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再以餵飼猴子為樂
05-06-2020

有不少人以餵飼猴子為樂,更有人擔心猴子在野外挨餓,加以餵飼。但其實此舉不但影響猴子,更會為其他人帶來滋擾,包括:
- 猴子會變得依賴人們餵飼,失去覓食本能;
- 使牠們數目過剩,令生態失去平衡;
- 失去了懼怕人類的本性,甚至搶奪人們手持的食物或膠袋;及
- 對鄰近地區的居民造成滋擾。
法例保護
本地猴子是受法例保護的野生動物。根據香港法例第170章《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任何人除按照特別許可證行事外,不得狩獵、故意干擾、售賣或管有受保護的本地野生動物,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10萬元及監禁一年。
金山、獅子山及城門郊野公園、大帽山郊野公園的部分地區、大埔滘自然護理區、鄰近大埔道之郝德傑道地區,以及大埔道琵琶山段,已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第170章)指明為禁止餵飼野生動物的地點。
禁止餵飼措施旨在減少猴子依賴餵飼,讓牠們自行在郊野中覓食。在禁餵地點進行餵飼,最高可被判處罰款一萬元。漁護署人員會定期巡邏禁餵地點,如發現有人違例餵飼猴子或其他野生動物及有足夠證據,便會提出檢控。
猴子避孕及絕育計劃
從2007年開始,漁護署定期安排行動,為金山、獅子山及城門郊野公園的猴群進行避孕及絕育處理。漁護署會監察猴群數量的變化,從而長遠控制牠們的數目。根據調查顯示,居住在金山、獅子山及城門郊野公園的猴子出生率有明顯下跌,由2008年約78%下調至近年約35%;群落數目亦在2008-2016年間減少了超過23%,並在2014-2016年間維持約1 650隻。漁護署仍繼續監察本地猴群群落的變化,並為更多猴子進行絕育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