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拓展署
搜尋結果: 17
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和推廣「新界單車徑網絡」中已開放的單車徑路段,土木工程拓展署將由2022年9月17日至12月17日舉行「CT60+ 里賞遊」。參加活動的市民,可在活動期間騎單車暢遊「新界單車徑網絡」屯門至馬鞍山段及荃灣海濱段的單車徑,一邊欣賞沿途的優美景色和文化景點,一邊尋找沿途的「打卡點」並收集「打卡」紀錄,只要集齊指定數量的「打卡」紀錄,便可換領精美禮品!15個「打卡點」究竟在哪裏? 「新界單車徑網絡」已開放的單車徑路段將分兩個階段設置共15個「打卡點」。這些「打卡點」位於單車徑沿途景點附近,市民透過手機掃描「打卡點」上的二維碼,登入活動網站並以手提電話號碼註冊遊戲帳戶,便可用AR濾鏡與吉祥物一起拍照。在活動期間,集齊指定數量的「打卡」紀錄並於帳戶內完成換領程序,便可獲得精美禮品,包括「新界單車徑網絡」單車及場景模型及CT60+吉祥物冰感毛巾。活動詳情請瀏覽新界單車徑網絡網站。一眾吉祥物們B仔、下水水、大嘥鬼、任何仁、清潔龍阿德、匿獅、度天隊長、滴惜仔及留心蛋已在各「打卡點」準備好,與大家一起探索「新界單車徑網絡」! 第一階段的10個打卡點時期:2022年9月17日至10月31日範圍:上水至馬鞍山段及荃灣海濱段單車徑 1. 沙田車公廟(AR濾鏡內的吉祥物:匿獅) 車公古廟歷史悠久,善信遍布全港,每到新春誕期,前往參拜的善信絡繹不絕。近年該廟更成為訪港旅客的熱門景點。雖然建於何時已不可考,但據廟內碑記所載,古廟曾於光緒十六年(1890年)重修。 2. 城門河雙子橋(AR濾鏡內的吉祥物:下水水) 3. 馬鞍山恆泰路休息處(AR濾鏡內的吉祥物:清潔龍阿德) 4. 大埔滘潮汐測量站(AR濾鏡內的吉祥物:度天隊長) 大埔滘潮汐測量站位於大埔鐵路碼頭的盡頭,是香港天文台用作監測吐露港潮汐水平的重要設施。由於現有的潮汐測量站於1960年代興建,故須重建以維持運作。香港天文台、土木工程拓展署、建築署及香港建築師學會於2020年11月合作舉辦「大埔滘潮汐站建築設計比賽」,為重建工程收集創新的設計概念。得獎作品「冰山一『閣』」將用作重建的設計概念。 5. 大美督(AR濾鏡內的吉祥物:滴惜仔) 大美督是廣受歡迎的休閒勝地,常有大批都市人前來釣魚、騎車、划船、烤肉,盡情放鬆玩樂,擺脫都市生活的緊張壓力。大壩的一邊是船灣,另一邊是吐露港,其開闊環境吸引許多市民一家大小前來放風箏,或在壩上騎單車欣賞美麗的自然景觀。 6. 聯和墟(AR濾鏡內的吉祥物:任何仁) 聯和墟聯和市場於1951年落成,是本港歷史最悠久的墟市之一;其建築屬早期現代主義風格,已獲評定為三級歷史建築。附近的聯和墟政府綜合大樓內則有一間已開放超過17年的「粉嶺環境資源中心」,提供環境保護相關資訊,設有不同展區介紹空氣質素、減少廢物、全球環境議題等,適合家長帶同小朋友去看書或遊玩,寓學習於娛樂。 7. 雙魚河、河上鄉(AR濾鏡內的吉祥物:B仔) 雙魚河沿岸景色優美,在此踏單車,實在非常寫意。在此,遊人可看見充滿電影感的大水管,或會看到遍地的野芒草,而在途經豆品廠時,更可品嚐清甜解暑的豆漿和豆腐花;一次過享受視覺、味覺和拍攝的多重樂趣。 8. 荃灣海濱公園休息處(AR濾鏡內的吉祥物:大嘥鬼) 9.荃灣海濱單車匯合中心(AR濾鏡內的吉祥物:留心蛋) 10. 荃灣海安路休息處(AR濾鏡內的吉祥物:匿獅) 第二階段的5個打卡點時期:2022年11月1日至12月17日範圍:屯門至馬鞍山全段及荃灣海濱段單車徑 11. 蝴蝶灣泳灘(AR濾鏡內的吉祥物:清潔龍阿德) 蝴蝶灣泳灘是屯門第二長的泳灘,設施完善,吸引區內不少泳客。泳灘旁設有全港最多燒烤爐的燒烤場,鄰近蝴蝶邨街市,方便購買燒烤用品。至於位於西面的蝴蝶灣,則是欣賞日落的好地方。 12. 天后橋(AR濾鏡內的吉祥物:大嘥鬼) 「天后橋」即「屯門河行人橋」,全長約86米,設計採用中國仿古特色,以配合毗鄰天后廟廣場的建築風格,故名為「天后橋」。行人橋既方便市民日常出行,亦是「屯門古今文物徑」的起點;遊人可從中了解屯門今昔。 13. 天水圍單車匯合中心(AR濾鏡內的吉祥物:任何仁) 14. 元朗青山公路潭尾段休息處(AR濾鏡內的吉祥物:度天隊長) 15. 文天祥公園(AR濾鏡內的吉祥物:滴惜仔) 文天祥公園位於青山公路新田段及新田公路之間,是為紀念精忠報國的文天祥而設。透過到訪公園,市民可了解文天祥的生平事蹟,懷緬其「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義情操。
2021年香港先後受熱帶氣旋「獅子山」及「圓規」影響。每逢大雨,發生山泥傾瀉的風險便會增加。1972年,半山寶珊道發生災難性山泥傾瀉,摧毀多幢建築物,包括一座12層高的旭龢大廈,並奪走67人的生命。其後,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土力工程處在寶珊地段開展一系列防治工程,其中,2009年落成的「寶珊排水隧道」,透過創新技術調控地下水位,減低發生大型山泥傾瀉的風險,成為香港最具標誌性的防治山泥傾瀉工程之一。該處最近更在隧道內設立「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向公眾傳達斜坡安全的重要性。創新地下水位調控系統針對寶珊地段較易形成高地下水位,引發山泥傾瀉,土力工程處2009年設計並建立「寶珊排水隧道」,以一套創新、可持續的地下水位調控系統,取代80年代裝設並逐漸老化的橫向排水管。土力工程處見習土力工程師葉靖童介紹,「寶珊排水隧道」由兩條排水隧道(直徑3.5米,總長度500米),以及工程人員運用「向上打孔錘」,在狹窄隧道內鋪設的172支排水斜管(最長達100米)組成;另配有自動實時地下水監測系統。暴雨期間,當地下水位上升至較高水平時,系統會以短訊提示同事,並會自動開關水掣,控制地下水位在指定範圍內,從而提高山坡的穩定性,減低發生大型山泥傾瀉的風險,保障市民的安全。 可縮回隧道鑽挖機葉靖童說,除首次在港使用的「向上打孔錘」技術,工程人員在開鑿兩條排水隧道時,特別引入可縮回的隧道鑽挖機。當鑽挖機完成鑽挖一條隧道後,可縮回原位,再鑽挖另一條隧道,省卻在隧道盡頭處開挖豎井收回鑽挖機。應用這項創新技術,令鑽挖隧道的時間縮短至四個月,亦大大減少工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寶珊排水隧道」設計獨特。土力工程處特別在隧道內設立「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及舉行導賞活動,向公眾傳達斜坡安全的重要性。館內有多個不同主題的展覽廊,其中「寶珊災難紀念廊」展示了當年寶珊道山泥傾瀉事故的歷史圖片及紀錄,提醒市民山泥傾瀉災難帶來的傷痛和教訓;「氣候變化印象廊」闡釋全球暖化令極端暴雨更加頻繁,以及在極端天氣下為確保斜坡安全持續努力的重要性。 加入STEM教育元素另外,土力工程處助理土力工程師馮一凡說,為提高導賞活動的趣味,館內加入不少理工科教育(STEM Education)和互動元素,例如「山泥傾瀉知識廊」,透過短片,帶大家回顧香港過往百多年山泥傾瀉的歷史、香港斜坡安全系統的發展等;而「排水隧道體驗廊」則透過應用「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 AR),示範排水斜管的操作及介紹地下水位調控系統的創新技術。可申請導賞團預約服務早前,兩位參加導賞團的同學分享參觀「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後的感受。他們表示,透過活動接觸到不少新穎的事物,例如可以親身體驗實時監控地下水位、自動及手動降低水位設備是如何運作;亦可以近距離接觸「機械狗」,了解土力工程處如何透過應用創新科技,紓緩山泥傾瀉風險。現時,「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已經開放給公眾人士、學校或團體預約導賞服務,並可於土力工程處的香港斜坡安全網頁進行預約,有興趣的朋友萬勿錯過。 對山泥傾瀉風險保持警覺氣候變化帶來極端天氣,令防治山泥傾瀉的工作更具挑戰。正如土力工程處處長張偉文博士所說,希望透過導賞團,讓年輕一代知道香港山泥傾瀉的歷史,令他們對山泥傾瀉風險保持警覺,同時讓大眾明白到同事如何積極透過科技,管理山泥傾瀉的風險。當然,在暴雨或山泥傾瀉警告生效期間,市民應遠離斜坡;而業主亦有責任定時維修私人斜坡或擋土牆,以防患未然。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香港石礦業的歷史紀錄,最早可追溯至1841年。直至上世紀40年代,由於香港出現相當程度的非法採礦,政府在1951年於勞工處轄下成立了「鑛務組」,專責監管本地礦務作業。其後,「鑛務組」經過多次的重組及改名,1991年歸入土木工程拓展署(當時為土木工程署),現稱礦務部。開採石料-由「揼石仔」到「爆破」土力工程處土力工程師鄭偉信說,早期採礦的方法,主要靠工人用鎚、鑿、楔子將石塊從岩體分離,再以手鎚把石塊逐一鑿碎,即所謂「揼石仔」,後來業界採用「定控爆破」的開採方式,用炸藥把天然岩石破碎,既穩妥亦提升效率。劈碎後的石塊,會運送到岩石破碎機作進一步壓碎、隔篩和分類,加工後的碎石稱為石料,可用於各種建築用途,包括生產混凝土和瀝青。 「開山劈石」到煙花匯演要進行「開山劈石」的爆破工作,必須確保市民、工作人員及周邊設施安全。60年代初,當時的鑛務處(前身為鑛務組)依據《危險品條例》開始監管陸上爆炸品的使用。時至今日,礦務部除管理石礦場作業及安全運作、審視本地石材供應策略,工作範疇亦包括監管第一類危險品,以及營運大嶼山狗虱灣及沙田嶺的政府爆炸品倉庫,而由於煙花亦屬危險品,每場煙花匯演必定見到礦務部同事的身影,全程跟進,提供技術支援,確保煙花匯演能順利和安全地進行。 爆破程序安全至上香港不少建造項目需要進行爆破工程,例如將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往亞公角女婆山人工岩洞的工程,開掘岩洞及連接隧道時均需以爆破方式配合其他建造方法進行。土力工程處高級爆炸品主任吳少明說,每次進行爆破工程前,地盤營運商均需向礦務部申請及取得批核,礦務部亦會負責管制爆炸品的儲存、運送、安裝和引爆過程,以保障安全,例如在爆破時,工地要設置足夠的保護措施,如設置「炮門」、「炮籠」(爆破防護籠)、「排柵」(垂直屏障),以免碎石彈出作業範圍外的地區。他說,管制爆破品與市民的安全息息相關,因此必須堅守並實踐安全規則,確保每個爆破程序安全至上。 本地石礦業的未來石礦業在香港有悠久的歷史。土力工程處副處長許海航說,石礦場主要在兩方面服務香港建造業。第一是供應石料,適度維持本地的生產,減低對進口石料的過度依賴,本地石礦場亦可作為石料儲備,以應付不時之需;第二是容許工程產生的石材廢料在石礦場內循環再造,變成有用的石料,轉廢為材。另外,完成開採任務及經復修後的石礦場可以釋放大片土地,滿足社會及經濟發展的不同需要,近年的例子如安達臣道、佐敦谷及石澳石礦場。現時香港只有一個石礦場仍然運作,位於屯門藍地,政府已為開發新的石礦場展開研究,務求令新的石礦場能適時投入運作,以延續本地石料生產。此外,政府積極探討在香港進行地下採石暨岩洞發展的可行性,為石礦業引入新概念。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土力工程處早前舉辦岩土創新科技論壇,提供平台讓業界就岩土工程應用創新科技交流意見。因應疫情,研討會以視像形式舉行,吸引了約一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科技人員、學者和業界人士參與。土力工程處同事這裡會介紹論壇的詳情,以及分享如何應用創新科技,加強斜坡安全管埋,防治山泥傾瀉。論壇亮點—人工智能繼2018及2019年,今年是政府第三次舉辦岩土創新科技論壇。土力工程處副處長(港島)張秉業說,論壇的目的是促進岩土工程業界更廣泛應用創新科技,以提升生產力、質量、效率及從業員的安全。當中一個亮點是人工智能。大數據是人工智能的主要動力,公開數據的規模和速度,對香港成為智慧城市至為重要。土力工程處現時已有17類空間數據開放予公眾使用,包括三維激光遙感測量數據、已登記的人造斜坡、歷史性山泥傾瀉天然山坡資料等。論壇熱話—機械狗論壇另一熱話是處方最近引入由波士頓動力公司硏發的機械狗。張秉業說,該公司負責人在論壇上介紹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特訓」機械狗的活動能力,令它懂得辨識四周環境,避開樹木及障礙物,深入山泥傾瀉災場或工程人員難以到達的環境,在崎嶇山坡或惡劣環境中完成勘測。機械狗身上配備了收集數據的儀器,配合5G傳送技術,能夠把現場拍攝得來的影像實時傳送,有助工程師分析數據,更快評估斜坡風險,制訂緩解措施。數碼化岩石節理測量另外,土力工程處亦希望透過今次論壇,鼓勵業界利用數碼技術,作為勘測和分析岩石節理(即石坡上裂隙)的常用工具。土力工程師梁偉健說,若以傳統方法來測量,即是把羅盤緊靠在石的節理上,必先要清理石坡上的植被和搭建臨時棚架,這樣不僅花費時間和金錢,亦有安全上的考慮。現時很多先進的遙感技術可收集地形資料,展示節理的走向、傾斜角度等情況,例如使用手提式激光掃描器進行掃描,或透過攝影測量法,拼湊數百至數千張照片,建立三維數碼模型,然後透過電腦分析石坡的穩定性。這較傳統測量方式更具效率,而且無論日夜、晴天、雨天也可用上。 自動化斜坡工程設計在工程設計方面,土力工程師鄭嘉俊說,土力工程處積極應用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以提高規劃和設計的準確性、靈活性及效率。他以香港仔石排灣一座泥石壩為例,介紹在工程設計階段,利用了數碼化地理模型和地質數據,分析斜坡的穩定性和評估泥石流的風險。同時,他們研發了一套自動化計算程式來優化場地設計,減少挖掘和填土量,減低建造泥石壩對周遭環境的影響。鄭嘉俊指出,數碼化及自動化設計流程有助預先了解三維地形環境資訊,配合數位孿生(Digital Twin)技術,當現場建造環境有所改變時,工程師可以迅速改動設計,從而達到優化設計、改善工作流程、提高成本效益等目標。 應用科技提升工程效率香港的雨季一般由四月開始,政府不會低估暴雨帶來的破壞性,並會繼續應用創新科技,提升防治山泥傾瀉工程設計的質素和經濟效益,而業主亦有責任定時維修私人斜坡或擋土牆,以防患未然。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在推展新發展區項目的同時,政府重視區內自然和環境保育,為市民提供綠色和優質的生活空間。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是中長期多管齊下土地供應策略的重要一環,而計劃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興建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和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的代表,會介紹保護及改善塱原生態環境的工程細節,而擔任是項工程顧問的長春社代表,亦會分享保育塱原的建議。工程預計2023年完成塱原位於上水雙魚河及石上河之間,是香港現時最大的連片淡水濕地,具有高生態價值。土拓署2019年年底展開工程,計劃把塱原核心地區約37公頃土地發展成自然生態公園,以保護和改善重要的生態環境,並補償因開發新發展區而造成的濕地損失,同時,署方藉工程優化該處環境,使之成為新發展區內主要的綠化空間。現時工程進展順利,預計2023年完成。 維護和提高塱原生態價值塱原自然生態公園由土拓署興建,漁護署負責公園日後的管理。漁護署自然公園主任何景欣博士說,塱原擁有不同的生境,包括濕耕和乾耕農田、淺水池、稻米田、魚塘、沼澤等,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政府希望透過建設塱原自然生態公園,進一步維護和提高塱原濕地的生態價值,為不同生物提供更多覓食、棲息和繁殖的地方;同時希望保存傳統的耕作方式,達到農業及生態共融。工程期間,漁護署與土拓署緊密合作,就生境維護、復修和管理,以及公園的規劃和設計交換意見。 公園分三個區域土拓署工程師周夏露說,公園將分為三個區域,包括佔地約21公頃的「生態區」、約11公頃的「農業區」及約5公頃的「訪客區」。「生態區」會透過種植指定農作物及生境管理,維持塱原的生物多樣性;「農業區」會讓農民以生態友善的模式耕作;「訪客區」會提供訪客設施,讓公眾了解及欣賞塱原濕地生態,提高市民對自然保育的意識。修復旱田和荒廢農田另外,土拓署會把部分旱田和荒廢的農地修復成濕地生境,讓整個塱原增加約8公頃的濕地。稻米田是禾花雀遷徙途中重要的休息站,去年年中,土拓署與長春社、香港觀鳥會及塱原農民合作,成功種植約十塊稻米田,並趕及在十月份雀鳥遷徙季節前完成,讓雀鳥遷徙途中在塱原休息;並透過塱原農民的指導,修復了昔日的五塊水滋田,讓水滋及紅蟲在水滋田中繁殖,為雀鳥提供豐富的食物,結果吸引了很多雀鳥,特別是水鳥前來覓食。 優化塱原耕種環境為配合未來塱原農地的灌溉需要,土拓署亦會改善塱原的灌溉水道,並建設一個淨化濕地,以沉澱、植物過濾及太陽照射殺菌的方式,改善公園的灌溉水質。公園內不同位置將設置儲物室,讓農戶放置簡單農具及器材。在自然環境中探索此外,為了讓市民在自然環境中探索淡水濕地、了解農作物和生物之間的密切關係,公園的「訪客區」將設有木板步行道、觀鳥屋和戶外教室。土拓署亦會在公園附近興建訪客中心,提供舒適的空間讓公眾了解塱原在生態及農業方面的重要性。 盡力保護自然環境周夏露表示,在興建塱原自然生態公園期間,土拓署需小心翼翼進行每項工序,避免使用大型機械,以保護塱原的自然環境,減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雖然這些挑戰增添了工程的難度,但當看到雀鳥在已復修的濕地中棲息及覓食,工程團隊的努力也是值得的。他特別感謝長春社擔任顧問,為這項工程提供不少寶貴意見。感謝長春社提供意見長春社保育經理許淑君分享說,難得塱原有一整片農耕淡水濕地,讓農友繼續耕作,所以期望在工程細節上,可以保持保育塱原的原則,把對生態的影響減至最低。工程期間,他們會提醒工程團隊特別注意生態價值較高的位置,避免工程車行走有關路段,又例如去年10月至12月是禾花雀來港的季節,長春社特別提醒工程範圍避開稻米田,以便禾花雀在田裡覓食。 政府一直致力在發展與保育之間取得適當平衡,以期在新市鎮提供一大片綠化空間,締造優質的生活環境。塱原自然生態公園的工程需要配合保育原則,盡量減低對這片濕地的影響,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東涌新市鎮擴展區是大嶼山首個智慧型低碳社區試點,推行智慧、環保及對環境氣候具抗禦力的城市概念。計劃下的東涌東填海工程正如期進行,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在其多個工程範疇,用上超過30項創新技術,如物聯網(IoT)、雲端系統、人工智能(AI)、衛星導航、智能安全措施等,體現智慧城市發展。今次,該署同事會帶大家到東涌東填海工程創新中心(InnoTCE),介紹工程團隊如何以創新科技,提升工地管理及作業效率、進一步加強工地安全。InnoTCE「大腦」—數碼化管理平台InnoTCE內一間設有大小電腦屏幕的房間,為其「大腦」-數碼化管理平台。土拓署土力工程師甄俊豪介紹說,平台採用嶄新的數碼分身技術(Digital Twin Technology),透過物聯網(IoT)感測器,收集並整合工地各項施工數據和紀錄,然後傳送至應用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的智能平台,以模擬地盤的運作,在虛擬空間為工地構建一個同步的「數碼分身」,讓工程團隊可以即時掌握整個工地的狀況,作出快捷及準確的決策,促進日常工地管理和團隊間的協作。 引入人工智能技術確保工地安全是十分重要的課題。土拓署土力工程師鍾榮華說,工程團隊以人工智能(AI)技術,監察具高風險的工作,加強安全表現和成效,其中,地盤內的人工智能攝像機,具備分析、機器學習等技術,能全天候監察工地內主要車道及一些具風險的限制區域,例如為海上工程而設的智能船隻闖入預警系統,能夠辨認工程船隻,當發現非工程船隻在警示區域,便會立即通知監督人員跟進,勸籲和帶領相關船隻離開。運泥車實時追蹤和監察系統另外,為加強工地環境的管理,工程團隊亦利用人工智能攝像機,分析和監察工程車輛離開工地時的清潔狀況,減少車輛把泥濘帶到附近街道的機會。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亦是首個工務工程項目引入運泥車實時追蹤和監察系統,記錄和監察運泥車的位置和行駛路線,防止非法傾倒建築廢料造成環境污染。運泥車上設置傾斜感應器和人工智能攝像機,如發現運泥車疑似在非指定位置傾倒廢料,系統會即時通知監督人員跟進。 實時填海沉降監測科技的應用還可節省人手和提升工程效率。鍾榮華說,沉降監測是填海工程的重要部分。以往,測量員必須前往每個監測站,用人手量度數據,由於填海面積幅員廣闊,所需的人手和時間會相應龐大。東涌東填海工程採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技術,把監測站連接到衛星群,配合雲端計算,可以實時監測填海沉降的幅度,有助提升施工效率和質量。 前線員工支持創新科技InnoTCE內還設有多個訓練區,並引入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揉合數碼影像和現實操作,讓工友在安全的情況下學習。前線員工鄭祖衛分享說,以前的建築工程設計和建造都是靠圖紙說明,工友很難明白當中複雜的工序,虛擬實境訓練令工友猶如置身真實的工作環境,對施工方案會有更深刻的印象,對不同工序可能產生的危險亦會有更高的警覺。 科技孵化平台除了提供數碼化工地管理,InnoTCE還是一個「科技孵化平台」。甄俊豪說,工程團隊積極與業界、學術界和科研界合作,研發提升工程技術和質量的建築科技,例如最新研發的「被動式輻射製冷塗層」,InnoTCE是全港首個實地測試點。有別於傳統的製冷系統,「被動式輻射製冷塗層」是一種零耗能,且無需製冷劑的降溫技術,塗在建築物屋頂或外牆,能降低其表面溫度,從而節省空調耗能。另外,工程團隊正與科研機構合作,試驗一種技術,令過濕的惰性建築廢料快速變乾,以加快重用。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東涌新市鎮擴展是繼2003年將軍澳及東涌完成最後一期填海發展後,首個填海造地的新市鎮計劃。項目引入嶄新的環保填海技術,以非浚挖式的「深層水泥拌合法」進行,減低工程對附近水質及生態環境的影響,亦較傳統的填海方式更快完工。發展局副局長廖振新早前曾到東涌地盤視察,聽取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同事介紹新填海技術和環保施工的詳情。造地130公頃東涌擴展計劃涵蓋現有東涌新市鎮東、西兩面,而填海工程主要在東涌東進行,造地130公頃,即約6個維多利亞公園。可持續大嶼辦事處總工程師黃國輝說,填海工程2017年12月底展開,目前進度理想。首幅經填海而得的用地,已於2020年3月交付房屋署建屋,過程少於30個月,可供興建約1萬個公屋單位。此外,項目長約4.9公里的海堤,會首次引入生態海岸線設計,有助改善海岸的生態系統,提高生物多樣性。整項填海工程預計2023年完成。 不挖走海泥的填海方法東涌東填海是首個應用「深層水泥拌合法」的工務工程項目,以非浚挖式,即不移除海床淤泥的方法填海造地。駐地盤高級工程師張建偉介紹說,「深層水泥拌合法」是以「攪拌」方式將工程船上的水泥注入海泥層。每艘工程船可載水泥達到480噸。每次進行「攪拌」時,船上三組攪拌杆會鑽入海泥層,在旋轉的同時將水泥漿與鬆軟的海泥混合,將淤泥加固,形成堅硬的水泥拌合柱;一支支水泥拌合柱在海床組合成「深層水泥拌合地層」,鞏固海床,以承托之後在上面建造的海堤及鋪設的填料。 減少工程對環境影響可持續大嶼辦事處高級土力工程師張健德說,相對傳統以浚挖方式填海,「深層水泥拌合法」不涉及清除及運走海泥,可以減少水中懸浮粒子的產生,有效降低對附近水質及海洋生態造成的影響;加上不需要進行傾倒海泥的海上運輸,有助減少碳排放。以東涌東工程為例,既減少傾倒440萬立方米淤泥,亦減少海上運輸17 600船次。 將棄置廢料轉化為土地資源東涌東填海工程亦有循環再用的元素,以建築工程產生的惰性建築廢料作為填海物料,將本來要棄置的廢料,轉化為珍貴的土地資源。所謂惰性建築廢料,是指建築工程中,因挖掘及拆卸等工序而產生的拆建物料,例如混凝土、瀝青、碎石等,統稱為公眾填料。現時,整項填海工程完成約一半,填料組合方面,六成為惰性建築廢料,其餘四成為機製砂;預計在工程完成時,最終的數據會是,約七成填料為惰性建築廢料,其餘為機製砂。 實施多項緩解措施今次填海工程其中一項挑戰是如何在填海區進行監察及品質管理。張建偉說,為確保工程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工程團隊實施多項緩解措施,包括設置鋼板箱和在填海工地外圍設置淤泥屏障,避免微細泥粒滲漏,減低施工對水質的影響。工程團隊亦設有環境小組及獨立環境查核人,定期抽取海水樣本化驗,以監察水質,確保海洋生態不受影響。其他緩解措施,包括在施工期間使用優質機動設備及防護隔音屏障,以控制工程進行時所產生的噪音。東涌新市鎮擴展是政府多管齊下增加中長期土地供應的重要措施之一,亦讓東涌進一步發展成為規劃全面的新市鎮,以容納更多人口,並提供足夠的地區性及區域性社區設施。在建造過程中,工程團隊一直與相關持份者、區內人士及居民、關注小組、環保團體等積極溝通,務求在發展和保育間取得平衡,以達至可持續發展。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大嶼山環境獨特,坐擁豐富天然及文化資源。政府2017年公布《可持續大嶼藍圖》,以「北發展、南保育」原則,推動大嶼山可持續發展。土木工程拓展署同事會在這次介紹規劃及推展大嶼山綠色生活方面的工作,而「大嶼山保育基金」諮詢委員會主席梁美儀教授,亦會介紹基金在推動保育及小型地區改善工程方面的支援,希望提高對大嶼山保育的意識,鼓勵更多公眾、非政府機構、地區人士共同參與。可持續發展綠色城市土木工程拓展署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工程師王芷蔚介紹說,為了在大嶼山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城市,辦事處正積極推行多方面的工作。以東涌東擴展區為例,會預留土地建造長約4.9公里的海濱長廊,並引入生態海岸線,提供合適的生境讓海洋生物棲息,以提升生物多樣性。未來更會在東涌河建設河畔公園,以改善區內環境、促進親水文化和生態教育,營造優質生活環境。 《大嶼山保育及康樂總綱圖》另外,辦事處根據「北發展、南保育」原則,以及大嶼山不同地區的特色,制定《大嶼山保育及康樂總綱圖》,為保育和康樂措施提供指引框架。舉例說,西北大嶼山昔日結聚多條古村,為保存該區的文化氛圍,辦事處正分階段進行研究,以了解大嶼山的鄉村文化及歷史元素;又例如:南大嶼山海岸的藍綠資源豐富,有貝澳的濕地、水口的沙坪和沿岸的海灘,其生態康樂潛力可進一步提升。總綱圖會一併將大嶼山不同景點、活動及主題地點,以行山徑、單車徑網絡及水陸交通連接起來。 一百公里環嶼遠足徑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工程師林冠宏說,辦事處期望讓大嶼山匯聚各樣生態康樂活動,成為公眾度假的好去處,其中擴建梅窩越野單車徑網絡和建造練習場,以及芝麻灣越野單車徑網絡擴建工程已大致完成,目標是要提升南大嶼現有的越野單車徑。同時,辦事處已展開改善大嶼山遠足徑及網絡的研究,冀透過連接現有及建造新的遠足徑,整合成一條總長度約一百公里的環嶼遠足徑。 大嶼山保育基金在《行政長官2018年施政報告》中,提及到設立10億元「大嶼山保育基金」,用以支援落實大嶼山保育工作。基金諮詢委員會主席梁美儀教授介紹說,基金分為兩部分,包括五億元用於小型地區改善工程,而另外五億元則用於保育和有關項目。前者會由政府在大嶼山政府土地上推行各項小型地區改善工程,以保存或改善大嶼山的環境,如改善鄉鎮地區通達程度、就自然環境或生境、建築物進行優化和修復等。第一批小型地區改善工程項目最快在今年上半年展開。 資助保育和有關項目至於保育和有關項目,涵蓋自然環境、生態、文化、歷史、鄉郊特色、地形、地貌和其他相關元素。梁美儀教授說,大嶼山不少具生態價值的土地屬私人擁有,為增加保育成效,基金鼓勵非政府機構與社區和土地業權人協作,進行包括自然保育、文化保育或鄉村活化等項目;進行與保育相關的科學研究或文化和地區歷史的研究;以及推動與保育相關的社區參與、教育和宣傳活動。第一輪保育和有關項目已於2020年12月開始接受申請。審批結果預計今年第三季前公布。有興趣申請基金資助的機構或團體可瀏覽大嶼山保育基金網站。
政府致力推展新界單車徑網絡項目,目標是要把不連貫的新界東西單車徑連接起來,希望為市民提供更多消閒選擇。新界單車徑網絡的屯門至馬鞍山主幹線已於2020年開通! 20個必到打卡位 此段單車徑全長約60公里,走線頗具特色,設計上特別著重安全及環境美化,並沿途設有單車匯合中心及休息處等輔助設施。以下短片就讓我們看看此單車徑沿途有哪20個靚景打卡位! 觀看更多資訊請瀏覽新界單車徑網絡專題網頁。
創新科技發展是世界大潮流,政府亦一直鼓勵建造業界應用新科技。在正推展的啟德發展計劃,為方便行人來往啟德和附近地區,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正興建一條行人隧道,連接承啟道與彩虹邨,該工程首次引進嶄新的「矩形隧道鑽挖機」技術,提高施工安全和效率。早前,鑽挖工程順利完成,土拓署的同事會與大家分享這項新技術,以及如何利用它來克服工程上的各項挑戰。工程充滿挑戰這條行人隧道總長度140米、高2.8米、寬3.9米。土拓署東拓展處處長梁中立說,隧道橫越東九龍最繁忙的交通幹道,包括觀塘繞道天橋、太子道東等;加上要在天橋樁柱之間穿插,不可影響其地基結構,亦要與多個主要地下設施,包括大型雨水箱渠、區域製冷系統管道、大口徑污水渠和食水管、高壓電纜等擦身而過,故工程充滿挑戰。 引進首部「矩形隧道鑽挖機」梁中立說,傳統一邊安裝臨時支撐,一邊現場挖掘的施工方案,附帶風險較高。在仔細研究後,土拓署決定引入全港首部「矩形隧道鑽挖機」來進行工程。新技術以全機械操作,免除人手挖掘,提升施工安全,亦改善工作環境,更有效減低挖掘工程對周邊設施的影響;加上隧道組件均是場外預製,故質量和效率皆有所提高,並節省了建造工程所需的時間。 90噸重機頭推進鑽挖至於隧道鑽挖的流程,土拓署高級工程師朱致康介紹說,工作人員首先建造入口豎井,在內安裝液壓推進系統、路軌和「矩形隧道鑽挖機」。其後,隧道預製組件會逐一被吊進入口豎井的路軌,液壓系統會把它推貼至之前已安裝上鑽挖機位置的預製組件,同時,重約90噸,即約4部滿載乘客雙層巴士總重量的鑽挖機機頭會開始轉動往前推進,開展鑽挖。這個工序會重複進行,直至鑽頭到達位於隧道另一端的接收豎井為止。 電腦化自動控制系統朱致康說,整個隧道建造系統配備電腦化控制,鑽挖機的主刀盤及四個輔助刀盤的轉速、液壓系統的推進速度、方向定位、土壓平衡等均是實時全程監控,避免在鑽挖過程中出現水土流失的情況,保障周邊設施不受鑽挖影響。整條隧道由92件組件拼合而成,每件重約30噸。土拓署在工地毗鄰的沐安街設置工場預製組件,既方便運送,亦有助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承先啟後隨著鑽挖工程順利貫通,整條隧道將按計劃於2021年中完成。令人鼓舞的是,緊接下來另一個項目—「啟德發展區至九龍城行人隧道」都會應用「矩形隧道鑽挖機」技術,工程亦已經開展。這次首度採用「矩形隧道鑽挖機」的經驗,將為新項目提供很好的參考。
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土力工程處礦務部的同事,這次帶大家深入現時唯一仍在營運的屯門藍地石礦場,了解其運作,以及部門爆炸品組「開山劈石」的爆破工作。藍地石礦場早於1960年代便有工人開採,及至1982年政府才開始以合約形式管理。礦場位於屯門新市鎮北面約三公里,佔地約30公頃。礦務部高級土力工程師孔健忠表示,礦場已開採超過40年,現時所生產的石料比例佔香港全部供應約百分之五;預計在2022/2023年左右完成開採後,會作新的發展用途。石礦場不止生產石料石礦場一個月可以生產約7萬噸石料。開採過程當中,被劈碎後的岩石,會以卡車或輸送帶運送到岩石破碎機作進一步壓碎、隔篩和分類。加工後的石料稱為碎石,分不同尺寸,可用於各種建築用途,包括生產混凝土和瀝青。由於生產混凝土和瀝青需要源源不絕的碎石,若把製造混凝土、瀝青的相關生產線集中在石礦場,這種一站式的綜合營運模式,可以提升處理和運輸石料的效率,節省時間、降低成本,並減少碳排放。另外,石礦場亦負責處理本地建造工程產生的剩餘石料,循環再造成有用的碎石。 由「揼石仔」到炸藥爆破早期的石礦場,開鑿岩石的方法相當耗費人力。工人會先用鎚、鑿,在石上開鑿石孔,再利用楔子將石塊從岩體分離。為了生產碎石,工人要用手鎚將岩石塊逐一鑿碎,即所謂「揼石仔」。以往石礦場甚少考慮工人的健康和安全,以及開挖石礦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隨着政府於1960年代開始引入爆破和工地安全的法規,情況逐漸得到改善。現時採擴已不再需要「揼石仔」。現代石礦場會採用「定控爆破」的開採方式,把天然岩石破碎。礦務部一級爆炸品主任謝偉棠說,現今的爆破技術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以爆破方式採石,既穩妥又有效率。儘管如此,每次進行爆石前,石礦場營運商均需向礦務部申請及取得批核,以確保整個爆石過程的設計、安排及監控符合安全和環境標準,燃爆手才可使用爆炸品進行爆破。謝偉棠說,每次爆石,無論範圍多大,都能感受到爆炸品的威力,所以安全甚為重要。在爆破時,現場適當位置會設置「炮籠」(爆破防護籠)和「排柵」(垂直屏障)等保護措施,以確保不會有碎石飛彈出作業範圍以外的地區,保障石礦場工友及周邊設施的安全。減低對周邊環境影響至於爆破時使用的炸藥,礦務部高級爆炸品主任梁伯明表示,在爆破工程前,他們會從政府的炸藥倉庫,運送「條裝」炸藥和「雷管」(引爆炸藥的裝置)到爆破現場,然後放進預先鑽探好的「炮孔」。不同雷管可以進行不同的延時爆破,目的是把爆破期間導致的震動、空氣衝擊波、噪音等影響降至最低。梁伯明說,香港不少基建項目均需要進行爆破工程,例如地盤平整時的開山劈石,或是隧道工程的深層挖掘。有些時候爆破要在清晨完成,同事便要凌晨時分上班;視乎地盤環境,有時更要深入地底,工作環境又熱又焗,還要套上一身沉重裝備,箇中滋味,實在難以言喻。不論是剛完成歷史任務的安達臣道石礦場,還是現時唯一仍在運作的屯門藍地石礦場,在過去多年,都有不少工程人員參與開山劈石。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我的公公和舅父都是工程師,當我還是小朋友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培養我對這方面的興趣。那時,我看到一些隧道。嘩!真厲害!建成後都不會倒塌!真神奇呀!」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師馮嘉穎說。「香港山多平地少,人口密度又高,土力工程處每年都接到大約 300 宗山泥傾瀉報告。有一次我到了山泥傾瀉現場,同一時間,收到一個消息,超強颱風「山竹」很快就來到香港。這一刻,我立即建議村民,暫時在另一個地方暫住,因為很危險。剛開始時,村民都不聽我的意見,但我很有耐性地與他們解釋,他們最後都接受了。」馮嘉穎說:「保障香港市民安全,是我們首要的任務,相信他們都會感受得到。」 香港的土地面積約為 1,100 平方公里,當中有六成屬天然山坡。每逢雨季,山泥傾瀉個案時有發生,平均每年 300 宗。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的土力工程處,制定了一套斜坡安全管理系統,以保障市民免受山泥傾瀉的威脅。每當天文台發出山泥傾瀉警告或八號或以上颱風信號時,土力工程處的緊急控制中心就會啟動,由十多位土力工程師及技術主任當值,支援各政府部門處理山泥傾瀉緊急事故。當接獲山泥傾瀉報告時,土力工程師就會前往現場視察,協助政府部門盡快恢復因受山泥傾瀉影響而暫停的公共設施或服務。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師丁瑞民說:「首要的任務一定是保障市民的安全。如果有救援的工作,我們會與消防處合作,亦會建議警察需要圍封的範圍。另外,也會聯絡一些工務部門進行一些緊急斜坡的工程,包括最快就是為斜坡蓋上帆布,防止雨水繼續滲入斜坡,引致進一步倒塌。」 一旦遇上更嚴重的山泥傾瀉事件,土力工程師的任務更繁重◦ 2018年8月29日晚上,粉錦公路近打石湖村的路段發生大規模的山泥傾瀉,路面被沙石、泥水所覆蓋,令粉錦公路全線封閉。馮嘉穎憶述:「我一來到這裡時,看見山泥由山上被沖了下來,覆蓋著整條路。這些山泥從地面蓋至膝蓋位置,我盡量勸喻村民暫時搬到其他地方居住。」當地村民楊慧莉說:「『碰』的一聲,山泥便沖到我家附近,還有一架客貨車被沖到我家。土力工程處在山坡旁擺放石磚圍欄,又用帆布蓋着倒塌的山泥,並噴漿到山泥下塌的地方。」她補充:「這裡有很多老人家居住,他們做了很多特別的工作,並非他們的工作範圍,他們都很仔細地幫助我們,所以十分感謝他們。」事發後第二日,土力工程處及測量部人員再抵逹現場,利用航拍機及手提激光掃描器,迅速完成風險評估,並收集附近一帶天然山坡的詳細地形資料,協助設計緊急維修工程的方案。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師蔡為國說:「這些在現場收集的數據,即這個立體影像,可以方便我們工程師在山泥傾瀉的位置,評估它的危險程度,會不會有即時及長遠的危險。估算山坡還可能會下塌的山泥容量和體積,再進行相應的工程,例如『打泥釘』及蓋上柔性防護網,以保護斜坡下的粉錦公路。」粉錦公路是連接粉嶺和錦田一帶的主要幹道,山泥傾瀉當日亦將近九月開學日,為了盡快恢復路面情況,以減少對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土力工程處與路政署緊密協調後,即時動員承建商在重點位置進行緊急工程。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師羅浩邦解釋:「大部份的泥石積聚在半山腰處,隨時有再下塌的危險,最大問題就是怎樣去處理這些泥石,希望能最少解封一條行車線,讓同學在開學當天使用。」 他說:「我們再與承建商、工程師研究,怎樣將設計方案修改,把握時間,在當天晚上約十時完成工程。」緊接第一階段的緊急工程,第二階段亦順利在兩星期內完成,避免在超強颱風『山竹』來臨時,引發更嚴重的山泥傾瀉災害。事實上,土力工程處還有不少與市民息息相關的工作。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師朱琦康說:「我們擁有多達 90 個雨量站,是擁有最多雨量站的政府部門。這些雨量站所收集的雨量數據,有助我們掌握全港的降雨情況,與天文台一同決定何時需要發出或取消山泥傾瀉警告。」土木工程拓展署總土力工程師楊暉說:「我們現正面對全球暖化而引致的極端降雨情況,我們更要保持警覺,一定不可鬆懈。我們一定會繼續努力,服務市民,保障市民的生命財產,免受山泥傾瀉的威脅。」 (觀看更多,請瀏覽優質公共服務網站)
都市人愈來愈着重健康生活,而踏單車結合運動與休閒,正正適合一家大小一齊參與。政府一直致力在新界發展全面的單車徑網絡,提供一條貫通新界東西的單車徑,作消閒和康樂用途,藉以提高市民的生活質素。這裏邀請了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的同事,為大家介紹這條完工後總長度約82公里的單車徑,並分享新單車徑的設計概念和特色。單車徑貫通新界東西近年,政府努力推展「新界單車徑網絡」工程計劃,透過改善現有的單車徑及興建新單車徑,把現時分散在新界個別路段的單車徑連接起來,貫通新界東西。土拓署高級工程師朱偉麟介紹說,整條「新界單車徑網絡」主要由兩條主幹線路段組成,其中屯門至馬鞍山主幹線長約60公里(西起屯門、經元朗、上水、粉嶺、大埔、沙田、到達東面的馬鞍山);而荃灣至屯門主幹線則長約22公里(沿荃灣至屯門海濱興建)。元朗至上水段已經完成現時,屯門至元朗,以及上水至馬鞍山的路段已經落成,並開放給公眾使用,而貫通此兩個路段,即連接元朗至上水的一段單車徑,沿元朗攸壆路部分剛剛啟用,餘下路段亦已經開放。即是說,屯門至馬鞍山整段60公里長的主幹線路段已經完成。按一般巿民踏單車的速度計算,完成整條路線需約6小時,相信可滿足一眾單車「發燒友」的需要。 另外,土拓署努力推展荃灣至屯門單車徑主幹線工程,朱偉麟說,其中荃灣青荃橋至灣景花園一段,預計可於明年年初完成並開放給公眾使用。 單車徑走線風景優美土拓署工程師趙智豪介紹新開放、沿元朗攸壆路往壆圍南路一段單車徑的特色。他說,單車徑的走線優先選擇風景優美的地方,以及途經具文化特色的景點,如元朗錦田河、新田大夫第,以提升單車徑的吸引力。同時,工作團隊已考慮走線對附近居民、環境和生態的影響,從而優化設計,以避開一些自然保育區、雀鳥棲息地等。設計顧及安全及環境美化趙智豪說,政府十分重視踏單車安全。工程團隊在設計時,考慮了單車徑的闊度、斜度和彎度,並在適當位置擺放合適的交通標誌、道路標記、護欄等設施,以保障踏單車人士及其他道路使用者安全。此外,在技術可行的情況下,會興建單車橋和單車隧道,以盡量減少踏單車人士需要下車過馬路的情況。環境美化同樣重要。工程團隊特別在單車徑旁種植四季綻放的花卉。除了盡量保留單車徑旁原有的樹木,更種植了數百棵新樹和數萬棵灌木植物,以綠化社區環境。沿單車徑旁的欄杆,工程人員特別塗上連綿起伏的綠色山狀圖案,以達至與四周大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增設配套提供舒適環境為創造舒適的踏單車環境,趙智豪說,該署也為踏單車人士提供所需的配套設施,如可停泊單車的休息處,讓踏單車人士可稍作歇息,或到附近景點遊覽,然後繼續行程。鄰近港鐵站位置,如上水站、大學站等,亦設有單車匯合中心,方便踏單車人士集合和解散,中心內有單車租賃站、單車停泊位、急救站、小食亭、洗手間等設施。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位政府工同事兼好媽媽,丁瑞民女士。 這位在職媽媽2011年已加入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的土力工程處,當土力工程師,先後在兩個不同部門工作,均與山泥傾瀉緊急服務有關。丁瑞民個子嬌小,性格開朗,同事都稱她為「丁丁」。 統籌山泥傾瀉緊急服務 現時,丁瑞民主要負責協助統籌土力工程處山泥傾瀉緊急服務工作。土力工程處有超過200名土力工程師及技術主任,以輪更制方式提供緊急服務,全年、24小時隨時候命,以便一旦發生山泥傾瀉而出現危險時,可為各政府部門提供岩土工程方面的意見,以決定所需採取的應變行動,包括評估現場情況、建議封閉道路、疏散受影響樓宇居民、進行緊急的修葺工程等。 在天文台發出山泥傾瀉警告、8號或以上颱風警報時,位於何文田土木工程拓展署大樓的土力工程處緊急事故控制中心便會啟動,以處理山泥傾瀉事故,保障公眾安全及協助部門盡快修復受影響的公共設施。丁瑞民負責統籌各項支援工作,包括調動人手輪更、確保儀器正常運作、協助調派土力工程師盡快到山泥傾瀉現場作評估等,故她在整個雨季都要準備就緒,隨時候命。另外,她亦會為同事安排處理山泥傾瀉緊急服務的培訓,該處今年便引入了虛擬實境培訓。 日曬雨淋、攀山涉水 任職土力土程師多年,曾有一段時間,丁瑞民需攀山涉水至一些偏遠的角落。她在土力工程處的第一個崗位是負責山泥傾瀉警報系統的運作及管理土力工程處轄下的雨量站。土力工程處轄下約有90個自動雨量站,分佈全港各處,遠至大嶼山分流、蒲台島、塔門等地方。由於天文台和土力工程處需要參考雨量站的數據和其他資料,共同決定是否發出山泥傾瀉警告,故丁瑞民和技術主任不時要在日曬雨淋的環境下建立和維修雨量站,工作也有點吃力。 兒女是工作動力來源 擁有一子一女的丁瑞民坦言,要同時兼顧繁重工作、家庭生活和小朋友的學業,不免感到壓力。然而,兒女是她的最大動力來源,如工作一整天後,兒子會主動讓她枕在臂彎休息,女兒又說要找《100個開心的方法》的書本,來逗她高興。 丁瑞民說不想當「怪獸媽媽」,故從不要求小朋友學業成績名列前茅,或者參加太多的才藝訓練,希望他們能在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下成長。她笑言最喜歡看到他們放學後「滿頭大汗、頭髮凌亂」的樣子,證明他們在學校過了愉快的一天。不過,她對子女的品格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社會充滿引誘,她希望子女心中都有「一把尺」,知道哪些事情應該做和不應該做。只要他們做到存好心、做好事、說話正面,相信他們都能夠有個豐盛的人生。 為維護市民的安全,她們在惡劣的天氣下需要臨危不亂、隨時候命,提供緊急服務,同時亦扛起照顧家庭的責任,希望大家不論是否為慶祝母親節,也應為天下間不辭勞苦的好媽媽,繼續給予無限量的支持和鼓勵。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