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標籤 - Youth.gov.hk
跳到主要內容

#園境

搜尋結果: 4個

車公廟體育館建築特色

位於沙田頭路,鄰近港鐵車公廟站及秦石巴士總站,一幢新體育館-車公廟體育館於2020年9月17日投入服務。新體育館設計別具心思,其中建築師著意打破一般體育館全室內的布局,以層層透視的形式,把戶內、戶外空間連繫起來,與周邊的景觀融合。在提供多樣化康體設施外,亦為附近居民提供自然、舒適、可歇腳及休息的地方。布局層層遞進 穿梭不同設施車公廟體育館與一般體育館不同,布局層層遞進,盡量把空間感帶進館內。建築署高級建築師梁建航介紹說,館內以長廊和樓梯貫通,讓訪客隨意穿梭不同樓層、設施、庭園、平台等,同時鼓勵用家互動;例如地下的兒童遊戲室,便採用了大面積的玻璃窗,把前院的景色收入眼簾,另一邊的高窗,則可看到室內長廊和其他活動室,三個空間產生視覺上的聯繋,予人開闊而明亮的空間感。此外,體育館的開放式通道,刻意不安裝空調,引入陽光之外,亦促進自然通風,達致環保慳電的效果。 引入陽光和自然景觀體育館背靠山巒,環境優美。建築團隊善用這自然的優勢,採用透明落地玻璃,將室外大自然景觀引入室內的不同空間。設計力求通透明亮,景觀更開揚,打破香港一般體育館全室內的布局。梁建航舉例說,舞蹈室和多用途室的落地玻璃可看到室外的庭園,庭園背後又有山巒,陽光和自然景觀從而被帶進室內。此外,建築團隊亦特意在中庭種樹,加上玻璃天花引入自然光,營造一個自然和舒適的環境。 室內室外 不同物料不同感覺車公廟體育館是沙田區第七個公共室內體育館,設施包括多用途主場館(可用作兩個籃球場或兩個排球場或八個羽毛球場)、舞蹈室、活動室、乒乓球室、健身室及兒童遊戲室。建築師孫振星說,館內館外使用不同的物料來佈置,予人截然不同的感覺。主場館的牆身和地板多用木材和暖色物料,營造較溫暖的環境,相反室外多用清水混凝土牆,予人自然而粗獷的感覺。 城市中的綠洲車公廟體育館投入服務以來,館內設施和公共空間成為附近居民做運動和休憩的好去處。我相信,大家在使用不同設施的同時,一定感受到大樓、綠化園景和周邊景觀間的自然和舒適,誠如建築署的同事所言,希望新體育館成為非一般的體育館,服務區內居民之餘,更成為城市中的綠洲。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園境師

香港素有「石屎森林」之稱,而綠化環境又是大勢所趨,因此園境師綠化空間的工作日形重要。 園境師的職責是為建築項目規劃和設計一個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戶外空間,以及可持續發展而優美的綠化環境。 以濕地公園為例,園境師在設計中加入生態保育元素,既在園內提供公共戶外空間,也為市民提供觀鳥的好去處。 要成為建築署的園境師,除了要具備創意、美感、空間感,而且對周遭環境有敏銳觸覺和好奇心以外,對生態和文物保育亦要有一定認識。還須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以便與項目團隊合作,建設優質的綠化環境。 部門架構

植樹有方•因地制宜

市民觀看街道的樹木時,通常只會留意樹木的形態、有沒有漂亮的花朵、有否阻礙交通和行人路等,但不說不知,其實在街道上選擇種植哪些樹木牽涉很多學問。因為每一種樹木都有獨特的「個性」,加上它們要在香港這個擁擠的城市生長,背後要有一系列的考慮因素。須抵受道路不同環境政府一直致力營造良好的都市種植環境,務求豐富植物多樣性和提升戶外空間質素,以營造市民喜愛的戶外空間,因此發展局轄下的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管理組)委託顧問進行研究,為香港各類街道挑選合適的樹種提供參考。這裏我們邀請了發展局園境師簡介《街道選樹指南》的內容,並講解在香港街道上選擇種植樹種的考慮。 建議種植多元化樹種現時,香港市區路旁栽種的樹木只有20多個品種,佔市區樹木約一半,但種植品種較單一,令本港的市區林木更易受病蟲害影響,亦會令泥土質素下降,因而增加護養壓力。發展局園境師張家維表示,《指南》的目的是根據「植樹有方•因地制宜」的原則,硏究種植多元化的樹種和鼓勵種植合適的本地品種,藉着植物多樣性以改善城市林木的適應力,從而促進生態健康,減低樹木風險。簡單而言,行人路的闊度、泥土容量、地下設施管道的分佈、地面空間、空氣流量、日照等,都會影響樹木種植和生長。而各種樹木的特性,例如板根、形態大小等,則會影響適合栽種的位置,因此《指南》為政府部門和業界在選擇街道樹種時提供參考。為了讓大家更易明白《指南》所介紹的樹種,以及樹木對適應街道環境的基本屬性是如何重要,張家維介紹了一些適合在街道種植的樹木,例如金蒲桃,開花時候雄蕊成花球狀,顏色鮮艷,花蜜也是野生動物的食糧,最重要的是其基本屬性適合香港街道的環境,例如能抵受路邊污染、較少蟲害疾病、耐風、耐旱等。 應對更頻繁惡劣天氣另外,為應對氣候變化導致更頻繁的惡劣天氣,以及街道樹木老化的挑戰,市區林木須具更佳的抗禦力和適應力,以期持續發展。當年,超強颱風「山竹」吹襲本港後,導致大量樹木倒塌,但同時提供了一個種植的新契機。部門在清理倒塌的樹木後,會詳細檢查種植地點及相關範圍的破壞程度,在可行和適合的情況下才重新種植樹木。為使新樹木能有更佳的生長環境,重新種植的樹木數量會視乎環境而決定,例如在較斜(35度或以上)的斜坡不會補種樹木,以保障市民安全;不會盲目追求數量或一換一的補種比例,以及部門在植樹前會檢視擴大現有樹槽的可行性,並研究連接行人路下面的土壤空間。致力悉心護養樹木在選擇合適的樹種後,還要確保各方面妥善配合,例如苗木質量、種植規範、妥善執行施工栽種,因此我們鼓勵園境設計師及部門在進行街道樹木更替和種植時,積極參考《指南》。選擇合適樹種只是第一步工作,後續工作相當重要,因此部門會致力悉心護養樹木,透過日常護養及管理,包括每年定期進行樹木風險評估,加上適時巡查及視乎需要作適當修剪,不但減低樹木對公眾及財物構成的風險,更讓城市林木健康生長,可持續發展。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園境師

大家平日走過的街道,經過的建築,有沒有想過是隱藏了許多的園境設計?對大自然和設計深感興趣Irene和 Jason,選擇了發展局園境師的工作,他們目標只有一個,便是推動健康環保,發展綠色城市。 園境師不單單打理花花草草,還要懂得在民生和城市規劃中,找出平衡,同時又要顧及不同的部門的工作模式,另一方面,還得考慮年月時間對環境的影響。 一草一木都得深思考究,園境師工作相當具挑戰性。 部門架構部門招募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