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標籤 - Youth.gov.hk
跳到主要內容

#工程師

搜尋結果: 26個

【公職人員獎系列】路政署高級維修工程師朱嘉傑

2021年申訴專員嘉許奬(公職人員獎)得主: 「主動溝通,以民為本」 路政署高級維修工程師/九龍東朱嘉傑先生 「早前,我們在九龍城道一個非常繁忙的街市外,進行行人路維修工程,部分工程更需要在一些店舖門前進行。由於我們不能在日間進行工程,亦不能全面封鎖行人路,所以只能將維修工程分拆為不同部分進行。事前與店舖東主的溝通變得十分重要,我們需要了解店舖的營業時間,以便我們於店舖休店時進行維修工程,從而減少對店舖東主的影響。」 了解更多關於2021年申訴專員嘉許奬,請瀏覽申訴專員公署網頁。  

排水隧道內的「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

2021年香港先後受熱帶氣旋「獅子山」及「圓規」影響。每逢大雨,發生山泥傾瀉的風險便會增加。1972年,半山寶珊道發生災難性山泥傾瀉,摧毀多幢建築物,包括一座12層高的旭龢大廈,並奪走67人的生命。其後,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土力工程處在寶珊地段開展一系列防治工程,其中,2009年落成的「寶珊排水隧道」,透過創新技術調控地下水位,減低發生大型山泥傾瀉的風險,成為香港最具標誌性的防治山泥傾瀉工程之一。該處最近更在隧道內設立「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向公眾傳達斜坡安全的重要性。創新地下水位調控系統針對寶珊地段較易形成高地下水位,引發山泥傾瀉,土力工程處2009年設計並建立「寶珊排水隧道」,以一套創新、可持續的地下水位調控系統,取代80年代裝設並逐漸老化的橫向排水管。土力工程處見習土力工程師葉靖童介紹,「寶珊排水隧道」由兩條排水隧道(直徑3.5米,總長度500米),以及工程人員運用「向上打孔錘」,在狹窄隧道內鋪設的172支排水斜管(最長達100米)組成;另配有自動實時地下水監測系統。暴雨期間,當地下水位上升至較高水平時,系統會以短訊提示同事,並會自動開關水掣,控制地下水位在指定範圍內,從而提高山坡的穩定性,減低發生大型山泥傾瀉的風險,保障市民的安全。 可縮回隧道鑽挖機葉靖童說,除首次在港使用的「向上打孔錘」技術,工程人員在開鑿兩條排水隧道時,特別引入可縮回的隧道鑽挖機。當鑽挖機完成鑽挖一條隧道後,可縮回原位,再鑽挖另一條隧道,省卻在隧道盡頭處開挖豎井收回鑽挖機。應用這項創新技術,令鑽挖隧道的時間縮短至四個月,亦大大減少工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寶珊排水隧道」設計獨特。土力工程處特別在隧道內設立「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及舉行導賞活動,向公眾傳達斜坡安全的重要性。館內有多個不同主題的展覽廊,其中「寶珊災難紀念廊」展示了當年寶珊道山泥傾瀉事故的歷史圖片及紀錄,提醒市民山泥傾瀉災難帶來的傷痛和教訓;「氣候變化印象廊」闡釋全球暖化令極端暴雨更加頻繁,以及在極端天氣下為確保斜坡安全持續努力的重要性。 加入STEM教育元素另外,土力工程處助理土力工程師馮一凡說,為提高導賞活動的趣味,館內加入不少理工科教育(STEM Education)和互動元素,例如「山泥傾瀉知識廊」,透過短片,帶大家回顧香港過往百多年山泥傾瀉的歷史、香港斜坡安全系統的發展等;而「排水隧道體驗廊」則透過應用「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 AR),示範排水斜管的操作及介紹地下水位調控系統的創新技術。可申請導賞團預約服務早前,兩位參加導賞團的同學分享參觀「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後的感受。他們表示,透過活動接觸到不少新穎的事物,例如可以親身體驗實時監控地下水位、自動及手動降低水位設備是如何運作;亦可以近距離接觸「機械狗」,了解土力工程處如何透過應用創新科技,紓緩山泥傾瀉風險。現時,「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已經開放給公眾人士、學校或團體預約導賞服務,並可於土力工程處的香港斜坡安全網頁進行預約,有興趣的朋友萬勿錯過。 對山泥傾瀉風險保持警覺氣候變化帶來極端天氣,令防治山泥傾瀉的工作更具挑戰。正如土力工程處處長張偉文博士所說,希望透過導賞團,讓年輕一代知道香港山泥傾瀉的歷史,令他們對山泥傾瀉風險保持警覺,同時讓大眾明白到同事如何積極透過科技,管理山泥傾瀉的風險。當然,在暴雨或山泥傾瀉警告生效期間,市民應遠離斜坡;而業主亦有責任定時維修私人斜坡或擋土牆,以防患未然。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可持續河道工程─元朗排水繞道

為紓緩元朗市中心的水浸風險,渠務署修築了一條「運河」—元朗排水繞道。這條人工河道採用多項改良設計和工程技術,既減少了市中心的水浸風險、美化環境,亦為不同動植物加添了新生境。截取元朗集水區四成雨水元朗平原位處低窪地區,過去經常受到水浸威脅。2006年,渠務署在元朗市以南,完成興建總長約3.8公里、闊20多米的元朗排水繞道。這條人工河道可以截取元朗集水區四成雨水,不經市中心的明渠,直接流往錦田河,再排出海。在元朗排水繞道下游尾段、與錦田河交匯處前,設有旱流抽水站和充氣堤壩,以控制排水繞道的水位,防止下游的河水倒灌入排水繞道,而在暴雨情況下,充氣堤壩會自動排氣及下塌,讓上游洪水排到錦田河,減低水浸風險。 採取一系列環保設計渠務署工程師吳逸飛說,署方積極提升防洪水平的同時,亦致力引入活化河道理念。元朗排水繞道在設計上,特別加入多方面環保元素,美化河道、促進生態保育,例如水流會被引導經過不同流域,以減慢水流速度,為動植物提供生長環境。另外,排水繞道底部和河岸斜坡亦營造植物生長的空間,例如下游採用了「混凝土草格」人工植草方法,河底混凝土的表面滿布孔洞,洞中鋪有泥土供植物生長,讓人工河道也能長滿青蔥的植物,改善河道外觀。 10個標準足球場人工濕地署方又在元朗排水繞道下游開闢了面積達七公頃,相等於10個標準足球場的人工濕地。濕地內種有不同植物,形成一個濕地生態區,為各種鳥類、兩棲動物(如青蛙)、蝙蝠、蜻蜓等提供良好的棲息地,促進生物多樣性。另外,排水繞道的旱流會先經過濕地內的蠔殼池、碎磚池和蘆葦圃,進行天然過濾及淨化,減少水內養份,以免紅潮出現。持續監察結果顯示,濕地內有超過130種植物生長,曾記錄到115種鳥類棲息。元朗排水繞道建成至今,除提升排洪能力外,附近地方的整體生境也大大改善。 推廣河道保育資訊河道保育是渠務署的工作之一。署方一直循不同途徑推廣有關資訊。吳逸飛說,其中,元朗排水繞道和人工濕地的導賞項目頗受市民歡迎。學校或團體可於渠務署網頁報名參加,在導賞員的帶領及講解下,實地認識相關防洪工程和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渠務署亦設立全長5.5公里的「南生圍河流導賞徑」,由元朗青山公路作起點,繞南生圍而行,走畢全程約需兩小時,沿途設有資訊牌,介紹河道工程和生態知識。大家亦可瀏覽渠務署網頁上的「渠務設施網上遊」,透過360度全景相片及高清相集,探索渠務署的防洪及環保工作。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香港礦務70載

香港石礦業的歷史紀錄,最早可追溯至1841年。直至上世紀40年代,由於香港出現相當程度的非法採礦,政府在1951年於勞工處轄下成立了「鑛務組」,專責監管本地礦務作業。其後,「鑛務組」經過多次的重組及改名,1991年歸入土木工程拓展署(當時為土木工程署),現稱礦務部。開採石料-由「揼石仔」到「爆破」土力工程處土力工程師鄭偉信說,早期採礦的方法,主要靠工人用鎚、鑿、楔子將石塊從岩體分離,再以手鎚把石塊逐一鑿碎,即所謂「揼石仔」,後來業界採用「定控爆破」的開採方式,用炸藥把天然岩石破碎,既穩妥亦提升效率。劈碎後的石塊,會運送到岩石破碎機作進一步壓碎、隔篩和分類,加工後的碎石稱為石料,可用於各種建築用途,包括生產混凝土和瀝青。 「開山劈石」到煙花匯演要進行「開山劈石」的爆破工作,必須確保市民、工作人員及周邊設施安全。60年代初,當時的鑛務處(前身為鑛務組)依據《危險品條例》開始監管陸上爆炸品的使用。時至今日,礦務部除管理石礦場作業及安全運作、審視本地石材供應策略,工作範疇亦包括監管第一類危險品,以及營運大嶼山狗虱灣及沙田嶺的政府爆炸品倉庫,而由於煙花亦屬危險品,每場煙花匯演必定見到礦務部同事的身影,全程跟進,提供技術支援,確保煙花匯演能順利和安全地進行。 爆破程序安全至上香港不少建造項目需要進行爆破工程,例如將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往亞公角女婆山人工岩洞的工程,開掘岩洞及連接隧道時均需以爆破方式配合其他建造方法進行。土力工程處高級爆炸品主任吳少明說,每次進行爆破工程前,地盤營運商均需向礦務部申請及取得批核,礦務部亦會負責管制爆炸品的儲存、運送、安裝和引爆過程,以保障安全,例如在爆破時,工地要設置足夠的保護措施,如設置「炮門」、「炮籠」(爆破防護籠)、「排柵」(垂直屏障),以免碎石彈出作業範圍外的地區。他說,管制爆破品與市民的安全息息相關,因此必須堅守並實踐安全規則,確保每個爆破程序安全至上。 本地石礦業的未來石礦業在香港有悠久的歷史。土力工程處副處長許海航說,石礦場主要在兩方面服務香港建造業。第一是供應石料,適度維持本地的生產,減低對進口石料的過度依賴,本地石礦場亦可作為石料儲備,以應付不時之需;第二是容許工程產生的石材廢料在石礦場內循環再造,變成有用的石料,轉廢為材。另外,完成開採任務及經復修後的石礦場可以釋放大片土地,滿足社會及經濟發展的不同需要,近年的例子如安達臣道、佐敦谷及石澳石礦場。現時香港只有一個石礦場仍然運作,位於屯門藍地,政府已為開發新的石礦場展開研究,務求令新的石礦場能適時投入運作,以延續本地石料生產。此外,政府積極探討在香港進行地下採石暨岩洞發展的可行性,為石礦業引入新概念。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應用創新科技 提升斜坡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土力工程處早前舉辦岩土創新科技論壇,提供平台讓業界就岩土工程應用創新科技交流意見。因應疫情,研討會以視像形式舉行,吸引了約一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科技人員、學者和業界人士參與。土力工程處同事這裡會介紹論壇的詳情,以及分享如何應用創新科技,加強斜坡安全管埋,防治山泥傾瀉。論壇亮點—人工智能繼2018及2019年,今年是政府第三次舉辦岩土創新科技論壇。土力工程處副處長(港島)張秉業說,論壇的目的是促進岩土工程業界更廣泛應用創新科技,以提升生產力、質量、效率及從業員的安全。當中一個亮點是人工智能。大數據是人工智能的主要動力,公開數據的規模和速度,對香港成為智慧城市至為重要。土力工程處現時已有17類空間數據開放予公眾使用,包括三維激光遙感測量數據、已登記的人造斜坡、歷史性山泥傾瀉天然山坡資料等。論壇熱話—機械狗論壇另一熱話是處方最近引入由波士頓動力公司硏發的機械狗。張秉業說,該公司負責人在論壇上介紹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特訓」機械狗的活動能力,令它懂得辨識四周環境,避開樹木及障礙物,深入山泥傾瀉災場或工程人員難以到達的環境,在崎嶇山坡或惡劣環境中完成勘測。機械狗身上配備了收集數據的儀器,配合5G傳送技術,能夠把現場拍攝得來的影像實時傳送,有助工程師分析數據,更快評估斜坡風險,制訂緩解措施。數碼化岩石節理測量另外,土力工程處亦希望透過今次論壇,鼓勵業界利用數碼技術,作為勘測和分析岩石節理(即石坡上裂隙)的常用工具。土力工程師梁偉健說,若以傳統方法來測量,即是把羅盤緊靠在石的節理上,必先要清理石坡上的植被和搭建臨時棚架,這樣不僅花費時間和金錢,亦有安全上的考慮。現時很多先進的遙感技術可收集地形資料,展示節理的走向、傾斜角度等情況,例如使用手提式激光掃描器進行掃描,或透過攝影測量法,拼湊數百至數千張照片,建立三維數碼模型,然後透過電腦分析石坡的穩定性。這較傳統測量方式更具效率,而且無論日夜、晴天、雨天也可用上。 自動化斜坡工程設計在工程設計方面,土力工程師鄭嘉俊說,土力工程處積極應用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以提高規劃和設計的準確性、靈活性及效率。他以香港仔石排灣一座泥石壩為例,介紹在工程設計階段,利用了數碼化地理模型和地質數據,分析斜坡的穩定性和評估泥石流的風險。同時,他們研發了一套自動化計算程式來優化場地設計,減少挖掘和填土量,減低建造泥石壩對周遭環境的影響。鄭嘉俊指出,數碼化及自動化設計流程有助預先了解三維地形環境資訊,配合數位孿生(Digital Twin)技術,當現場建造環境有所改變時,工程師可以迅速改動設計,從而達到優化設計、改善工作流程、提高成本效益等目標。 應用科技提升工程效率香港的雨季一般由四月開始,政府不會低估暴雨帶來的破壞性,並會繼續應用創新科技,提升防治山泥傾瀉工程設計的質素和經濟效益,而業主亦有責任定時維修私人斜坡或擋土牆,以防患未然。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

在推展新發展區項目的同時,政府重視區內自然和環境保育,為市民提供綠色和優質的生活空間。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是中長期多管齊下土地供應策略的重要一環,而計劃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興建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和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的代表,會介紹保護及改善塱原生態環境的工程細節,而擔任是項工程顧問的長春社代表,亦會分享保育塱原的建議。工程預計2023年完成塱原位於上水雙魚河及石上河之間,是香港現時最大的連片淡水濕地,具有高生態價值。土拓署2019年年底展開工程,計劃把塱原核心地區約37公頃土地發展成自然生態公園,以保護和改善重要的生態環境,並補償因開發新發展區而造成的濕地損失,同時,署方藉工程優化該處環境,使之成為新發展區內主要的綠化空間。現時工程進展順利,預計2023年完成。 維護和提高塱原生態價值塱原自然生態公園由土拓署興建,漁護署負責公園日後的管理。漁護署自然公園主任何景欣博士說,塱原擁有不同的生境,包括濕耕和乾耕農田、淺水池、稻米田、魚塘、沼澤等,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政府希望透過建設塱原自然生態公園,進一步維護和提高塱原濕地的生態價值,為不同生物提供更多覓食、棲息和繁殖的地方;同時希望保存傳統的耕作方式,達到農業及生態共融。工程期間,漁護署與土拓署緊密合作,就生境維護、復修和管理,以及公園的規劃和設計交換意見。 公園分三個區域土拓署工程師周夏露說,公園將分為三個區域,包括佔地約21公頃的「生態區」、約11公頃的「農業區」及約5公頃的「訪客區」。「生態區」會透過種植指定農作物及生境管理,維持塱原的生物多樣性;「農業區」會讓農民以生態友善的模式耕作;「訪客區」會提供訪客設施,讓公眾了解及欣賞塱原濕地生態,提高市民對自然保育的意識。修復旱田和荒廢農田另外,土拓署會把部分旱田和荒廢的農地修復成濕地生境,讓整個塱原增加約8公頃的濕地。稻米田是禾花雀遷徙途中重要的休息站,去年年中,土拓署與長春社、香港觀鳥會及塱原農民合作,成功種植約十塊稻米田,並趕及在十月份雀鳥遷徙季節前完成,讓雀鳥遷徙途中在塱原休息;並透過塱原農民的指導,修復了昔日的五塊水滋田,讓水滋及紅蟲在水滋田中繁殖,為雀鳥提供豐富的食物,結果吸引了很多雀鳥,特別是水鳥前來覓食。 優化塱原耕種環境為配合未來塱原農地的灌溉需要,土拓署亦會改善塱原的灌溉水道,並建設一個淨化濕地,以沉澱、植物過濾及太陽照射殺菌的方式,改善公園的灌溉水質。公園內不同位置將設置儲物室,讓農戶放置簡單農具及器材。在自然環境中探索此外,為了讓市民在自然環境中探索淡水濕地、了解農作物和生物之間的密切關係,公園的「訪客區」將設有木板步行道、觀鳥屋和戶外教室。土拓署亦會在公園附近興建訪客中心,提供舒適的空間讓公眾了解塱原在生態及農業方面的重要性。 盡力保護自然環境周夏露表示,在興建塱原自然生態公園期間,土拓署需小心翼翼進行每項工序,避免使用大型機械,以保護塱原的自然環境,減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雖然這些挑戰增添了工程的難度,但當看到雀鳥在已復修的濕地中棲息及覓食,工程團隊的努力也是值得的。他特別感謝長春社擔任顧問,為這項工程提供不少寶貴意見。感謝長春社提供意見長春社保育經理許淑君分享說,難得塱原有一整片農耕淡水濕地,讓農友繼續耕作,所以期望在工程細節上,可以保持保育塱原的原則,把對生態的影響減至最低。工程期間,他們會提醒工程團隊特別注意生態價值較高的位置,避免工程車行走有關路段,又例如去年10月至12月是禾花雀來港的季節,長春社特別提醒工程範圍避開稻米田,以便禾花雀在田裡覓食。 政府一直致力在發展與保育之間取得適當平衡,以期在新市鎮提供一大片綠化空間,締造優質的生活環境。塱原自然生態公園的工程需要配合保育原則,盡量減低對這片濕地的影響,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工程

發展岩洞是政府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策略之一,對香港長遠發展相當重要。渠務署正展開把沙田污水處理廠位於城門河河口的廠房,遷往對岸亞公角女婆山岩洞的工程,以騰出現址土地作有利民生用途,同時改善區內生活環境。這項搬遷計劃是香港現時最大規模的岩洞發展項目。兩位渠務署同事以下會介紹工程詳情,並講解如何應用新技術,提升工程效率。搬遷後騰出28公頃土地現時的沙田污水處理廠佔地28公頃,每日處理約25萬立方米污水,是全港最大的二級污水處理廠。重置後,可騰出廠房現址土地作其他發展。新沙田岩洞污水處理廠則佔地14公頃,是同樣位於岩洞內的赤柱污水處理廠的15倍,將是香港同類設施中規模最大的。新廠房會引入先進污水處理技術,即使佔地較小,污水處理量亦與現時廠房相若,可以滿足區內人口需求,為居民提供更佳服務。 搬遷計劃分三個階段渠務署土力工程師高鳴遠說,搬遷計劃將分三個階段推展。第一階段工程主要包括在岩洞入口處開拓工地、興建主連接隧道;第二階段是建造主體岩洞及上游污水收集系統工程;餘下工程主要包括在新建岩洞內興建污水處理設施,以及拆卸現有沙田污水處理廠。第一階段工程已於2019年2月展開,現正進行主連接隧道的挖掘及爆破工程,目前進度符合預期,可望如期在2022年完成。建臨時行車橋減交通壓力在設計上,岩洞如一道天然屏障,完全覆蓋污水處理設施,保留山地的自然景觀。渠務署亦會採取氣味控制措施,進一步減少異味對社區的影響,改善社區環境。另外,渠務署工程師潘士廉說,隧道爆破產生的泥石,需要工程車輛運走。為減少對附近交通的影響,尤其亞公角街是馬鞍山其中一條交通命脈,工程團隊特意建造了一條橫跨亞公角街的臨時行車天橋,使工程車輛無須駛經亞公角街進出工地,減少工程對附近交通造成的壓力。 新技術提升工程效率工程團隊還應用了多項新技術,如建築信息模擬(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簡稱BIM)技術、「可供製造和裝配的設計」(Design for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簡稱DfMA)等,協助興建該臨時行車天橋,提升工程效率。BIM技術令工程設計和工地環境以三維方式呈現出來,讓工程團隊準確掌握細節,更易找出及處理各種潛在問題,以便作出修改,並可進行模擬演練,以完善施工計劃和臨時封路安排。透過DfMA,團隊可以一邊在工地建造橋躉及基座,一邊在工場預製天橋的組件,大大縮短建造時間。在兩者的配合下,令晚間吊運組裝工程由原定6晚減至2晚,減少了深夜封路對交通的影響。 與地區緊密聯絡另外,為了讓公眾對搬遷計劃有更深入的認識,工程團隊一直與地區人士保持緊密聯絡,主動講解工程進度,並在地盤附近梅子林路旁,建造社區聯絡中心,方便居民查詢工程資訊。香港山多而陡峭,岩石堅固,沿市區邊緣的山地特別適合發展岩洞。利用如岩洞這些「隱藏」的土地資源,支援合適的公共設施遷置,以騰出地面空間,為香港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土地。今次搬遷污水處理廠往岩洞的工程,既改善廠房現址及周邊的環境,亦釋放土地作有利民生的用途,可謂一舉多得。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土木工程拓展署的智慧工地

東涌新市鎮擴展區是大嶼山首個智慧型低碳社區試點,推行智慧、環保及對環境氣候具抗禦力的城市概念。計劃下的東涌東填海工程正如期進行,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在其多個工程範疇,用上超過30項創新技術,如物聯網(IoT)、雲端系統、人工智能(AI)、衛星導航、智能安全措施等,體現智慧城市發展。今次,該署同事會帶大家到東涌東填海工程創新中心(InnoTCE),介紹工程團隊如何以創新科技,提升工地管理及作業效率、進一步加強工地安全。InnoTCE「大腦」—數碼化管理平台InnoTCE內一間設有大小電腦屏幕的房間,為其「大腦」-數碼化管理平台。土拓署土力工程師甄俊豪介紹說,平台採用嶄新的數碼分身技術(Digital Twin Technology),透過物聯網(IoT)感測器,收集並整合工地各項施工數據和紀錄,然後傳送至應用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的智能平台,以模擬地盤的運作,在虛擬空間為工地構建一個同步的「數碼分身」,讓工程團隊可以即時掌握整個工地的狀況,作出快捷及準確的決策,促進日常工地管理和團隊間的協作。 引入人工智能技術確保工地安全是十分重要的課題。土拓署土力工程師鍾榮華說,工程團隊以人工智能(AI)技術,監察具高風險的工作,加強安全表現和成效,其中,地盤內的人工智能攝像機,具備分析、機器學習等技術,能全天候監察工地內主要車道及一些具風險的限制區域,例如為海上工程而設的智能船隻闖入預警系統,能夠辨認工程船隻,當發現非工程船隻在警示區域,便會立即通知監督人員跟進,勸籲和帶領相關船隻離開。運泥車實時追蹤和監察系統另外,為加強工地環境的管理,工程團隊亦利用人工智能攝像機,分析和監察工程車輛離開工地時的清潔狀況,減少車輛把泥濘帶到附近街道的機會。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亦是首個工務工程項目引入運泥車實時追蹤和監察系統,記錄和監察運泥車的位置和行駛路線,防止非法傾倒建築廢料造成環境污染。運泥車上設置傾斜感應器和人工智能攝像機,如發現運泥車疑似在非指定位置傾倒廢料,系統會即時通知監督人員跟進。 實時填海沉降監測科技的應用還可節省人手和提升工程效率。鍾榮華說,沉降監測是填海工程的重要部分。以往,測量員必須前往每個監測站,用人手量度數據,由於填海面積幅員廣闊,所需的人手和時間會相應龐大。東涌東填海工程採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技術,把監測站連接到衛星群,配合雲端計算,可以實時監測填海沉降的幅度,有助提升施工效率和質量。 前線員工支持創新科技InnoTCE內還設有多個訓練區,並引入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揉合數碼影像和現實操作,讓工友在安全的情況下學習。前線員工鄭祖衛分享說,以前的建築工程設計和建造都是靠圖紙說明,工友很難明白當中複雜的工序,虛擬實境訓練令工友猶如置身真實的工作環境,對施工方案會有更深刻的印象,對不同工序可能產生的危險亦會有更高的警覺。 科技孵化平台除了提供數碼化工地管理,InnoTCE還是一個「科技孵化平台」。甄俊豪說,工程團隊積極與業界、學術界和科研界合作,研發提升工程技術和質量的建築科技,例如最新研發的「被動式輻射製冷塗層」,InnoTCE是全港首個實地測試點。有別於傳統的製冷系統,「被動式輻射製冷塗層」是一種零耗能,且無需製冷劑的降溫技術,塗在建築物屋頂或外牆,能降低其表面溫度,從而節省空調耗能。另外,工程團隊正與科研機構合作,試驗一種技術,令過濕的惰性建築廢料快速變乾,以加快重用。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公職人員嘉許獎】渠務署工程師鄭俊偉

2020年申訴專員嘉許奬(公職人員獎)得主: 渠務署工程師鄭俊偉先生「以民為先、主動溝通,為市民提供優質服務」 「2019年1月,一條六米深、位於寶其利街的污水渠破損,導致污水倒湧。進行復修工程前及工程進行期間,我和團隊主動跟多位九龍城區議員聯絡,並向受影響的居民及商戶報告進度。即使工程要圍封半條寶其利街、有時更要在深夜進行工作,仍然得到大家諒解,令我們可以順利完成工程。九龍城區議會多位議員亦嘉許團隊的努力。」了解更多關於2020年申訴專員嘉許奬,請瀏覽申訴專員公署網頁。

東涌東填海非浚挖式新技術

東涌新市鎮擴展是繼2003年將軍澳及東涌完成最後一期填海發展後,首個填海造地的新市鎮計劃。項目引入嶄新的環保填海技術,以非浚挖式的「深層水泥拌合法」進行,減低工程對附近水質及生態環境的影響,亦較傳統的填海方式更快完工。發展局副局長廖振新早前曾到東涌地盤視察,聽取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同事介紹新填海技術和環保施工的詳情。造地130公頃東涌擴展計劃涵蓋現有東涌新市鎮東、西兩面,而填海工程主要在東涌東進行,造地130公頃,即約6個維多利亞公園。可持續大嶼辦事處總工程師黃國輝說,填海工程2017年12月底展開,目前進度理想。首幅經填海而得的用地,已於2020年3月交付房屋署建屋,過程少於30個月,可供興建約1萬個公屋單位。此外,項目長約4.9公里的海堤,會首次引入生態海岸線設計,有助改善海岸的生態系統,提高生物多樣性。整項填海工程預計2023年完成。 不挖走海泥的填海方法東涌東填海是首個應用「深層水泥拌合法」的工務工程項目,以非浚挖式,即不移除海床淤泥的方法填海造地。駐地盤高級工程師張建偉介紹說,「深層水泥拌合法」是以「攪拌」方式將工程船上的水泥注入海泥層。每艘工程船可載水泥達到480噸。每次進行「攪拌」時,船上三組攪拌杆會鑽入海泥層,在旋轉的同時將水泥漿與鬆軟的海泥混合,將淤泥加固,形成堅硬的水泥拌合柱;一支支水泥拌合柱在海床組合成「深層水泥拌合地層」,鞏固海床,以承托之後在上面建造的海堤及鋪設的填料。 減少工程對環境影響可持續大嶼辦事處高級土力工程師張健德說,相對傳統以浚挖方式填海,「深層水泥拌合法」不涉及清除及運走海泥,可以減少水中懸浮粒子的產生,有效降低對附近水質及海洋生態造成的影響;加上不需要進行傾倒海泥的海上運輸,有助減少碳排放。以東涌東工程為例,既減少傾倒440萬立方米淤泥,亦減少海上運輸17 600船次。 將棄置廢料轉化為土地資源東涌東填海工程亦有循環再用的元素,以建築工程產生的惰性建築廢料作為填海物料,將本來要棄置的廢料,轉化為珍貴的土地資源。所謂惰性建築廢料,是指建築工程中,因挖掘及拆卸等工序而產生的拆建物料,例如混凝土、瀝青、碎石等,統稱為公眾填料。現時,整項填海工程完成約一半,填料組合方面,六成為惰性建築廢料,其餘四成為機製砂;預計在工程完成時,最終的數據會是,約七成填料為惰性建築廢料,其餘為機製砂。 實施多項緩解措施今次填海工程其中一項挑戰是如何在填海區進行監察及品質管理。張建偉說,為確保工程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工程團隊實施多項緩解措施,包括設置鋼板箱和在填海工地外圍設置淤泥屏障,避免微細泥粒滲漏,減低施工對水質的影響。工程團隊亦設有環境小組及獨立環境查核人,定期抽取海水樣本化驗,以監察水質,確保海洋生態不受影響。其他緩解措施,包括在施工期間使用優質機動設備及防護隔音屏障,以控制工程進行時所產生的噪音。東涌新市鎮擴展是政府多管齊下增加中長期土地供應的重要措施之一,亦讓東涌進一步發展成為規劃全面的新市鎮,以容納更多人口,並提供足夠的地區性及區域性社區設施。在建造過程中,工程團隊一直與相關持份者、區內人士及居民、關注小組、環保團體等積極溝通,務求在發展和保育間取得平衡,以達至可持續發展。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渠務署「BiM@D」技術及培訓中心

政府一直鼓勵工務部門善用創新科技,以提高工程效率、改進建造質素、加強工地安全。渠務署早在2015年開始把BIM技術應用於工程項目,以提升設計和建造過程。2018年,該署成立「BiM@D」技術及培訓中心,進一步推動數碼化科技。這次渠務署工程師,便為大家介紹中心設施如何協助檢視和改善工程規劃和設計,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污水和雨水處理及排放服務。引入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近年,渠務署積極推動及應用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和有關資訊科技,進行工程項目規劃、設計和施工。渠務署機電工程師梁重賢說,與昔日手繪及電腦二維平面圖則比較,BIM技術把整個工程項目的設計,以三維形式立體地呈現出來,對於渠務設施一般較複雜的建築結構和機電裝置設計尤其重要,令工程團隊更準確地掌握各項工程細節。突破平面圖像和時空限制另外,BIM能夠準確地按時序把施工方式和建造流程呈現,讓工程人員更清楚掌握施工計劃。目前,渠務署有多個污水處理廠進行原址改建,員工正利用BIM技術檢視建築物的不同結構,查核工序會否出現排斥,同時監測工程是否按進度推展,在有需要時更改建造工序。不同專業人員—建築師、工程師、建造業人士,突破平面圖像和時空限制,在同一虛擬空間討論工程設計和建造細節,溝通協調,及早解決種種問題,提升工程質量和效率。先進虛擬實境「洞穴」CAVE渠務署「BiM@D」位於灣仔稅務大樓。中心設有一套洞穴式自動虛擬實境(CAVE)系統,配合BIM技術,以三維方式展示工程設計和工地現場環境,提供一個高像真度和生動的立體視覺空間,令使用者猶如置身現場。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工程團隊更容易及準確地掌握工程項目與周邊環境的各項信息,加上可讓多人同時「進入」這個虛擬空間,有助加強與持份者間的溝通。 點雲(Point Cloud)技術三維掃描測量梁重賢亦介紹利用嶄新的點雲(Point Cloud)技術,協助規劃和設計渠管工程。他説,測量組同事以三維激光儀器掃描和攝影測量,所得的Point Cloud數據在CAVE呈現,驟眼看白色一點點,當戴上特製的眼鏡,再配合BIM模型,就能把現場及周邊環境仔細及準確地重現,協助工程團隊規劃渠管的位置和走線。這套技術對規劃鄉村公共污水收集系統甚為重要。因為鄉村一些地方較為狹窄,加上施工位置十分接近民居,所以應用點雲技術可減少測量及加快工程的建造時間。應用物聯網技術近年,渠務署亦應用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技術。2019年,渠務署防洪組和機電工程署便合作推行試驗計劃,應用政府物聯通在沙田和大埔建立「智慧渠務—防洪監察系統」,效果良好,並已決定在10個較易受風暴潮及越堤浪影響的地點進一步試用該系統。創新科技未來將會不斷發展及進步,各工務部門會繼續積極探討在不同層面和工程階段應用創新科技,以協助不同人員更準確地掌握工地和相關設施的實時資訊,提高工程質量,作更有效管理,從而令市民受惠。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推動大嶼山綠色生活

大嶼山環境獨特,坐擁豐富天然及文化資源。政府2017年公布《可持續大嶼藍圖》,以「北發展、南保育」原則,推動大嶼山可持續發展。土木工程拓展署同事會在這次介紹規劃及推展大嶼山綠色生活方面的工作,而「大嶼山保育基金」諮詢委員會主席梁美儀教授,亦會介紹基金在推動保育及小型地區改善工程方面的支援,希望提高對大嶼山保育的意識,鼓勵更多公眾、非政府機構、地區人士共同參與。可持續發展綠色城市土木工程拓展署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工程師王芷蔚介紹說,為了在大嶼山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城市,辦事處正積極推行多方面的工作。以東涌東擴展區為例,會預留土地建造長約4.9公里的海濱長廊,並引入生態海岸線,提供合適的生境讓海洋生物棲息,以提升生物多樣性。未來更會在東涌河建設河畔公園,以改善區內環境、促進親水文化和生態教育,營造優質生活環境。 《大嶼山保育及康樂總綱圖》另外,辦事處根據「北發展、南保育」原則,以及大嶼山不同地區的特色,制定《大嶼山保育及康樂總綱圖》,為保育和康樂措施提供指引框架。舉例說,西北大嶼山昔日結聚多條古村,為保存該區的文化氛圍,辦事處正分階段進行研究,以了解大嶼山的鄉村文化及歷史元素;又例如:南大嶼山海岸的藍綠資源豐富,有貝澳的濕地、水口的沙坪和沿岸的海灘,其生態康樂潛力可進一步提升。總綱圖會一併將大嶼山不同景點、活動及主題地點,以行山徑、單車徑網絡及水陸交通連接起來。 一百公里環嶼遠足徑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工程師林冠宏說,辦事處期望讓大嶼山匯聚各樣生態康樂活動,成為公眾度假的好去處,其中擴建梅窩越野單車徑網絡和建造練習場,以及芝麻灣越野單車徑網絡擴建工程已大致完成,目標是要提升南大嶼現有的越野單車徑。同時,辦事處已展開改善大嶼山遠足徑及網絡的研究,冀透過連接現有及建造新的遠足徑,整合成一條總長度約一百公里的環嶼遠足徑。 大嶼山保育基金在《行政長官2018年施政報告》中,提及到設立10億元「大嶼山保育基金」,用以支援落實大嶼山保育工作。基金諮詢委員會主席梁美儀教授介紹說,基金分為兩部分,包括五億元用於小型地區改善工程,而另外五億元則用於保育和有關項目。前者會由政府在大嶼山政府土地上推行各項小型地區改善工程,以保存或改善大嶼山的環境,如改善鄉鎮地區通達程度、就自然環境或生境、建築物進行優化和修復等。第一批小型地區改善工程項目最快在今年上半年展開。 資助保育和有關項目至於保育和有關項目,涵蓋自然環境、生態、文化、歷史、鄉郊特色、地形、地貌和其他相關元素。梁美儀教授說,大嶼山不少具生態價值的土地屬私人擁有,為增加保育成效,基金鼓勵非政府機構與社區和土地業權人協作,進行包括自然保育、文化保育或鄉村活化等項目;進行與保育相關的科學研究或文化和地區歷史的研究;以及推動與保育相關的社區參與、教育和宣傳活動。第一輪保育和有關項目已於2020年12月開始接受申請。審批結果預計今年第三季前公布。有興趣申請基金資助的機構或團體可瀏覽大嶼山保育基金網站。

土木工程拓展署引進嶄新技術進行工程

創新科技發展是世界大潮流,政府亦一直鼓勵建造業界應用新科技。在正推展的啟德發展計劃,為方便行人來往啟德和附近地區,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正興建一條行人隧道,連接承啟道與彩虹邨,該工程首次引進嶄新的「矩形隧道鑽挖機」技術,提高施工安全和效率。早前,鑽挖工程順利完成,土拓署的同事會與大家分享這項新技術,以及如何利用它來克服工程上的各項挑戰。工程充滿挑戰這條行人隧道總長度140米、高2.8米、寬3.9米。土拓署東拓展處處長梁中立說,隧道橫越東九龍最繁忙的交通幹道,包括觀塘繞道天橋、太子道東等;加上要在天橋樁柱之間穿插,不可影響其地基結構,亦要與多個主要地下設施,包括大型雨水箱渠、區域製冷系統管道、大口徑污水渠和食水管、高壓電纜等擦身而過,故工程充滿挑戰。 引進首部「矩形隧道鑽挖機」梁中立說,傳統一邊安裝臨時支撐,一邊現場挖掘的施工方案,附帶風險較高。在仔細研究後,土拓署決定引入全港首部「矩形隧道鑽挖機」來進行工程。新技術以全機械操作,免除人手挖掘,提升施工安全,亦改善工作環境,更有效減低挖掘工程對周邊設施的影響;加上隧道組件均是場外預製,故質量和效率皆有所提高,並節省了建造工程所需的時間。 90噸重機頭推進鑽挖至於隧道鑽挖的流程,土拓署高級工程師朱致康介紹說,工作人員首先建造入口豎井,在內安裝液壓推進系統、路軌和「矩形隧道鑽挖機」。其後,隧道預製組件會逐一被吊進入口豎井的路軌,液壓系統會把它推貼至之前已安裝上鑽挖機位置的預製組件,同時,重約90噸,即約4部滿載乘客雙層巴士總重量的鑽挖機機頭會開始轉動往前推進,開展鑽挖。這個工序會重複進行,直至鑽頭到達位於隧道另一端的接收豎井為止。 電腦化自動控制系統朱致康說,整個隧道建造系統配備電腦化控制,鑽挖機的主刀盤及四個輔助刀盤的轉速、液壓系統的推進速度、方向定位、土壓平衡等均是實時全程監控,避免在鑽挖過程中出現水土流失的情況,保障周邊設施不受鑽挖影響。整條隧道由92件組件拼合而成,每件重約30噸。土拓署在工地毗鄰的沐安街設置工場預製組件,既方便運送,亦有助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承先啟後隨著鑽挖工程順利貫通,整條隧道將按計劃於2021年中完成。令人鼓舞的是,緊接下來另一個項目—「啟德發展區至九龍城行人隧道」都會應用「矩形隧道鑽挖機」技術,工程亦已經開展。這次首度採用「矩形隧道鑽挖機」的經驗,將為新項目提供很好的參考。

跨越挑戰 接通屯赤

(圖片由政府新聞處提供) 屯門至赤鱲角北面連接路於2020年12月27日通車,其中約五公里為屯門---赤鱲角隧道,連接屯門南和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屯門---赤鱲角隧道不單是全港最長和最深的海底隧道,其建造過程更採用首度引入的嶄新技術和設計,堪稱「香港之最」。 路政署工程師鄭子謀兩年半前加入部門,隨即獲委派負責屯門---赤鱲角隧道工程。回想當天,鄭子謀既興奮又緊張。他說:「那一刻我感到很榮幸。在我的工程生涯中,這項目最宏偉、最大型。」「面對這個機遇,我希望盡快裝備自己,迎接挑戰。」隧道鑽挖  保護環境屯門---赤鱲角隧道是香港第一條利用隧道鑽挖機在海底建造的行車隧道。鑽挖機前端裝有鋼製鑽頭和刀具,可鑽挖各種土壤、岩層或混合地層,並可在高壓環境下進行鑽挖工作。其中,在隧道北行管道近隧道北面出入口一段,政府採用了世界最大型、直徑達17.6米的隧道鑽挖機,其高度與六層樓相若。 鄭子謀說,相對傳統沉管方法,採用隧道鑽挖機可減少挖掘和棄置約1,100萬立方米淤泥,體積等同約4,900個標準游泳池,能大幅減低對環境的影響。採用隧道鑽挖機亦避免供電予香港國際機場的海底電纜改道,同時減少施工期間對海上交通的干擾和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圖片由政府新聞處提供) 引進技術  保障安全 海底隧道最深的位置在海平面下約60米。在海床鑽挖期間,隧道鑽挖機在高壓環境下運作,技術人員維修和保養鑽挖機,也需在高達六倍大氣壓力的環境下進行。就此,部門首次為工程引入飽和高壓技術。技術人員會在28日的工作周期內入住高壓生活倉,每當鑽挖機刀具需要維修,他們便會經由高壓運輸倉載送至海底,在鑽挖機前方的鑽挖倉工作,並在六小時後返回地面的生活倉。 此技術讓技術人員可安全地在高壓環境工作,且只需在工作周期最後三天進行減壓,大幅減少減壓次數,降低人員患上減壓病的風險。 (圖片由政府新聞處提供) 車道下方  增設走廊屯門---赤鱲角隧道的另一特點,是行車道下方設有一條公用設施走廊。路政署高級工程師李麗娟指,由於排水管道、消防喉管、電力和信號系統等裝置均設於走廊內,檢查、維修等日常工作便可在隧道行車期間同步進行。這樣不單令工作編排更具彈性,即使出現突發情況需緊急維修,隧道也不必封閉,從而避免對巿民造成影響。 隧道建造過程盡是挑戰,突如其來的疫情也為工程增添變數。李麗娟說:「遇上疫情,物料供應曾受影響,工人人數也減少。」 「我們希望隧道如期在今年內通車。面對重重難關,工程團隊不斷尋求解決方法,最終達成目標,我們都很高興。」 見證隧道由一張張草圖化為實物,而今竣工,團隊與有榮焉。 (圖片由政府新聞處提供) 入職政府十年的李麗娟形容,屯門---赤鱲角隧道工程是她作為工程師所參與的最大型工程,過程畢生難忘。 鄭子謀也說,此生首次目睹如此大型的基建落成,冀隧道通車後帶家人來這裏走一趟,自豪地告訴他們自己曾參與其中。一路走來,工程團隊為這條隧道滴盡汗水。從2020年12月27日起,市民大眾都可為團隊的努力作證。

結構工程師

建築物外形不論如何美觀,也需要安全穩固的結構支撐。結構工程師的職責正是把建築設計概念,通過力學、物理學等計算及研究,變成可行的方案,以確保建築物穩固安全。 遇上天馬行空的建築設計,結構工程師就會透過精密的力學計算,既合乎安全標準,也不失美學價值。 例如在興建馬鞍山室內運動場時,弧形頂部和場內無柱式設計,再加上種種環境限制,須經連串設計上的調整才能解決問題。 要成為結構工程師,除了精於物理和數學以外,還須具備精密邏輯思維,最重要就是有不屈不撓的解難精神。 部門架構

屋宇裝備工程師

現代化樓宇生活所涉及的不同範圍,例如日常水電供應、電梯、空調服務,以及緊急消防及保安系統,都有賴屋宇裝備工程師設計和維持。 為應時代要求,屋宇裝備工程師還須考慮環保需要;但在慳水慳電的同時,亦要儘量避免對用家造成不便。 最近屋宇裝備工程師還開始採用慳電膽、太陽能發電及風力發電等設施,同時兼顧現代化生活和環保兩方面的需要。 屋宇裝備工程師由於須負責為樓宇設計合適的設備,因而要有清晰的思維和良好的組織力。此外還需豐富的科學知識,以便適當評估電力等系統需求,而且須具備創新精神,以滿足現代生活要求。 部門架構

改善碼頭工程

政府早前提出「改善碼頭計劃」,改善位處偏遠地方的公共碼頭設施,方便市民及遊客前往郊遊景點和自然遺產,亦回應地區人士的訴求,包括主要倚靠船隻出入的村民及漁民作業的基本需要。首階段10個改善碼頭項目現時全港有超過100個公共碼頭,政府一直有為公共碼頭進行定期檢查及維修,以確保結構安全,但部分已使用多年,開始出現老化問題,或未能滿足現時的使用需要,急待改善。「改善碼頭計劃」除分階段加強碼頭的結構安全,亦會改善現有設施,以及增添配套設施。第一階段計劃涵蓋10個新界及離島的偏遠公共碼頭,包括位於東平洲、茘枝窩、深涌、荔枝莊、糧船灣等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內的碼頭。土木工程拓展署已就第一階段改善碼頭項目進行技術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設計,部分位於環境敏感地方(如海岸公園)的項目亦進行環境影響評估。 重建南丫島北角碼頭北角碼頭位於南丫島北面,早年由村民興建,曾於70年代及90年代重建。北角碼頭每日有約400名乘客使用。惟因碼頭設計簡陋,不能放置跳板,船隻只能「頂頭埋」,即船頭靠近碼頭讓乘客上落,並容易受海面大浪影響,靠泊情況不理想,故需重建以改善情況。土木工程拓展署工程師許伊琳說,重建北角碼頭期間,現有碼頭會維持正常運作。新碼頭除了提供更多泊位,亦可讓渡輪以側靠模式泊岸,令乘客上落更方便和安全。此外,新碼頭會引入新設計,增添配套設施,例如上蓋、斜道、座椅、WiFi、飲水機等。爭取提前推展第二階段計劃土木工程拓展署曾就第一階段計劃諮詢地區人士和各持份者,公眾對計劃均表示歡迎和支持,並有意見提出希望擴大計劃的規模和加快推行計劃。 村民期待工程盡快開展在北角新村居住逾75年的原居民代表周慶福說,北角碼頭已使用多年,頗為殘舊,村民都很期待重建碼頭。他認為,新碼頭由專業人士設計,相信設施有助年長的村民出入,坐輪椅人士也可直接推到船邊上船。他相信新碼頭對村民幫助很大,故希望工程盡快開展。香港擁有世界知名的地質公園、海岸公園、歷史古蹟、生態旅遊景點,深受遊人歡迎。我相信,部分經改善後的碼頭,除了能方便偏遠地方居民往返,也能配合政府倡議的綠色旅遊,包括文化、地質及生態旅遊,提升市民對郊遊景點和自然遺產的認識和欣賞。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土拓署礦務部帶大家「開山劈石」

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土力工程處礦務部的同事,這次帶大家深入現時唯一仍在營運的屯門藍地石礦場,了解其運作,以及部門爆炸品組「開山劈石」的爆破工作。藍地石礦場早於1960年代便有工人開採,及至1982年政府才開始以合約形式管理。礦場位於屯門新市鎮北面約三公里,佔地約30公頃。礦務部高級土力工程師孔健忠表示,礦場已開採超過40年,現時所生產的石料比例佔香港全部供應約百分之五;預計在2022/2023年左右完成開採後,會作新的發展用途。石礦場不止生產石料石礦場一個月可以生產約7萬噸石料。開採過程當中,被劈碎後的岩石,會以卡車或輸送帶運送到岩石破碎機作進一步壓碎、隔篩和分類。加工後的石料稱為碎石,分不同尺寸,可用於各種建築用途,包括生產混凝土和瀝青。由於生產混凝土和瀝青需要源源不絕的碎石,若把製造混凝土、瀝青的相關生產線集中在石礦場,這種一站式的綜合營運模式,可以提升處理和運輸石料的效率,節省時間、降低成本,並減少碳排放。另外,石礦場亦負責處理本地建造工程產生的剩餘石料,循環再造成有用的碎石。 由「揼石仔」到炸藥爆破早期的石礦場,開鑿岩石的方法相當耗費人力。工人會先用鎚、鑿,在石上開鑿石孔,再利用楔子將石塊從岩體分離。為了生產碎石,工人要用手鎚將岩石塊逐一鑿碎,即所謂「揼石仔」。以往石礦場甚少考慮工人的健康和安全,以及開挖石礦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隨着政府於1960年代開始引入爆破和工地安全的法規,情況逐漸得到改善。現時採擴已不再需要「揼石仔」。現代石礦場會採用「定控爆破」的開採方式,把天然岩石破碎。礦務部一級爆炸品主任謝偉棠說,現今的爆破技術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以爆破方式採石,既穩妥又有效率。儘管如此,每次進行爆石前,石礦場營運商均需向礦務部申請及取得批核,以確保整個爆石過程的設計、安排及監控符合安全和環境標準,燃爆手才可使用爆炸品進行爆破。謝偉棠說,每次爆石,無論範圍多大,都能感受到爆炸品的威力,所以安全甚為重要。在爆破時,現場適當位置會設置「炮籠」(爆破防護籠)和「排柵」(垂直屏障)等保護措施,以確保不會有碎石飛彈出作業範圍以外的地區,保障石礦場工友及周邊設施的安全。減低對周邊環境影響至於爆破時使用的炸藥,礦務部高級爆炸品主任梁伯明表示,在爆破工程前,他們會從政府的炸藥倉庫,運送「條裝」炸藥和「雷管」(引爆炸藥的裝置)到爆破現場,然後放進預先鑽探好的「炮孔」。不同雷管可以進行不同的延時爆破,目的是把爆破期間導致的震動、空氣衝擊波、噪音等影響降至最低。梁伯明說,香港不少基建項目均需要進行爆破工程,例如地盤平整時的開山劈石,或是隧道工程的深層挖掘。有些時候爆破要在清晨完成,同事便要凌晨時分上班;視乎地盤環境,有時更要深入地底,工作環境又熱又焗,還要套上一身沉重裝備,箇中滋味,實在難以言喻。不論是剛完成歷史任務的安達臣道石礦場,還是現時唯一仍在運作的屯門藍地石礦場,在過去多年,都有不少工程人員參與開山劈石。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山泥傾瀉緊急服務及緊急斜坡維修工程團隊 (土木工程拓展署)

「我的公公和舅父都是工程師,當我還是小朋友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培養我對這方面的興趣。那時,我看到一些隧道。嘩!真厲害!建成後都不會倒塌!真神奇呀!」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師馮嘉穎說。「香港山多平地少,人口密度又高,土力工程處每年都接到大約 300 宗山泥傾瀉報告。有一次我到了山泥傾瀉現場,同一時間,收到一個消息,超強颱風「山竹」很快就來到香港。這一刻,我立即建議村民,暫時在另一個地方暫住,因為很危險。剛開始時,村民都不聽我的意見,但我很有耐性地與他們解釋,他們最後都接受了。」馮嘉穎說:「保障香港市民安全,是我們首要的任務,相信他們都會感受得到。」 香港的土地面積約為 1,100 平方公里,當中有六成屬天然山坡。每逢雨季,山泥傾瀉個案時有發生,平均每年 300 宗。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的土力工程處,制定了一套斜坡安全管理系統,以保障市民免受山泥傾瀉的威脅。每當天文台發出山泥傾瀉警告或八號或以上颱風信號時,土力工程處的緊急控制中心就會啟動,由十多位土力工程師及技術主任當值,支援各政府部門處理山泥傾瀉緊急事故。當接獲山泥傾瀉報告時,土力工程師就會前往現場視察,協助政府部門盡快恢復因受山泥傾瀉影響而暫停的公共設施或服務。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師丁瑞民說:「首要的任務一定是保障市民的安全。如果有救援的工作,我們會與消防處合作,亦會建議警察需要圍封的範圍。另外,也會聯絡一些工務部門進行一些緊急斜坡的工程,包括最快就是為斜坡蓋上帆布,防止雨水繼續滲入斜坡,引致進一步倒塌。」 一旦遇上更嚴重的山泥傾瀉事件,土力工程師的任務更繁重◦ 2018年8月29日晚上,粉錦公路近打石湖村的路段發生大規模的山泥傾瀉,路面被沙石、泥水所覆蓋,令粉錦公路全線封閉。馮嘉穎憶述:「我一來到這裡時,看見山泥由山上被沖了下來,覆蓋著整條路。這些山泥從地面蓋至膝蓋位置,我盡量勸喻村民暫時搬到其他地方居住。」當地村民楊慧莉說:「『碰』的一聲,山泥便沖到我家附近,還有一架客貨車被沖到我家。土力工程處在山坡旁擺放石磚圍欄,又用帆布蓋着倒塌的山泥,並噴漿到山泥下塌的地方。」她補充:「這裡有很多老人家居住,他們做了很多特別的工作,並非他們的工作範圍,他們都很仔細地幫助我們,所以十分感謝他們。」事發後第二日,土力工程處及測量部人員再抵逹現場,利用航拍機及手提激光掃描器,迅速完成風險評估,並收集附近一帶天然山坡的詳細地形資料,協助設計緊急維修工程的方案。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師蔡為國說:「這些在現場收集的數據,即這個立體影像,可以方便我們工程師在山泥傾瀉的位置,評估它的危險程度,會不會有即時及長遠的危險。估算山坡還可能會下塌的山泥容量和體積,再進行相應的工程,例如『打泥釘』及蓋上柔性防護網,以保護斜坡下的粉錦公路。」粉錦公路是連接粉嶺和錦田一帶的主要幹道,山泥傾瀉當日亦將近九月開學日,為了盡快恢復路面情況,以減少對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土力工程處與路政署緊密協調後,即時動員承建商在重點位置進行緊急工程。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師羅浩邦解釋:「大部份的泥石積聚在半山腰處,隨時有再下塌的危險,最大問題就是怎樣去處理這些泥石,希望能最少解封一條行車線,讓同學在開學當天使用。」 他說:「我們再與承建商、工程師研究,怎樣將設計方案修改,把握時間,在當天晚上約十時完成工程。」緊接第一階段的緊急工程,第二階段亦順利在兩星期內完成,避免在超強颱風『山竹』來臨時,引發更嚴重的山泥傾瀉災害。事實上,土力工程處還有不少與市民息息相關的工作。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師朱琦康說:「我們擁有多達 90 個雨量站,是擁有最多雨量站的政府部門。這些雨量站所收集的雨量數據,有助我們掌握全港的降雨情況,與天文台一同決定何時需要發出或取消山泥傾瀉警告。」土木工程拓展署總土力工程師楊暉說:「我們現正面對全球暖化而引致的極端降雨情況,我們更要保持警覺,一定不可鬆懈。我們一定會繼續努力,服務市民,保障市民的生命財產,免受山泥傾瀉的威脅。」 (觀看更多,請瀏覽優質公共服務網站)

先進技術修復渠管

香港的地下雨水和污水渠管,長逾4500公里,其中不少位於舊區的管道,使用已超過30年,而尤其是污水管道,長期處於污水產生的腐蝕性氣體環境下,亦較易老化和損耗。渠務署陸續為風險偏高的地下渠管進行修復,並採用無需鑿開喉坑路面的修渠方法,減輕工程對市民造成的不便。 逐步修復老舊渠管嚴重的耗損會導致渠管塌陷,釀成路陷,影響交通、環境和公眾安全。渠務署自2017年起,分階段為被評定為高風險的渠管,規劃全面的勘測及修復工程,制定全港性更換及修復計劃。然而,在市區進行排水系統改善工程面對不少挑戰。香港人多車多,地底亦鋪設各種公用設施,例如煤氣喉管、通訊設施、水管等,傳統「開坑式」修復技術,難免對交通及居民造成影響。渠務署近年引入嶄新的「無開坑式」技術,優點是無需挖掘一整段路面便能更換及修復渠管。 只需開出臨時豎井渠務署工程管理部工程師陳家賢介紹說,「無開坑式」管道修復工程,只需在個別位置,開出一個臨時豎井,以便把新的喉管物料套進舊渠管內,形成新渠管。這種方法需要開挖的地方較小,施工期相對較短,完工後能迅速恢復行車,對公眾的影響可以減到最低。目前,因應喉管損毀情況及現場環境,渠務署主要採用3種「無開坑式」技術,分別為原位固化內襯修復技術、螺旋纏繞修復技術及內套喉管法。 原位固化內襯修復技術陳家賢說,俗稱「套豬腸」的原位固化內襯修復技術,方法是把約10至40毫米厚的聚酯纖維(Polyester)內襯軟管套筒,由「進口井」拉進原管道內,再以蒸汽或熱水令其澎漲並固化,形成新渠管。此技術適用於乾涸渠管。在修復仍有水流的幹渠時,便需採用如螺旋纏繞修復技術,即置入一部特殊的纏繞機,以螺旋方式,把以鋼加固的聚乙烯(Polyethylene)帶狀物料卷成喉管形狀,在原管道內製成新渠管,另外亦可採用內套喉管法,兩種修渠方式均適用於運行中的渠管,無需截流。 內套喉管法陳家賢在土瓜灣庇利街工程地盤,介紹正在該處使用的內套喉管法。他說,工程人員在適當的位置建造一個臨時豎井,然後把部分舊喉管切割開,待清洗和檢查後,把1.5米長的玻璃纖維膠管逐段推入破舊或受損的渠管內,再用水泥灌漿填滿新舊管之間的縫隙,形成新渠管。他指出,雖然玻璃纖維膠管看來較薄,但結構強度等同石屎渠管,壽命更長達40至50年。 籌劃第二階段工程全港雨水及污水渠修復工程涉及18區,渠務署同事以4個月時間走訪各區,諮詢各個區議會屬下委員會,向持份者解釋工程項目詳情,希望讓工程盡快上馬。第一階段工程已經展開,預計2022年完成。渠務署期望能於2020年開展第二階段工程,為荃灣、深水埗、油尖旺等6區的雨水及污水渠進行勘測和修復。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渠務署遙控清淤機械人

香港的雨季,一般是由四月開始,為進一步減低暴雨期間的水浸風險,渠務署今年實施「及時清渠」安排,同時引入新科技,運用一部新式的遙控清淤機械人,清理地下箱形暗渠內的淤泥,加快清渠的效率。 防淤泥積聚影響渠道排水香港每年平均降雨量約為2400毫米,為環太平洋地區內降雨量最高的城市之一。渠務署工程師潘天佑說,雨水經箱形暗渠排出大海,而隨雨水沖下的沙石、泥塵,會慢慢在渠內積聚成為淤泥,影響渠道的排水功能,最嚴重時有機會導致水浸。為避免以上情況,署方會定期檢查箱形暗渠,並在有需要時安排清淤工作,確保渠道正常運作。運作與吸塵機相似今年初,渠務署引入一部新式的遙控清淤機械人,在深水埗和荃灣試行為箱形暗渠進行清淤工程,並監測其功能。 工作人員首先會利用吊機把機械人吊起,經井口把它送進箱形暗渠內,之後操作員可以在工作室,透過閉路電視和聲納探測,觀察渠內的狀況,以及遙控操作機械人進行清淤。潘天佑說,機械人約3米長、1.5米闊、1.5米高,運作與吸塵機相似。機械人吸入淤泥後,會透過接駁喉管,將淤泥泵上地面臨時淤泥裝卸櫃。淤泥經脫水後,才會運往堆填區。 提升工作安全按傳統的清淤方法,工作人員需要進入箱形暗渠內裝設及操控清淤裝置。由於暗渠屬密閉空間,在內工作會面對一定的安全風險;而傳統方法亦需截斷暗渠內的水流,讓工作人員在沒有水流的情況下工作,所以大多局限在旱季進行。相反,遙控清淤機械人可代替潛水工序,免卻工作人員進入密閉和淹浸的箱形暗渠,提升安全之餘,雨季時亦可進行清淤,加快工程進度並減低成本,清淤的效率亦明顯改善。 實施「及時清渠」安排另外,渠務署分析了2017至2019年的200多宗水浸個案,發現當中超過6成是因渠道進水口被垃圾、枯葉或其他經地面沖下的雜物阻塞所致。今年,署方會實施「及時清渠」安排,在預測有暴雨來臨前,調配人手巡查全港約200個容易受垃圾或枯葉等阻塞的渠道位置,若發現淤塞,會立刻安排清理。而在大雨過後及即將除下颱風信號時,亦會派員巡視及清理主要雨水排放系統進水口及河道,避免阻塞,為下次大雨做好準備。 興建更多地下蓄洪池除加強針對暴雨前後的應對管理措施,渠務署亦繼續推進防洪策略,當中包括興建更多地下蓄洪計劃,在暴雨期間收集及暫存過量的雨水,減低下游排水管道的負荷,以紓緩水浸風險。目前規劃中的包括6個位置,分別位於石硤尾公園、大坑東遊樂場(延伸部分)、尖沙咀市政局百週年紀念公園、觀塘秀雅道遊樂場、觀塘碼頭廣場,以及海濱道公園。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管理值班工程師

管理值班工程師主要調往協助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就各醫院、工場或污水處理廠內的工程設施,或機電工程署或其他部門內的其他工程設施,負責督導有關的操作及維修工作。 部門架構

飛機工程師

政府飛行服務隊飛機工程師Wing:「作為政府飛行服務隊的飛機工程師,最重要的特質是冷靜細心。工程師時常面對很多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飛機故障,我們需要即時作出冷靜判斷,準確地作出決定。」 還有更多關於政府飛行服務隊飛機工程師的工作介紹、晉升前途等,大家請看短片介紹。 部門架構部門招募網頁

土力工程師

要令到市民可以安居樂業,除了有賴精銳的紀律部隊之外,我們還要有土力工程師。香港的地理環境,是很容易發生水浸及山泥傾瀉。而土木工程拓展署的土力工程師就負責監察每一個山泥傾瀉黑點,並作出詳細紀錄和精密判斷;以保障市民生命。楊暉是其中一位女性土力工程師,她會現身說法,展示女性土力工程師怎樣在天然災禍危險面前,依然面不改容,完成任務。 部門架構部門招募網頁

土木工程師

很多人都以為做土木工程師這一個職業,必須要有一個擅於精密計算的腦袋,再加上願意在建築地盤內埋頭苦幹的拼勁,就能夠穩踏成功之路。但在土木工程拓展署任職土木工程師的孫忠良郤告訴大家,從事這份工作,不單止要進入地盤,還須要走入人群之中。「人」的因素其實和土木工程有著微妙的關係。孫忠良在規劃過程中,會投入自己的感情,並以人情味來建構這個城市。 部門架構部門招募網頁

結構工程師

結構工程師(屋宇署) T K:「如果我在私人顧問公司做結構工程師,我可能每日都只會係對?數字、圖則及到地盤去巡視。但現在在屋宇署工作,我會處理私人樓宇的整個生命週期。由興建到落成,都與我的工作息息相關。」 還有更多關於結構工程師(屋宇署)的工作介紹、晉升前途等,請看短片介紹。 部門架構部門招募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