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標籤 - Youth.gov.hk
跳到主要內容

#天氣

搜尋結果: 6個

科學創新 服務用心 (香港天文台)

香港天文台透過科學、創新和多元合作,與時並進,提供以人為本的氣象及相關優質服務,從而提高社會防禦天災及應變的能力。多途徑發放資訊 增市民防災意識  公眾對天氣相關資訊的需求持續增加,2018年天文台網上資訊服務錄得逾1 460億瀏覽次數,「我的天文台」流動應用程式總下載次數更突破780萬。天文台透過社交媒體平台Facebook及Instagram適時發放天氣提示和預警。超強颱風「山竹」襲港前連續多日於Facebook貼文提醒公眾及早防範,襲港當日不斷更新風力與風暴潮等資訊,有助提高市民的防災意識和應變能力。嶄新服務 跨界合作 為配合「無紙化機艙」措施,天文台與航空界合作,推出全球首個由官方氣象機構自行研發的電子飛行包流動應用程式「我的航班天氣」。在大數據分析和智慧城市發展方面,天文台開發「微氣候監測站」,收集高密度氣象數據,用於研究都市氣候,支援個人化天氣資訊服務。天文台開發的「小渦旋」臨近預報系統支援暴雨預報及警告服務運作,有關預報亦提供予政府部門以防治山泥傾瀉、改善生態及保護水資源,該系統亦榮獲多個資訊科技獎項。天文台並於2018年獲世界氣象組織指定為「臨近預報區域專業氣象中心」,肯定天文台在臨近預報技術上的國際地位。廣納意見 不斷創新 與時並進 天文台設立Yammer和WhatsApp 群組等共享平台,增進同事間互動與協作。對外溝通方面亦十分多元化,包括定期舉行航海、航空、傳媒聯絡組會議,了解用戶需求和服務應用成效;由不同界別的學者和專家組成「天文台策略顧問團」,多角度審視天文台服務;邀請「社區天氣觀測計劃」及「天文台之友」會員參與新產品及服務測試。透過廣納意見,制定長遠發展策略和目標,務求不斷創新、與時並進。 (觀看更多,請瀏覽優質公共服務網站)

為什麼眼鏡和相機鏡頭很難清潔?

為什麼眼鏡和相機鏡頭很難清潔?使用普通布塊會引致多重顏色污跡,效果更差。當使用普通布塊擦抹玻璃上的油垢時,油垢會形成另外一層不同厚度的膜層。由於光線是由不同顏色(即不同波長)組成,所以會產生多重顏色的反射。其彩虹效應就好像下雨後,馬路上油跡看到的光學現象一樣。應該用什麼方法去清潔鏡片?使用隨眼鏡或相機鏡頭附送的專業布塊。它是由幼細纖維製成,可有效吸起油垢而不是將油垢塗污鏡片。一種濕的方法是使用肥皂或少量洗潔液來洗淨,跟著沖淨並讓它自行風乾或使用清潔的亞麻布抹乾。你亦可到眼鏡店查詢此項服務。 (如欲觀看更多,請按此瀏覽天文台的文章) (資料由香港天文台提供)

為什麼濕沙比乾沙深色?

水是沒有顏色和透明的,但為什麼濕沙總比乾沙深色呢?是因為水比空氣吸收較多光線?不是。一般相同情況下,濕沙看來較為深色是因為從裡面散發出來的光不多。在水裡的沙,光的方向變動比在空氣小,光要從濕沙裡走出來通常需要走較長的路,路徑愈長,光被吸收的機會便愈大。因此,濕沙看來較乾沙深色。 (如欲觀看更多,請按此瀏覽天文台的文章) (資料由香港天文台提供)

防曬謬誤

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在陽光下需要採取防曬措施,但有一些常見的謬誤大家未必知道:謬誤一:深色的太陽眼鏡防禦紫外線較好選擇太陽眼鏡時最重要是注意鏡片過濾紫外線的能力,而太陽眼鏡的顏色與它過濾紫外線的功能無關。戴上太陽眼鏡後,由於到達眼晴的光線減少了,瞳孔自然會放大,假若太陽眼鏡沒有足夠的防紫外線功能,透過瞳孔進入眼球的紫外線反而會比不戴太陽眼鏡多。所以應該佩帶能夠過濾至少98%紫外線的太陽眼鏡,以確保足夠的防護。 謬誤二:多雲情況下不會曬傷在多雲的日子,如果我們沒有做好防曬措施,我們是會被太陽曬傷的。多雲的時候,我們接受太陽直接輻射的紫外線劑量當然比天氣晴朗時較低。但是,陽光會因大氣中的氣體分子、雲、塵粒、煙霞以至霧而散射,而陽光中的紫外線亦不例外。高達80%的太陽紫外線能穿透稀薄的雲層。雲層的邊緣有時能反射紫外線,令紫外線強度增加。市民若不肯定紫外線的強度時,應透過電台、電視台、天文台網頁或「打電話問天氣」﹙1878200﹚查閱最新的紫外線指數。 謬誤三:在水中不會被曬傷水只能阻擋小部份的紫外線,水面的反射會令紫外線強度增加,水深半米地方的紫外線強度仍維持在水面的40%。另外,身體露於水上更加會受水面反射的紫外線所照射。 謬誤四:塗上太陽油,就能長時間曬日光浴塗上太陽油的目的不是為了延長曝曬時間,而是在無法避免陽光照射情況下提供保護。須注意,要正確地使用太陽油才能發揮它的保護能力,有關太陽油及其他防曬注意事項,請參考「曬傷和SPF」。 謬誤五:間歇性曬太陽,便不會曬傷紫外線對健康的影響是累積的。紫外線可以做成的損害,是每次曬太陽加起來的總和。因此,應該盡量減少暴曬,減低患上皮膚癌的機會。 謬誤六:在陽光下如果不覺熱就不會曬傷紫外線不會令皮膚有熱的感覺,但會引致曬傷。在陽光下我們感覺到的熱力是來自太陽的紅外線而非紫外線。因此,即使你感覺不到陽光的熱力,仍有機會曬傷。 太陽的紫外線可能會對皮膚、眼睛和免疫系統造成急性及慢性的損害。所以大家記得小心,做好防曬措施。 (如欲觀看更多,請按此瀏覽天文台的文章) (資料由香港天文台提供)

為甚麼喝瓶裝水時會有咕嚕聲?

當喝瓶裝水時,是什麼原理導致那些氣泡聲?喝瓶裝水時,由於瓶底向上,水會向下流出,瓶底頂部便會出現真空。因為瓶外的氣壓,空氣會從瓶頸進入瓶內並形成氣泡。由於水繼續流出,更多氣泡升起。這兩種交替的過程循環出現便會產生咕嚕聲。水會在開始時還是近結尾時流得快些?水會在開始時流得快些,因為當時的水壓最高。瓶子完全倒置時還是傾斜時,水流得快些?(這實驗在廚房或浴室進行較方便。結果與我們的經驗符合。)水在瓶子傾斜時流得快些。這避免了因氣泡浮升而阻塞水的通道,產生咕嚕情況。什麼是倒水最快的方法?最快倒水的方法是將瓶子傾斜及沿瓶軸方向旋轉。倒水前把水瓶旋轉便能製造漩渦。這樣水便會貼近瓶邊,方便空氣從中間進入,咕嚕情況不會出現。 (如欲觀看更多,請按此瀏覽天文台的文章) (資料由香港天文台提供)

學術主任

香港天文台學術主任王德勤先生暢談他在天文台的職業生涯。學術主任主要負責天氣預測,並從事資料處理、輻射、水文氣象、海洋物理、地震及授時等工作。學術主任在試用期間可能須接受有關氣象方面的專業培訓。他/她也可能須執行戶外職務、輪班、在正常辦公時間以外及惡劣天氣情況下工作。 部門架構部門招募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