccf.gov.hk/tc/

藝評獎勵計劃2024 — 大專組

為鼓勵年青人參與藝術活動及發表藝評,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現正推出「藝評獎勵計劃2024 — 大專組」活動,期望可吸引大專生撰寫藝評文章或拍攝藝評短片與公眾分享,增加坊間及業界對藝術作品的了解與嘗析。喜歡欣賞藝術作品、有意成為藝評人的本地大專生均可報名,具質素的藝評作品會被挑選予以肯定及獎勵。參加者必須為持有香港永久身份證的大專生(包括碩士及博士生),可自行選擇視覺藝術、文學、電影、音樂及劇場五個藝術範疇的公開節目/作品,並於2024年8月29日前提交一篇1,500至3,000字的評論文章,或一段15分鐘以內的評論短片,中文或英文均可。合資格的參賽作品將交由藝發局的特定評審小組審理。本計劃分別為上述五個藝術範疇設立五個獎項。 每個藝術範疇的首五名得獎者將分別獲$5,000、$4,000、$3,000、$2,000及$1,000獎金以示鼓勵。得獎的藝評作品將於Instagram 帳號@talk.hkarts發表。屆時,藝發局亦會向報章及媒體推介作品,為他們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Oi!藝術家駐留及展覽計劃

油街實現是一個位於北角社區的藝術空間,致力成為鬧市中的藝術綠洲。油街實現透過多樣化的藝術計劃,探討藝術於社區展現的可能性,並以各種藝術形式連結不同社群,融和各類知識和經驗。油街實現現徵集藝術家駐留及展覽計劃書(下稱「計劃書」),邀請香港藝術家及創意人才參與「Oi!藝術家駐留及展覽計劃」(下稱「計劃」)。獲選的申請者將在油街實現進行考察,並在油街實現的展覽廳,籌辦展覽向公眾展示其駐留及創作成果,駐留及考察期、展覽期及其他詳情如下:更多有關油街實現:https://www.apo.hk/tc/web/apo/oi.html

【一文睇清】藝術三月2024活動推介

除了復活節或春回大地,「三月」會令你想起甚麼呢?原來每年三月,國際和本地文化藝術盛事都會匯聚香港!今年,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體旅局)首次以「藝術三月」品牌串連推廣由政府舉辦、資助或支持的文化藝術盛事,聚焦文化藝術業界的努力,強化文化藝術盛事氛圍,讓市民和旅客對每年三月的香港文化藝術氛圍有更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藝術三月2024」活動涵蓋範圍廣泛,從文化藝術、時尚潮流至影視娛樂,各個藝術展演、影視盛會、文化峰會和時裝表演,歡迎不同年齡、背景的市民和訪客參與。除了過往大受歡迎的文藝活動,亦有首次在香港舉行的盛事品牌,讓香港充滿活力的文化景觀更添繽紛。就等小編推介其中幾項,一起來感受充滿文化藝術氛圍的三月! 藝術及文化活動  1.  香港花卉展覽2024香港花卉展覽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一年一度舉辦的盛事,每年均吸引逾200個本地、內地及海外園藝團體參加。今屆香港花卉展覽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舉辦,以花色繽紛的香彩雀為主題花,並以「雀躍全城」為主題。展覽期間,大會亦會舉辦一連串教育與娛樂並重的活動,包括學童繪畫比賽、攝影比賽、植物展品比賽、音樂及文娛表演、花藝示範、綠化活動工作坊、導賞服務、康體活動及親子遊戲等。>>按此了解更多  2.   俠之大者 — 金庸百年誕辰紀念.任哲雕塑展為紀念查良鏞博士(金庸)百年誕辰,香港文化博物館特別舉行「俠之大者 — 金庸百年誕辰紀念.任哲雕塑展」。「俠之大者」出自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郭靖對楊過的一番寄語:「為國為民,俠之大者」。查良鏞博士以金庸為筆名,在1955至1972年間創作了15部小說,塑造了超過1400位人物,這些家喻戶曉的小說人物是香港乃至全球華人的集體回憶。展覽通過著名雕塑家任哲獨特的雕塑形象、精湛的造型能力,加上豐富的想像,將22位金庸筆下的人物從平面世界中解放出來,更配合由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得主、藝術家黃宏達及其團隊所創作的多媒體體驗,引領觀眾深入金庸的武俠世界。>>按此了解更多  3.  藝術@維港2024康文署將夥拍國際藝術團隊teamLab和香港藝術家,以及領賢慈善基金、K11集團和信和集團於三月二十五日至六月二日期間,在維港兩岸推出大型戶外藝術計劃,即「藝術@維港2024」,以多組結合藝術、科學和科技的戶外藝術裝置作品及大屏幕數碼影像,為市民在維港兩岸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官體驗。>>按此了解更多 完整的活動列表請參閱文體旅局網頁。   推廣及優惠 文體旅局亦會在三月不同時間安排免費派發雪糕、乘搭電車和天星小輪,配合宣傳「藝術三月」及其中的各項活動,並鼓勵市民和旅客多參與其中,享受藝術與文化的盛宴。詳情將於三月內陸續公布,請參閱文體旅局網頁。  

人為‧非遺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策劃的新展覽「人為.非遺」開放予市民參觀。展覽設於由一級歷史建築活化而成的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十項屬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的傳統工藝及表演藝術,加深市民對非遺保護及傳承的認識。     非遺無形無相,卻能凝聚社群,通過口傳心授和實踐應用,得以永續傳承。傳統工藝滿足日常生活所需,表演藝術則豐富了生活色彩,透過化虛為實,把無形的信仰、禮俗和審美觀念,以有形的方式呈現出來。

首屆「香港故宮學生文化大使」計劃今起接受申請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博物館)宣布推出首屆「香港故宮學生文化大使」計劃,將招募共100名本地大專院校學生及中學生,透過一系列學習及實踐活動,加深新一代對文物及博物館專業的認識和興趣,為香港培育未來文化藝術及博物館專業人才。 學習及實踐活動 活動包括有故宮文化專題系列講座、創意藝術活動、文物修復工作坊、實地考察、博物館導賞講解培訓等,近距離觀賞珍貴文物展品,研習其歷史文化意涵;同時有機會參與實習活動,運用學習到的知識及技能,以博物館導賞員的身份向訪客介紹博物館。 學生文化大使職責 完成計劃後,學生將成為首屆「香港故宮學生文化大使」,以年青人的角度向公眾導賞及講解展品,協助博物館推廣中華歷史文化,並可優先參與博物館的教育活動、活動幕後花絮等。表現優異者更將獲贈「香港故宮之友」青年會籍一年,不限次數免費參觀博物館專題展覽。 計劃將分兩個階段進行招募 計劃為期八個月,將分兩個階段進行招募,第一階段由即日起至12月18日接受大專院校學生申請,將甄選出30人;第二階段將接受中學生申請,甄選出70人。成功遞交報名的申請者有機會獲邀參加小組面試,甄選結果預計於2023年首季公布。 計劃詳情及報名方法可瀏覽博物館網站。如有任何查詢,請電郵至hkpm.learning@hkpm.org.hk。 

M+展覽 11月12日起入場須預先購票

M+是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位於香港西九文化區,逢星期二至日開放予公眾參觀。11月12日起入場須預先購票由2022年11月12日(星期六)起,訪客須預先購買標準門票或特別展覽門票。票價及詳情請參閱M+網頁內的「購票指南」。門票將於2022年10月13日(星期四)上午10時起於網上公開發售。「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展覽M+會員和贊助人可由2022年9月29日(星期四)起優先購買「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展覽門票,並享有一系列獨家禮遇,詳情請參閱M+網頁內的「M+會員及贊助人」。開放時間星期二至四及週末:10:00–18:00星期五:10:00–22:00星期一:休館 M+展廳的最後入場時間為閉館前30分鐘。參觀提示- 訪客在參觀期間必須把大型行李,包括背包和行李寄存在B1層衣帽間,或存放在B1層和G層的儲物櫃。館內有嬰兒車及輪椅可供借用,先到先得。- 訪客可以在M+拍照,但請緊記關上閃光燈,並且只可在某些範圍內進行攝錄。如欲拍攝錄像,請先留意展廳標示,或向M+職員查詢。- 請尊重其他訪客和M+職員。- 嚴禁吸煙,包括使用電子煙。- 為確保藏品的安全,展廳內不准飲食。- 請協助保護館內展覽的物件,切勿觸摸展品。- 歡迎訪客攜同已受訓的服務型動物到訪M+,但寵物和其他動物則不可進場。- 為提升博物館及訪客的安全,訪客須在博物館入口處及博物館大樓內接受保安檢查。

三個西九文化區必到IG打卡位

西九文化區靠近海濱長廊和維港,如畫風景可謂拍攝 IG 靚相的最佳地點。從廣闊的港灣景緻到的風格各異的壯觀建築,西九文化區讓你簡單一張風景隨拍也能化為具質感的相片,將您的攝影所得分享給好友以至世界吧!戲曲中心 戲曲中心糅合傳統和現代設計元素,以其屢獲殊榮的建築設計,反映了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進化與演變。戲曲中心隨拍提示:戲曲中心的弧形外牆表面,由超過10,000塊的「銀葉片」裝飾所組成,其獨特的空間鋪排處理及流線外型,呈現出「氣」的概念,使其從不同角度的拍攝,都可作為完美的背景,輕鬆拍攝到富有層次感的構圖。你也可以追蹤西九文化區的 Instagram 賬號,使用其最新推出的「戲曲中心」限時動態濾鏡,或在特效庫中直接搜尋 「Xiqu Centre」,讓你的相片更具特色。 藝術公園 想捕捉到香港最瑰麗的落日景緻嗎?西九文化區內藝術公園絕對是城中最佳的拍攝地點之一,不論是單純拍攝落日餘暉映晚霞的壯麗景色,還是想在維港海岸夕陽西下留倩影,藝術公園及海濱長廊均是你最佳的選擇。一邊享受海景與微風,一邊迎接夜幕降臨,放空心靈仔細感受,或是以鏡頭留住剎那光景,不負這美好時光。 「香港新晉建築及設計師比賽」展亭 位於西九海濱長廊的「Growing Up」展亭是首屆「香港新晉建築及設計師比賽」的獲選設計。設計上參考了木柱、走廊、中式屋頂等不少香港建築特色,其融入現代元素的建築風格亦呼應了西九文化區貫通中西、為城市孕育藝術文化的特質,亦是 IG 上常見的打卡熱點。 (圖片和文字均由西九文化區提供)

【藝術欣賞101】香港城市中的書法

要數香港的特色街景,不得不提在鬧市半空縱橫交錯、林林總總的招牌。我們的城市充滿了不少手寫書法字,你能認出它們是屬於哪種書體嗎?書法家以風格各異的書體來呈現不同觀感,以配合建築物的作用、受眾、空間設計等等,細看之下盡是巧思。在以下短片《香港城市中的書法》,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鄧民亮(Raymond)帶我們從地面逛到地底,發掘街頭巷尾中的書法美學。

大師授藝 樂壇喜見新苗

(圖片由政府新聞處提供)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大台主音樂先導計劃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2019至20大專生藝術通識計劃項目,由趙增熹統籌,郭偉亮、陳詠謙等音樂好手擔任導師,讓學員向本地專業音樂人學習流行曲創作和製作技巧。計劃早於2019年9月已經展開。該計劃數年前由趙增熹開辦,最初以中學生為對象,其後獲康文署贊助,收生範圍得以擴至大專院校,製作費用、場地安排,以至宣傳推廣均獲協助。 趙增熹說:「這樣當然事半功倍,通過康文署聯絡大專院校,較一人之力容易得多。」傳承技藝 栽培人才過去一年,在大學主修音樂的余朗晴由專業音樂人指導創作,個人作品 《光源》終告完成,其間填詞、編曲、後期製作等均蒙啟迪,相當全面。 余朗晴自小喜愛流行音樂,時有創作,但限於自學,作品難免粗糙。去年,流行音樂監製趙增熹到校宣傳大台主音樂先導計劃,因緣際會,她決定報名參加。獲名師指點,余朗晴自覺演繹作品大有進步。學習期間,她虛心聽取趙增熹意見,反覆琢磨唱功,同一歌曲不斷重錄,力求日進一階。 「我記得有一次好像維持了18天,其間我每天都把一段錄音發給他,而他每天都有回應,提醒我需要改善之處。到正式錄音時,我演唱方法已大為不同。」另一學員余尚哲表示,他讀中學時已鍾情流行音樂,此計劃正好為學員提供可靠的學習途徑。 「中學並不教授流行音樂製作,學生只能從課外活動或到外間機構學習,卻不知道對方是否可信,能否教授學生想學的東西。」 (圖片由政府新聞處提供) 善用科技 有效溝通對該計劃導師陳子諾來說,學員花約一年時間,即可涉獵以往或需數年之功的各種技術,鑽研作曲、填詞、編曲、混音、錄音等範疇,可謂機會難得。「以錄音和混音為例,我自己也要花時間修讀證書。此計劃讓學生涉獵具技術性的部分,對他們學習音樂製作極有幫助。」 陳子諾指,學員作品風格多元化,涵蓋80年代復古風、電子音樂,甚至搖滾,可見新一代音樂愛好者年紀雖小,涉足音樂範疇卻甚廣。 過去16個月,先導計劃舉行一系列工作坊、大師班、製作輔導及演出,一眾導師與學員共同努力,音樂熱情洋溢。 面對新冠病毒疫情,師生藉網絡科技克服社交距離限制,無礙學習進度。 趙增熹表示,學生程度不一,必要時他或與個別學生見面,這樣可令他們進步得較快,但在一般情況下,彼此在線亦溝通甚暢。 「利用視像會議又或網上教學方式,我跟學生保持交流,聽完他們的作品再提供意見,讓他們修改,基本上可通過電郵處理學生一般所需。」 (資料由政府新聞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