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創業青年

#漁農自然護理署

搜尋結果: 7

今年11月至2月,漁農自然護理署舉辦「發現紅花嶺郊野公園」遠足挑戰,鼓勵熱愛自然的你向紅花嶺出發。活動共設8個站點,介紹紅花嶺郊野公園的獨特風光。參加者請細閱挑戰指南及相關資訊,根據自己的體能及經驗自行計劃路線前往紅花嶺郊野公園,於站點以手提電話的定位系統打卡記錄。每完成一個站點,可收集該站點相應的紅花嶺電子獎章,集齊指定數量獎章可獲得精美獎品。今年秋冬,重新發現紅花嶺 !

香港第25個郊野公園 - 紅花嶺郊野公園已經成立喇! 郊野公園簡介 紅花嶺郊野公園面積約530公頃,位於新界東北邊陲的沙頭角,北面與深圳梧桐山風景區的山脈相連,南面鄰近八仙嶺郊野公園。位處邊境,紅花嶺的自然生境受人類干擾相對較少,動植物種豐富多樣,包括不少具保育價值的物種。紅花嶺郊野公園內,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蓮麻坑鉛鑛洞,更是香港最重要的蝙蝠群居地之一。部分紅花嶺郊野公園位於昔日邊境禁區內,保存不少戰時遺跡,而蓮麻坑鉛礦場是本港礦業史上最大規模的採礦系統之一,加上已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麥景陶碉堡」,是郊野公園內的重點文物古蹟資源。 郊遊徑 紅花嶺郊野公園現設有兩條遠足徑:紅花嶺郊遊徑及蓮麻坑郊遊徑。遠足徑設置資訊板、路標和標距柱,並加設觀景點及傳意牌,方便公眾遠足郊遊,體驗大自然和欣賞文物古蹟。 交通資訊 前往紅花嶺郊遊徑起點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沙頭角公路-石涌凹段的担水坑站,再經山咀村路步行約30分鐘前往郊遊徑起點。 專線小巴路線 - 55K 九巴路線 - 78K 前往蓮麻坑郊遊徑起點在上水站乘搭專線小巴在邊境禁區前下車,沿連接路徑步行約20分鐘前往蓮麻坑村,到達郊遊徑起點。 專線小巴路線 - 59K (請於上水火車站乘搭標示為往蓮麻坑的班次)請注意,由於蓮麻坑村附近的一段蓮麻坑路仍屬邊境禁區範圍,專線小巴路線59K的乘客必須持有有效的邊境禁區許可證才能乘坐小巴進出蓮麻坑村,否則需於邊境禁區前上或下車使用連接路徑步行前往或離開蓮麻坑村。遠足人士請留意現場路標。關於進入邊境禁區事宜,請瀏覽香港警務處有關禁區許可証及最新邊境禁區界線網頁。   想了解更多紅花嶺郊野公園的資訊,請瀏覽漁農自然護理署網站。

香港郊野公園現設有四十一個漁農自然護理署指定露營地點,例如流水響營地、鉛礦坳營地及鶴藪營地等。而位於大嶼山的貝澳營地及創興水上活動中心則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除了這些政府部門管理的戶外露營勝地外,還有一些非政府機構提供的露營服務及營舍,給大眾享受在郊野露營的樂趣。但大家選擇露營地點時,最好選擇一些政府指定的露營地點,而選擇也是非常多的!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貝澳營地   創興水上活動中心   漁農自然護理署的指定露營地點 流水響營地       鉛礦坳營地鶴藪營地       扶輪公園營地 涌背營地       荃錦營地 三椏涌營地       河背營地 東平洲營地       田夫仔營地 灣仔南營地       南山營地 灣仔西營地       白富田營地 嶂上營地       十塱營地 猴塘溪營地       籮箕灣營地 大灘營地       石欖洲營地 黃石營地       大浪灣營地 北潭凹營地       狗嶺涌營地 西灣營地       萬丈布營地浪茄灣營地       牙鷹角營地 白臘營地       煎魚灣營地 元五墳(南風灣)營地       昂坪營地(大嶼山) 曝罟灣營地       降下坳營地怡庭營地       石壁營地水浪窩營地       鹹田灣營地昂平營地(馬鞍山)       大網仔營地東龍洲營地*露營人士請注意,郊野地方並無自來水供應,一般須依賴山水,所以會出現旱季缺水的情況,有多個露營地點的水源供應或會受到影響。另外,為保障健康,使用山水作煮食或飲用前,亦必須先行徹底煮沸及淨化。在計劃行程時請先了解各露營地點的水源狀況,露營人士或須自行帶備足夠的食水供飲用及煮食。請參考「露營守則及法例」。 其他提供露營服務的非政府機構網址香港女童軍總會博康營地    香港童軍總會沙田童軍中心    香港童軍總會基維爾營地    香港童軍總會蔡志明聯光童軍中心香港遊樂場協會東涌戶外康樂營    香港基督教青年會南丫島戶外及環保活動中心    東華三院馬草壟營地 資助非政府機構營舍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聯青社-青年會黃宜洲青年營    香港遊樂場協會銀礦灣戶外康樂營 香港童軍總會大潭童軍中心 香港童軍總會洞梓童軍中心    香港童軍總會白沙灣譚華正海上活動中心    了解更多關於露營地點的資訊,請瀏覽漁護署網頁或康文署網頁

這次代表漁護署山火隊跟我們分享的是農林助理員黃榮峰,及郊野公園一級工人張宏達。他們的工作負責育林、維修及監察山火,每當收到山火報告,便會出動打火!打火非常需要體力,而且有一定危險性,但為了保護郊野公園的林木和野生動物,山火隊都會全力撲滅山火。 (資料來源:漁農自然護理署)

隨著流水響水塘邊的落羽杉轉紅,加上水中唯美倒影,有港版「天空之鏡」及「輕井澤」美譽的郊遊地點吸引了大量「鏡粉」前往打卡。眼前美景得來不易,是前人用心植樹造林而來,而郊遊設施更加需要定期護養維修。流水響有一個觀景點,可以望見對岸樹木和水中倒影,但因為過去人流緣故,植被已經被影響,所以漁農自然護理署加裝了一個簡單觀景台,希望大家可以在有管理的設施下欣賞美景。以下短片由兩位照顧流水響的同事,一級農林督察(鶴藪)余成礎及農林助理員(鶴藪)蔡原昇一同分享他們的故事! (資料來源:漁農自然護理署)

遠足是一項有益身心的體能活動,鍛鍊體魄之餘,更可舒展身心。每項運動也有其技巧,遠足亦不例外。如能掌握行山技巧,可有效減少體力消耗及降低受傷機會。漁農自然護理署的郊野樂行網站,建議了幾點關於行山的技巧,包括我們上山及下山時,飲食方面,及關於足部護理方面要注意的地方,給大家作參考: 上山 舉步要自然,步幅不要太大。 上山不可過速,切忌休息過密及過久,可減慢速度代替休息。 落腳點必須穩固及有足夠位置。 盡量靠雙腿力量上山,避免倚賴雙手攀扶樹木。 保持上身垂直。 遇到峻峭山坡時,應避免直線攀登上山,可用之字形式側身姿勢上山。   下山 不要跑躍下山。 落腳點必須穩固及有足夠位置,避免在濕滑地面行走。 盡量靠雙腿力量下山,避免倚賴雙手攀扶樹木滑行而下。 保持上身垂直。 遇到峻峭山坡,應側身下山。   飲食 切勿於行走時同時飲食。 飲食時不宜過急。 不可飲用未經消毒之溪水或食用野生植物或野菇。 長時間步行後而體熱未散時,不宜立即飲用冰凍飲品。 旅程中不宜飲用含酒精之飲品。   足部護理 穿著適當的行山鞋,如屬新購置的,在平地試走數趟,使其表面質料軟化及配合個人腳型才作長途遠足,鞋帶鬆緊須適中。 穿著兩對襪子,質料以鬆軟及吸汗力強為佳。 腳趾甲要剪短,並須保持足部清潔乾爽。 如發覺足部不適,應立即停止前進,檢查及處理傷患處。 如有出現水泡跡象,應用黏貼性敷料保護傷患處。 如有水泡出現,使用環型墊保護傷患處,吸收水泡內水分。 若有嚴重水泡時,使用消毒藥水清理傷口,並用經消毒的針弄穿水泡及擠出水泡內水分,不可接觸傷口,並應立刻以消毒敷料遮蓋。 若小腿酸痛或抽筋,應按摩小腿肌肉。如情況許可,可以用暖水浸腳。   此外,計劃遠足時也可參考以下資訊,為遠足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遠足小錦囊(衞生防護中心) 遠足安全注意事項(行山樂)  資料來源:漁護署郊野樂行網頁

漁農自然護理署副獸醫科技師Mike:「我大學揀選了醫療化驗科學,希望畢業後能夠加入實驗室相關行業,可以學以致用,成為一個專業的醫務化驗師。結果如願以償,畢業之後加入了漁農自然護理署大龍獸醫化驗所這個大家庭,成為副獸醫科技師,,為守護人類與動物的健康作出貢獻。」漁農自然護理署副獸醫科技師Yuki:「這份工作十分有使命感,工作穩定,工資亦吸引。我們入職之後,同事之間相處融洽,上司亦很友善。這裡工作環境優美,空氣清新,令人覺得在這裡工作很舒服。」還有更多關於副獸醫科技師的工作介紹、晉升前途等,請看短片介紹。部門架構部門招募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