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創業青年

#活動

搜尋結果: 10

秘魯是香港在拉丁美洲的重要貿易伙伴,亦是一個極具潛力的新興市場。香港與秘魯在2024年11月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自貿協定)為香港的製造商、服務提供者及投資者提供更有利的條件進入秘魯市場,並協助他們在秘魯,以及通過秘魯在拉丁美洲市場擴展業務。是次研討會邀請到秘魯駐香港總領事Mr. Enrique Carlos CARDENAS ARESTEGUI,和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及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先生,講解秘魯及拉丁美洲的營商機遇。研討會亦會介紹香港與秘魯的自貿協定,以及企業如何透過「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簡稱「BUD專項基金」)開拓相關市場。語言:廣東話及英語 (不設即時傳譯服務)講者:Mr. Enrique Carlos CARDENAS ARESTEGUI- 秘魯駐香港總領事林健鋒先生 大紫荊勳賢, GBS, JP- 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及立法會議員葉沃建先生-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 科技資助計劃部 BUD專項基金主管工業貿易署代表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音樂事務處主辦的「外展音樂短期課程」現正接受報名,一系列音樂專題及中西樂器基礎課程由2025年3月至8月舉行,歡迎市民報名參加。專題課程﹕室樂作品編曲工作坊 [新辦]、音樂通識(網課)、中樂合奏、西樂合奏、中國彈撥樂合奏、薩克管合奏、陶笛、葫蘆絲、拇指琴、鍵盤、樂理、聽音等 樂器基礎課程﹕中樂 - 笛子、洞簫、中阮、柳琴、琵琶、揚琴、古箏、二胡西樂 - 小號、長笛、單簧管、薩克管、敲擊(鋼片琴和鼓板)、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提高公眾對《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香港法例第390章)的認識藉着創作活動,推廣健康使用互聯網,鼓勵青少年遠離淫褻及不雅物品

「2024/25優秀網站選舉」由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電影報刊辦)主辦,教育局、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香港互聯網供應商協會和香港電台協辦,旨在鼓勵青少年多瀏覽健康網站。選舉以「善用時間,醒目上網」為活動口號,以鼓勵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上網習慣。近年,不良資訊於互聯網上廣泛流傳,我們希望藉今年的活動能夠重點推廣「拒絕不良資訊,瀏覽健康網頁」的上網態度,以及表揚製作健康網站人士的貢獻。網上資訊和消閒項目繁多,因此上網時須有洞察力和自律能力。上網有益與否,視乎大家有沒有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你在控制滑鼠,還是被滑鼠控制?祝願你的滑鼠為你帶來有益心智的資訊。

網購浪潮席捲各地,但您的電商業務是否仍僅限於香港?「電商易」將為您打開新機遇的大門,幫助您拓展業務版圖。您怎能錯過高達港幣100萬元的資金資助?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數碼不求人」平台 與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將於2025年1月22日合辦「電子商貿行業方案展覽日 - 擁抱商機 開拓大灣區及東盟市場」。在本次活動中,業界專家將深入剖析大灣區及東盟的電商商機,並分享進軍這些市場的策略。此外,現場更設有實體展位,讓您了解各種解決方案,幫助優化業務流程並增強市場競爭力。我們還將介紹「電商易」的最新措施,助您順利求「FUND」,開展大灣區及東盟市場的業務!想把握電商龐大商機? 不要猶豫,立即報名!

今年11月至2月,漁農自然護理署舉辦「發現紅花嶺郊野公園」遠足挑戰,鼓勵熱愛自然的你向紅花嶺出發。活動共設8個站點,介紹紅花嶺郊野公園的獨特風光。參加者請細閱挑戰指南及相關資訊,根據自己的體能及經驗自行計劃路線前往紅花嶺郊野公園,於站點以手提電話的定位系統打卡記錄。每完成一個站點,可收集該站點相應的紅花嶺電子獎章,集齊指定數量獎章可獲得精美獎品。今年秋冬,重新發現紅花嶺 !

適逢《香港國安法》實施四周年,保安局推出《香港國安法》網上虛擬展覽更新版,深化展覽內容,以介紹今年三月已刊憲生效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條例》),並加入吉祥物「保安熊仔」作為新元素,以及國安主題漫畫和動畫,以活潑生動的方式推廣國安教育。更新版展覽除涵蓋《香港國安法》相關內容外,亦增設一個全新的虛擬展覽廳,介紹《條例》的特點和主要罪行等,輔以簡單易明的「問與答」,讓公眾人士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有更全面的認識。更新版展覽繼續以充滿中華文化特色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為虛擬場景,並加入保安局的吉祥物「保安熊仔」陪伴參觀者遊覽,提升趣味性。此外,虛擬展覽亦首次推出國安主題的連載漫畫和動畫,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闡釋維護國家安全和守法的重要性。參觀人士,特別是青少年,亦可透過含「保安熊仔」元素的小遊戲學習相關知識。更新後的虛擬展覽共有九個展廳,除上述新增內容外,其他展覽資料涵蓋《香港國安法》的重要性、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主要條文和成效、各紀律部隊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工作、參考資料,以及「國家安全齊參與」計劃的優勝作品。

學校自行安排「關懷音樂會」節目,於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期間為長者、特殊學校學生、傷健人士、新移民、少數族裔人士或社福機構的受助人士舉辦音樂演出。2024/25學年「校園音樂大使展關懷」資助計劃現接受學校申請,截止日期為9月25日。資助計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音樂事務處推行,以學校為申請單位,鼓勵幼稚園、小學、中學、特殊學校及大專院校的學生音樂團隊關愛社群,為長者、特殊學校學生、傷健人士、新移民、少數族裔人士及註冊社會服務機構屬下的受助人士舉辦現場音樂演出,延續社會和諧共融。每場演出最高可獲$2,200經費資助,受資助項目包括交通運輸支出、專業輔導人員津貼及雜項支出。成功申請的音樂團隊必須於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期間完成演出。表現優異的隊伍將獲邀參加2025年4月或5月舉行的「匯報音樂會」演出。計劃的甄選準則包括建議舉辦的音樂演出之可行性、原創性和互動元素,以及參與團隊籌辦服務社群活動及演出的經驗等。有興趣申請的學校可到音樂事務處網頁(https://www.lcsd.gov.hk/tc/mo/activities/communityprogrammes/care_and_concern_concerts.html)下載表格,並將填妥的申請表格於2024年9月25日或之前電郵([email protected])至音樂事務處。「校園音樂大使展關懷」資助計劃自2009年推行至今,已有逾400隊學校音樂團隊參加。計劃由信和集團贊助活動經費。

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今日(九月二日)推出本年度的專題展覽──「囍存檔案」,與公眾一起回顧香港婚姻制度及婚禮習俗的發展。「囍存檔案」展覽展出超過七十件精選展品。除本館館藏外,亦包括香港歷史博物館、入境事務處及香港聖公會檔案館的展品,引領公眾探索以下的香港婚姻制度和習俗沿革:-婚姻法例生效前的結婚形式;-1852年頒布最早的民事婚姻法例;-日佔時期締結婚姻的有效性;以及-1971年確立的一夫一妻制。隨著時代演變,不少傳統婚禮習俗已經從簡或者不再流行。展覽展出的「過大禮」物品清單、結婚啟事、以大紅花轎迎娶新娘等圖片,讓公眾回顧昔日香港婚禮習俗的片段。此外,展覽亦回顧婚姻登記處的發展,例如首個婚姻登記分處於1956年在九龍開設、婚姻註冊處(現稱婚姻登記處)總署於1962年遷至香港大會堂高座等,這些都是充滿市民大眾集體回憶的地方。「囍存檔案」展覽由今日(九月二日)起逢星期一至五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四十五分(公眾假期除外)在九龍觀塘翠屏道十三號香港歷史檔案大樓二樓展覽廳展出,免費入場。為了豐富參觀者的展覽體驗,展覽廳入口處更新設以傳統婚嫁為主題的立體錯視佈景板的「打卡」位。參觀者完成展覽單張內的小任務,更可獲取精美紀念品。  為了方便未能前來參觀的公眾,歷史檔案館另設網上展覽(https://www.grs.gov.hk/ws/online/wedding/tc/home/index.html),其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grs.publicrecordsoffice)亦會分享專題展覽的精選館藏和有趣故事。歷史檔案館稍後亦會在本港不同地區巡迴展出本次專題展覽,詳情稍後會於政府檔案處網站(www.grs.gov.hk)和Facebook專頁公布。如有查詢,請致電2195 7700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