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標籤 - Youth.gov.hk
跳到主要內容

#渠務署

搜尋結果: 12個

另類新玩意 - 渠務設施自助遊

假日想尋找另類新玩意?來體驗不一樣的城市探尋之旅吧。渠務署轄下設施遍佈港九新界不同地方,無論您是遊客,還是本地居民,光是以散步的方式,就能輕鬆發掘香港防洪及污水處理的精彩特色!馬上出發!啟德河導賞徑啟德河改善工程加入不同綠化及生態元素,將啟德河活化成市區綠化河道走廊,展現河道與鄰近地區的緊密連繫。渠務署沿黃大仙段啟德河設置導賞徑,起點於沙田坳道,沿啟德河畔的十個位置設有介紹展板,並於太子道東作為終點,全程約一公里,希望讓公眾了解更多啟德河的歷史及改善工程的資訊。沿途看點:保留的舊石牆河邊花槽仿石種植河床種植槽魚洞穴及導流石太子道東箱形暗渠前往方法起點︰龍逸樓 - 巴士9, 10, 11, 82X, 85M        彩虹道(黃大仙警署)- 小巴 70, 70A, 805S, 79M終點︰育群街 (近天主教伍華中學)- 巴士3B, 3X, 5, 5C, 9, 111, 116, 203E / 小巴70, 70A更多關於「啟德河導賞徑」的資訊,請瀏覽渠務署網頁。 南生圍河流導賞徑南生圍河流導賞徑全長5.5公里,路程需約兩小時完成,起點在元朗青山公路,沿元朗排水繞道、錦田河新河道和山貝河繞南生圍而行。全程設有十個資訊牌,介紹河道工程和河流生態的知識。沿途看點:人工濕地錦田河的新舊河道山具河魚塘河岸的紅樹林拉姆薩爾濕地的水鳥鹹水草前往方法起點︰博愛醫院 - 巴士 68, 68F, 76K        青山公路元朗段(近博愛醫院)- 小巴 36, 37, 38, 75, 76, 78, 603終點︰南生圍路近燈柱AD0554 - 沿南生圍路步行約12分鐘乘搭南生圍橫水渡前往對岸渡頭後,然後步行約16-22分鐘到達朗屏港鐵站 / 元朗港鐵站更多關於「南生圍河流導賞徑」的資訊,請瀏覽渠務署網頁。 新田鄉村防洪計劃新田鄉村防洪計劃主要在鄉村四周建造防洪堤,以阻截村外的雨水流入村內,另於村內加建雨水收集系統,將雨水收集和儲存在一個蓄洪池內。蓄洪池面積約16,400平方米,當蓄洪池內的水位上升到預設之高度時,雨水泵房內的水泵會自動開啟,將雨水抽到防洪堤外的排水道排放。沿途看點:新田雨水泵房浮式太陽能發電系統及生態浮島新田蓄洪池觀景台前往方法起點︰落馬洲公共交通轉車站 - 巴士 76K, 276B, 976 / 小巴 78終點︰落馬洲公共交通轉車站 - 步行約40分鐘前往落馬洲公共交通轉車站更多關於「新田鄉村防洪計劃」的資訊,請瀏覽渠務署網頁。

可持續河道工程─元朗排水繞道

為紓緩元朗市中心的水浸風險,渠務署修築了一條「運河」—元朗排水繞道。這條人工河道採用多項改良設計和工程技術,既減少了市中心的水浸風險、美化環境,亦為不同動植物加添了新生境。截取元朗集水區四成雨水元朗平原位處低窪地區,過去經常受到水浸威脅。2006年,渠務署在元朗市以南,完成興建總長約3.8公里、闊20多米的元朗排水繞道。這條人工河道可以截取元朗集水區四成雨水,不經市中心的明渠,直接流往錦田河,再排出海。在元朗排水繞道下游尾段、與錦田河交匯處前,設有旱流抽水站和充氣堤壩,以控制排水繞道的水位,防止下游的河水倒灌入排水繞道,而在暴雨情況下,充氣堤壩會自動排氣及下塌,讓上游洪水排到錦田河,減低水浸風險。 採取一系列環保設計渠務署工程師吳逸飛說,署方積極提升防洪水平的同時,亦致力引入活化河道理念。元朗排水繞道在設計上,特別加入多方面環保元素,美化河道、促進生態保育,例如水流會被引導經過不同流域,以減慢水流速度,為動植物提供生長環境。另外,排水繞道底部和河岸斜坡亦營造植物生長的空間,例如下游採用了「混凝土草格」人工植草方法,河底混凝土的表面滿布孔洞,洞中鋪有泥土供植物生長,讓人工河道也能長滿青蔥的植物,改善河道外觀。 10個標準足球場人工濕地署方又在元朗排水繞道下游開闢了面積達七公頃,相等於10個標準足球場的人工濕地。濕地內種有不同植物,形成一個濕地生態區,為各種鳥類、兩棲動物(如青蛙)、蝙蝠、蜻蜓等提供良好的棲息地,促進生物多樣性。另外,排水繞道的旱流會先經過濕地內的蠔殼池、碎磚池和蘆葦圃,進行天然過濾及淨化,減少水內養份,以免紅潮出現。持續監察結果顯示,濕地內有超過130種植物生長,曾記錄到115種鳥類棲息。元朗排水繞道建成至今,除提升排洪能力外,附近地方的整體生境也大大改善。 推廣河道保育資訊河道保育是渠務署的工作之一。署方一直循不同途徑推廣有關資訊。吳逸飛說,其中,元朗排水繞道和人工濕地的導賞項目頗受市民歡迎。學校或團體可於渠務署網頁報名參加,在導賞員的帶領及講解下,實地認識相關防洪工程和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渠務署亦設立全長5.5公里的「南生圍河流導賞徑」,由元朗青山公路作起點,繞南生圍而行,走畢全程約需兩小時,沿途設有資訊牌,介紹河道工程和生態知識。大家亦可瀏覽渠務署網頁上的「渠務設施網上遊」,透過360度全景相片及高清相集,探索渠務署的防洪及環保工作。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工程

發展岩洞是政府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策略之一,對香港長遠發展相當重要。渠務署正展開把沙田污水處理廠位於城門河河口的廠房,遷往對岸亞公角女婆山岩洞的工程,以騰出現址土地作有利民生用途,同時改善區內生活環境。這項搬遷計劃是香港現時最大規模的岩洞發展項目。兩位渠務署同事以下會介紹工程詳情,並講解如何應用新技術,提升工程效率。搬遷後騰出28公頃土地現時的沙田污水處理廠佔地28公頃,每日處理約25萬立方米污水,是全港最大的二級污水處理廠。重置後,可騰出廠房現址土地作其他發展。新沙田岩洞污水處理廠則佔地14公頃,是同樣位於岩洞內的赤柱污水處理廠的15倍,將是香港同類設施中規模最大的。新廠房會引入先進污水處理技術,即使佔地較小,污水處理量亦與現時廠房相若,可以滿足區內人口需求,為居民提供更佳服務。 搬遷計劃分三個階段渠務署土力工程師高鳴遠說,搬遷計劃將分三個階段推展。第一階段工程主要包括在岩洞入口處開拓工地、興建主連接隧道;第二階段是建造主體岩洞及上游污水收集系統工程;餘下工程主要包括在新建岩洞內興建污水處理設施,以及拆卸現有沙田污水處理廠。第一階段工程已於2019年2月展開,現正進行主連接隧道的挖掘及爆破工程,目前進度符合預期,可望如期在2022年完成。建臨時行車橋減交通壓力在設計上,岩洞如一道天然屏障,完全覆蓋污水處理設施,保留山地的自然景觀。渠務署亦會採取氣味控制措施,進一步減少異味對社區的影響,改善社區環境。另外,渠務署工程師潘士廉說,隧道爆破產生的泥石,需要工程車輛運走。為減少對附近交通的影響,尤其亞公角街是馬鞍山其中一條交通命脈,工程團隊特意建造了一條橫跨亞公角街的臨時行車天橋,使工程車輛無須駛經亞公角街進出工地,減少工程對附近交通造成的壓力。 新技術提升工程效率工程團隊還應用了多項新技術,如建築信息模擬(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簡稱BIM)技術、「可供製造和裝配的設計」(Design for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簡稱DfMA)等,協助興建該臨時行車天橋,提升工程效率。BIM技術令工程設計和工地環境以三維方式呈現出來,讓工程團隊準確掌握細節,更易找出及處理各種潛在問題,以便作出修改,並可進行模擬演練,以完善施工計劃和臨時封路安排。透過DfMA,團隊可以一邊在工地建造橋躉及基座,一邊在工場預製天橋的組件,大大縮短建造時間。在兩者的配合下,令晚間吊運組裝工程由原定6晚減至2晚,減少了深夜封路對交通的影響。 與地區緊密聯絡另外,為了讓公眾對搬遷計劃有更深入的認識,工程團隊一直與地區人士保持緊密聯絡,主動講解工程進度,並在地盤附近梅子林路旁,建造社區聯絡中心,方便居民查詢工程資訊。香港山多而陡峭,岩石堅固,沿市區邊緣的山地特別適合發展岩洞。利用如岩洞這些「隱藏」的土地資源,支援合適的公共設施遷置,以騰出地面空間,為香港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土地。今次搬遷污水處理廠往岩洞的工程,既改善廠房現址及周邊的環境,亦釋放土地作有利民生的用途,可謂一舉多得。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公職人員嘉許獎】渠務署工程師鄭俊偉

2020年申訴專員嘉許奬(公職人員獎)得主: 渠務署工程師鄭俊偉先生「以民為先、主動溝通,為市民提供優質服務」 「2019年1月,一條六米深、位於寶其利街的污水渠破損,導致污水倒湧。進行復修工程前及工程進行期間,我和團隊主動跟多位九龍城區議員聯絡,並向受影響的居民及商戶報告進度。即使工程要圍封半條寶其利街、有時更要在深夜進行工作,仍然得到大家諒解,令我們可以順利完成工程。九龍城區議會多位議員亦嘉許團隊的努力。」了解更多關於2020年申訴專員嘉許奬,請瀏覽申訴專員公署網頁。

渠務署「BiM@D」技術及培訓中心

政府一直鼓勵工務部門善用創新科技,以提高工程效率、改進建造質素、加強工地安全。渠務署早在2015年開始把BIM技術應用於工程項目,以提升設計和建造過程。2018年,該署成立「BiM@D」技術及培訓中心,進一步推動數碼化科技。這次渠務署工程師,便為大家介紹中心設施如何協助檢視和改善工程規劃和設計,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污水和雨水處理及排放服務。引入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近年,渠務署積極推動及應用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和有關資訊科技,進行工程項目規劃、設計和施工。渠務署機電工程師梁重賢說,與昔日手繪及電腦二維平面圖則比較,BIM技術把整個工程項目的設計,以三維形式立體地呈現出來,對於渠務設施一般較複雜的建築結構和機電裝置設計尤其重要,令工程團隊更準確地掌握各項工程細節。突破平面圖像和時空限制另外,BIM能夠準確地按時序把施工方式和建造流程呈現,讓工程人員更清楚掌握施工計劃。目前,渠務署有多個污水處理廠進行原址改建,員工正利用BIM技術檢視建築物的不同結構,查核工序會否出現排斥,同時監測工程是否按進度推展,在有需要時更改建造工序。不同專業人員—建築師、工程師、建造業人士,突破平面圖像和時空限制,在同一虛擬空間討論工程設計和建造細節,溝通協調,及早解決種種問題,提升工程質量和效率。先進虛擬實境「洞穴」CAVE渠務署「BiM@D」位於灣仔稅務大樓。中心設有一套洞穴式自動虛擬實境(CAVE)系統,配合BIM技術,以三維方式展示工程設計和工地現場環境,提供一個高像真度和生動的立體視覺空間,令使用者猶如置身現場。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工程團隊更容易及準確地掌握工程項目與周邊環境的各項信息,加上可讓多人同時「進入」這個虛擬空間,有助加強與持份者間的溝通。 點雲(Point Cloud)技術三維掃描測量梁重賢亦介紹利用嶄新的點雲(Point Cloud)技術,協助規劃和設計渠管工程。他説,測量組同事以三維激光儀器掃描和攝影測量,所得的Point Cloud數據在CAVE呈現,驟眼看白色一點點,當戴上特製的眼鏡,再配合BIM模型,就能把現場及周邊環境仔細及準確地重現,協助工程團隊規劃渠管的位置和走線。這套技術對規劃鄉村公共污水收集系統甚為重要。因為鄉村一些地方較為狹窄,加上施工位置十分接近民居,所以應用點雲技術可減少測量及加快工程的建造時間。應用物聯網技術近年,渠務署亦應用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技術。2019年,渠務署防洪組和機電工程署便合作推行試驗計劃,應用政府物聯通在沙田和大埔建立「智慧渠務—防洪監察系統」,效果良好,並已決定在10個較易受風暴潮及越堤浪影響的地點進一步試用該系統。創新科技未來將會不斷發展及進步,各工務部門會繼續積極探討在不同層面和工程階段應用創新科技,以協助不同人員更準確地掌握工地和相關設施的實時資訊,提高工程質量,作更有效管理,從而令市民受惠。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融和社區•淨水建「墟」 (渠務署)

配合社區發展,渠務署團隊正推展「石湖墟淨水設施」,以提升石湖墟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及環保表現。公眾化身「倡導者」共創項目 社區迅速發展,污水處理需求與日俱增,而公眾對生態保育及市區空間的運用也更為關注。面對這些挑戰,團隊本著「以人為本」的精神,運用嶄新的「設計思維」,與公衆進行深層的雙向溝通,使公衆成爲工程「倡導者」的一部分,一起解決社區問題。在2018年,團隊推出「社區環境工作室@石湖墟淨水設施公共空間」社區共創項目,與市民共同構思方案。透過一系列「親身體驗」及「多平台」公眾參與活動,包括街站宣傳、訪問面談,以及為社區各界人士和代表安排的工作坊及參觀,深入了解市民需求。 實現「共享空間」和「社區連結」 隨著時代變遷,市民對「公共空間」抱有很高期望。團隊以「共享空間」爲切入點,與公眾攜手設計「石湖墟淨水設施」。雖然可供設施使用的土地只增加2.5公頃,但團隊仍能釋出約2公頃的「共享空間」,並加入大量綠化元素、河畔步道、觀鳥區、生態園及種植園,為市民提供休憩空間、遊覽區及各種水資源管理的教育設施。團隊更與居民及環保團體合作,把「共享空間」的概念延伸至周邊環境,貫穿以「上水的可持續生活」及「水資源與地區歷史」為主題的兩條教育路線,融入周邊以達致「社區連結」的效果。 團隊和市民同心合力建造一個以「融和社區•淨水建『墟』」理念為目標的設施,不但能應付未來20年因人口增長而產生的污水處理需求,更可提高整個社區的生活質素。 (觀看更多,請瀏覽優質公共服務網站)

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及應用 (渠務署)

「作為渠務署一位資深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推動者,我每天都會思考怎樣可以在這個範疇為部門以及社會帶來突破性的改善。」渠務署高級項目經理李宗良說道。 「我經常鼓勵同事主動提出有效、創新的方法及意見,可以令部門持續提升以可再生能源為核心的服務質素文化,灌輸「你係得嘅」的觀念,務求克服應用新科技及操作可再生能源設施所帶來的挑戰。」 李宗良說:「鼓勵他們大膽嘗試、小心求證,啟發及引導同事付出額外努力和發揮團體精神解決問題。」 今日香港擁有一個美麗的海港,市民甚至可以於維港暢泳,親身體驗水質,這些都是渠務署背後努力耕耘的成果。除了排污、防洪之外,渠務署近年更積極發展和應用可再生能源,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隨着人口不斷增加,加上頻繁的經濟活動,無可避免會製造大量污水。渠務署每天收集的污水量,達至 280 萬立方米,足以注滿 1,120 個標準泳池。污水經收集後會運送到污水處理廠淨化。運送和處理過程需耗用大量能源。渠務署一直在四間大型二級污水處理廠,透過最新科技將處理污泥期間所產生的生物氣轉化為電能和熱能,供廠房使用。為更廣泛應用可再生能源,渠務署遠赴美國、德國及其他地區考察,分享他們的經驗及探討怎樣在香港有效開發新一代的可再生能源。渠務署高級項目經理李宗良說:「我們不斷地思考,除了做好自己的本分外,我們都希望為環境帶來更大的效益。以大埔污水處理廠為例,我們每月需支付百多萬元電費,有沒有可能做到能源自給自足呢?」既然在處理污泥過程中會產生生物氣,渠務署抱着「大膽嘗試和小心實踐」的精神,研究怎樣可以產生更多生物氣。終於在2016 年與環境保護署共同推行「廚餘及污泥共厭氧消化」試驗計劃。由於計劃首次在香港試行,過程中部門面對不少挑戰。渠務署機電工程師張鍵權說:「外國人的飲食以肉類為主,所以他們的廚餘成分主要是蛋白質。而香港人的廚餘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為了確保這個技術的可行性,我們委託了本地的大學對一些微生物進行基因測試,以確保這個技術在香港是可行的。」環境保護署將會為渠務署大埔污水處理廠每日提供最多 50 公噸廚餘。經預先處理的廚餘會與處理廠的污泥進行共厭氧消化。共厭氧消化操作程序不單可有效利用現有渠務署的基建資源,更帶來協同效應,額外產生三成的生物氣,同時減低三成的沼渣量,以舒緩堆填區面臨飽和的壓力。每年亦可為廠房提供一百萬度電,即每年可節省約一百萬元電費。 此外,渠務署亦利用自身優勢,在不同的污水處理廠及泵房安裝太陽能光伏板。小蠔灣污水處理廠裝設了超過 4,200 塊太陽能光伏板。它的總裝置發電容量達 1.1 兆瓦。在 2016 年年尾落成使用時,是全港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場。渠務署同時亦於該處設立可再生能源資訊中心,提供專業導賞團服務,讓公眾了解更多有關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及發展資訊。為更廣泛採用太陽能發電,渠務署研究於全港污水處理量最大的昂船洲污水處理廠的沉澱池蓋面安裝太陽能光伏板。不過,沉澱池蓋的表面是弧面,難以使用傳統的太陽能光伏板。渠務署時任高級機電工程師王瑩瑩說:「市場上有薄膜式太陽能光伏板。我們在九號沉澱池上進行試驗。過程中,雖然出現不同的技術問題,但只要優化設計,我們有信心可以在更多沉澱池蓋面安裝太陽能板。」渠務署時任副署長麥嘉為說:「渠務署的抱負是為大眾提供世界級的污水處理和排水服務。我們本着『以心為心,盡力盡心』的態度去發展可再生能源。我們平均每年生產約 2,700 萬度電,佔我們總用電量百分之九。根據統計,香港一般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潛力大約是百分之三至四,其實我們已經遠超這個數字。但渠務署會繼續努力。我們希望在約 2030 年期間成功將大埔污水處理廠打造成一個『零排放』的設施,達到『轉廢為能』的理想。我深信,只要我們上下一心,一定能夠達到目標。」 (觀看更多,請瀏覽優質公共服務網站)

新增短期職位 新同事陸續上班 (下)

關於政府在「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的創造職位計劃,一位受惠於這個計劃、現於承接渠務署工程的承建商任職助理工程師的年輕人,這裏會分享求職和參與政府工務工程的體會。政府繼續創造職位和招聘為紓緩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而日趨嚴峻的失業情況,政府在「防疫抗疫基金」下預留60億元,於未來兩年,在公營及私營界別創造約30 000個有時限的職位。聶德權局長說,目前政府已籌劃21 700個職位,當中13 700個會在政府不同部門開設,迄今2 500個新同事已上班。他表示,在疫情下,政府會繼續創造職位和招聘,而香港要穩住經濟和創造有時限的職位就業,最重要是大家團結一致、同心抗疫、做好本份、盡快打贏這場抗疫戰。 推動私營界別新增短期職位發展局及其轄下部門合共創造逾6 500個有時限的職位,除政府職位外,亦包括透過現行合約或新合約安排,向顧問公司或承建商採購服務。梁詠瑤5月底開始在一家工程承建商擔任助理工程師,形式正是以非政府界別創造的短期職位。她原本在機場發展項目工作,但項目接近完成,需另外尋找工作,疫情下不少企業裁員或減少招聘,令她不禁擔心。現時她能夠繼續做自己喜歡的工程師工作,感到很幸運和開心。 累積經驗提升競爭力梁詠瑤說,聘用她的承建商正參與渠務署擴建沙頭角污水處理廠工程,令她有機會認識到污水處理工作和工程施工程序,例如整項工程如何運用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令工程規劃更準確,以及該署在防洪工作方面,以「藍綠建設」(現代化雨水管理的概念)的創新思維,提升本港的耐洪能力。這些都有助增加她在渠務基建方面的知識,從而提升自己在職場的競爭力。鼓勵新同事接受新挑戰承建商工程經理范俊偉歡迎梁詠瑤加入他們的工作團隊,因為她不但分擔多項工作,而且她較細心,尤其是在閱讀文件方面會較仔細。范俊偉希望她藉着這次工作機會,勇於接受新挑戰,學習設計以至施工等過程,相信當中的工作經驗有助她的事業發展。此外,承建商在「防疫抗疫基金」創造職位計劃下,聘用了幾位前綫同事及工友,在現時經濟不景的情況下,增加工作機會。 推動污水處理廠擴建渠務署工程師梁家麒說,該署很高興透過「防疫抗疫基金」,經承建商聘請多位年輕工程師,參與這項具挑戰性的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沙頭角污水處理廠第一期擴建工程,包括在18個月內興建一個臨時污水處理廠,然後在原址重建新的污水處理廠,屆時污水處理量將會提升三倍,達到每日5 000立方米。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先進技術修復渠管

香港的地下雨水和污水渠管,長逾4500公里,其中不少位於舊區的管道,使用已超過30年,而尤其是污水管道,長期處於污水產生的腐蝕性氣體環境下,亦較易老化和損耗。渠務署陸續為風險偏高的地下渠管進行修復,並採用無需鑿開喉坑路面的修渠方法,減輕工程對市民造成的不便。 逐步修復老舊渠管嚴重的耗損會導致渠管塌陷,釀成路陷,影響交通、環境和公眾安全。渠務署自2017年起,分階段為被評定為高風險的渠管,規劃全面的勘測及修復工程,制定全港性更換及修復計劃。然而,在市區進行排水系統改善工程面對不少挑戰。香港人多車多,地底亦鋪設各種公用設施,例如煤氣喉管、通訊設施、水管等,傳統「開坑式」修復技術,難免對交通及居民造成影響。渠務署近年引入嶄新的「無開坑式」技術,優點是無需挖掘一整段路面便能更換及修復渠管。 只需開出臨時豎井渠務署工程管理部工程師陳家賢介紹說,「無開坑式」管道修復工程,只需在個別位置,開出一個臨時豎井,以便把新的喉管物料套進舊渠管內,形成新渠管。這種方法需要開挖的地方較小,施工期相對較短,完工後能迅速恢復行車,對公眾的影響可以減到最低。目前,因應喉管損毀情況及現場環境,渠務署主要採用3種「無開坑式」技術,分別為原位固化內襯修復技術、螺旋纏繞修復技術及內套喉管法。 原位固化內襯修復技術陳家賢說,俗稱「套豬腸」的原位固化內襯修復技術,方法是把約10至40毫米厚的聚酯纖維(Polyester)內襯軟管套筒,由「進口井」拉進原管道內,再以蒸汽或熱水令其澎漲並固化,形成新渠管。此技術適用於乾涸渠管。在修復仍有水流的幹渠時,便需採用如螺旋纏繞修復技術,即置入一部特殊的纏繞機,以螺旋方式,把以鋼加固的聚乙烯(Polyethylene)帶狀物料卷成喉管形狀,在原管道內製成新渠管,另外亦可採用內套喉管法,兩種修渠方式均適用於運行中的渠管,無需截流。 內套喉管法陳家賢在土瓜灣庇利街工程地盤,介紹正在該處使用的內套喉管法。他說,工程人員在適當的位置建造一個臨時豎井,然後把部分舊喉管切割開,待清洗和檢查後,把1.5米長的玻璃纖維膠管逐段推入破舊或受損的渠管內,再用水泥灌漿填滿新舊管之間的縫隙,形成新渠管。他指出,雖然玻璃纖維膠管看來較薄,但結構強度等同石屎渠管,壽命更長達40至50年。 籌劃第二階段工程全港雨水及污水渠修復工程涉及18區,渠務署同事以4個月時間走訪各區,諮詢各個區議會屬下委員會,向持份者解釋工程項目詳情,希望讓工程盡快上馬。第一階段工程已經展開,預計2022年完成。渠務署期望能於2020年開展第二階段工程,為荃灣、深水埗、油尖旺等6區的雨水及污水渠進行勘測和修復。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父親節系列 - 渠務署通渠工長古偉明

適逢父親節臨近,這裡會介紹政府工同事兼父親的小故事,為一眾好爸爸打打氣! 在渠務署工作超過30年的古偉明先生,他當年由二級工人做起,10年前晉升為通渠工長,是部門一位默默耕耘的資深員工,也是一位在背後默默守護孩子的爸爸。現時渠務署轄下有合共11隊直屬員工「通渠隊」,每隊均由1名工長帶領4至5名通渠工或二級工人出勤。 「點止通渠咁簡單」 古偉明在分享他的工作時說,不論黃雨、紅雨、黑雨,或在任何風球懸掛時,渠務署同事都要隨時候命,包括在「緊急事故協調中心」24小時輪流當值,接收及處理市民的求助個案;而前線人員一收到通知,便要趕赴全港各區處理。在到達現場後,渠務署人員會先使用儀器探測是否含有毒或爆炸氣體,然後才可打開沙井,再運用藤枝或高壓水車上的水槍打通淤塞渠管。 冷靜處理緊急個案 談及難忘的經歷,古偉明憶述曾接獲一宗市民緊急求助個案,到場後發現女事主情緒不穩定,他一邊盡力安撫這名女士,一邊與同事迅速解決塞渠問題。他事後得悉她初為人母,擔心污水問題會影響嬰兒,所以不斷致電求助。這次經驗告訴他,任何市民或求助者,他們求助或投訴背後總有其原因,所以應以正面的心態面對,並盡快為他們解決問題。 鐵漢柔情盡顯父愛 在工作以外,這位鐵漢爸爸在分享家庭生活、細訴父子情時,也流露感性一面。古偉明育有一名12歲的兒子,他說,平日要輪班,周六日都要上班,遇上緊急情況,更需要隨時出勤或通宵工作,有時兒子都會投訴他經常不在家,作為父親唯有耐心向他解釋,告訴他自己的工作是服務社會,而社會對這份工作亦有需要,希望兒子長大後會明白多一些。昔日他會為兒子說故事,但轉眼間兒子現已準備升中一,相處方式已經大不同,但肯定的是,對待兒子的態度不能太過嚴肅,要像朋友般溝通,才能維繫感情。 古偉明兒子的名字叫古仲行,原來別有心思。他認為天下父母對子女都有期望。孔子,字仲尼,他解釋「仲者,中也」,雖然他不寄望兒子將來有很大的成就,但至少希望他是一位君子,做事不偏不倚,做個好人便已足夠。至於日後的工作?就由兒子自由選擇吧。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渠務署遙控清淤機械人

香港的雨季,一般是由四月開始,為進一步減低暴雨期間的水浸風險,渠務署今年實施「及時清渠」安排,同時引入新科技,運用一部新式的遙控清淤機械人,清理地下箱形暗渠內的淤泥,加快清渠的效率。 防淤泥積聚影響渠道排水香港每年平均降雨量約為2400毫米,為環太平洋地區內降雨量最高的城市之一。渠務署工程師潘天佑說,雨水經箱形暗渠排出大海,而隨雨水沖下的沙石、泥塵,會慢慢在渠內積聚成為淤泥,影響渠道的排水功能,最嚴重時有機會導致水浸。為避免以上情況,署方會定期檢查箱形暗渠,並在有需要時安排清淤工作,確保渠道正常運作。運作與吸塵機相似今年初,渠務署引入一部新式的遙控清淤機械人,在深水埗和荃灣試行為箱形暗渠進行清淤工程,並監測其功能。 工作人員首先會利用吊機把機械人吊起,經井口把它送進箱形暗渠內,之後操作員可以在工作室,透過閉路電視和聲納探測,觀察渠內的狀況,以及遙控操作機械人進行清淤。潘天佑說,機械人約3米長、1.5米闊、1.5米高,運作與吸塵機相似。機械人吸入淤泥後,會透過接駁喉管,將淤泥泵上地面臨時淤泥裝卸櫃。淤泥經脫水後,才會運往堆填區。 提升工作安全按傳統的清淤方法,工作人員需要進入箱形暗渠內裝設及操控清淤裝置。由於暗渠屬密閉空間,在內工作會面對一定的安全風險;而傳統方法亦需截斷暗渠內的水流,讓工作人員在沒有水流的情況下工作,所以大多局限在旱季進行。相反,遙控清淤機械人可代替潛水工序,免卻工作人員進入密閉和淹浸的箱形暗渠,提升安全之餘,雨季時亦可進行清淤,加快工程進度並減低成本,清淤的效率亦明顯改善。 實施「及時清渠」安排另外,渠務署分析了2017至2019年的200多宗水浸個案,發現當中超過6成是因渠道進水口被垃圾、枯葉或其他經地面沖下的雜物阻塞所致。今年,署方會實施「及時清渠」安排,在預測有暴雨來臨前,調配人手巡查全港約200個容易受垃圾或枯葉等阻塞的渠道位置,若發現淤塞,會立刻安排清理。而在大雨過後及即將除下颱風信號時,亦會派員巡視及清理主要雨水排放系統進水口及河道,避免阻塞,為下次大雨做好準備。 興建更多地下蓄洪池除加強針對暴雨前後的應對管理措施,渠務署亦繼續推進防洪策略,當中包括興建更多地下蓄洪計劃,在暴雨期間收集及暫存過量的雨水,減低下游排水管道的負荷,以紓緩水浸風險。目前規劃中的包括6個位置,分別位於石硤尾公園、大坑東遊樂場(延伸部分)、尖沙咀市政局百週年紀念公園、觀塘秀雅道遊樂場、觀塘碼頭廣場,以及海濱道公園。 (短片由發展局提供)

點滴 • 宜居 (渠務署)

跑馬地一帶背靠山嶺、地勢低窪,過往在暴雨期間經常發生水浸,嚴重影響市民。 為保障大眾安全,渠務署構思了創新的方案,以提升整區防洪能力。 工程團隊選定跑馬地遊樂場地底,建造蓄洪池暫存暴雨期間過多的雨水。相對於在鬧市中大規模擴建渠管的傳統防洪方案,蓄洪方式大大減少工程對市民及交通的影響。 智能水閘 在工程設計上,蓄洪池配備渠務署首次採用的智能水閘,實時測量上下游雨水渠道內水位與海潮高度,即時自動調節水閘的開合幅度,確保蓄洪池發揮最大的防洪功能。 水資源採集及回用系統 蓄洪池還附有大型水資源採集及回用系統,所收集的地下水和雨水,只需簡單處理便能用作灌溉跑馬地遊樂場內各項設施和沖廁,可以節約水資源。這些設計特點,令工程更符合可持續發展及「海綿城市」的理念。 風扇房及小草坡 蓄洪池有一些延伸至地面的配套設施,包括風扇房和泵房。團隊因地制宜,採用環保建築設計,將風扇房的地面空間開放予公眾作休憩地方,並以小草坡覆蓋泵房,不但令環境翠意盎然,更提供了玩樂和觀球的好地方。 團隊成員抱着「多行一步」的信念,凝聚持份者支持和點點滴滴成果,令工程順利完成,達到「蓄洪拓源•綠建宜居」的目標——為市民提供防洪保障,同時建設更宜居的環境。   幕後推手:渠務署高級工程師鄭雅思 (觀看更多,請瀏覽優質公共服務網站)